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包括针齿和基布,针齿的工作角α为90°~9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纤维在针齿上的转移能力,能够有效解决聚酰亚胺纤维梳理过程中的缠绕针布现象,且针布耐磨性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包括针齿和基布,针齿的工作角α为90°~93°。本技术提高了纤维在针齿上的转移能力,能够有效解决聚酰亚胺纤维梳理过程中的缠绕针布现象,且针布耐磨性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专利说明】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
本技术属于纺纱装备
,涉及一种针布,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
技术介绍
表面分布着针尖的各种梳理机滚筒的包覆物统称为针布,其使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针布广泛应用于梳棉机、精梳机等纺纱机械上,包覆在梳棉机刺辊、锡林、道夫、盖板、分梳板或精梳机圆梳等梳理元件的辊筒或梳理板表面,被梳理纤维起着抓取、开松、除杂、转移以及凝聚等作用。针布选用配套是否确当,是保证梳棉机梳理质量的关键,如配置不当,不论梳棉机的各部件、措施和工艺如何优良,也不会得到满意的梳理质量和优良的产品。针布的选用配套必须考虑被加工纤维的性质、梳棉机工艺、纺纱条件的要求、锡林与道夫及盖板针布间的相互配套以及规格参数间的相互影响。 聚酰亚胺纤维具有高强度模、耐高温、耐辐射等优良性能,可编织成绳索、织成织物或做成无纺布,用在高温、放射性或有机气体或液体的过滤、隔火毡、防火阻燃服装等。当用梳棉机梳理长度较棉纤维长(一般在长度在32mm?40mm)的聚酰亚胺纤维时,因其梳理过程中与针布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增大,静电荷急剧增多,造成梳理过程中严重缠绕针布,极大地影响纺纱质量,且由于聚酰亚胺纤维强度高,针布的磨损严重。这要依靠改善针布规格参数的设计,提高针布制造质量(如粗糙度、平整度等)和改进梳棉机工艺来解决。 为改善聚酰亚胺纤维的可梳理性,可增大针布的工作角、提高齿尖的强度及耐磨性。现有针布的工作角通常小于90°,齿尖的厚度一般在0.15?0.2_。提高针布的工作角可以提高纤维在针齿上的转移能力,但会降低分梳效果,针齿的厚度会影响齿尖的耐磨性和强度,太厚会影响齿条的锋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聚酰亚胺纤维梳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专用金属针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布,特别是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 本技术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包括针齿和基布,所述针齿镶嵌在所述基布上,所述针齿的工作角为90°?93°。现有针布的针齿工作角一般小于90°,当针齿的工作角增大时,有利于纤维在针齿上的转移,但工作角过大会降低针齿对纤维的梳理作用,由于聚酰亚胺纤维极易缠绕针布,将针齿的工作角改为90°?93°,能够有效避免绕针布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够保证其梳理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所述针齿的齿尖高度在0.35?0.5mm之间,所述针齿的总齿高在1.5?1.8mm之间。现在梳棉机发展的特点是高产、高速,针齿也形成了矮齿、浅齿的特点,齿尖高度小,可使纤维处于齿尖尖部,不易于绕锡林,总齿高减小,提高了齿尖抗轧强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所述针齿之间的齿距在4?5.5mm之间。纺化纤时,针齿的齿距偏大掌握,有利于增强针齿的耐磨性。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所述针齿的齿尖角为50°?70°。齿尖角影响着齿尖的强度及耐磨性,由于聚酰亚胺纤维强度高,所以应偏大掌握。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所述针齿的齿尖宽度的大小为0.12?0.15_。为了提高齿尖的耐磨性,齿尖顶端有一个很小的平面,但这个平面不宜过大,否则会降低齿条的锋利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所述针齿的齿尖厚度为0.18?0.2_。为了提高齿尖的强度及耐磨性,齿尖要有一定的厚度,纺聚酰亚胺时,齿尖的厚度应偏大,但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齿条的锋利度及对纤维的分解作用。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所述针齿的齿背为弧形,最大齿背角为70°。针齿的齿背为弧形可以提高针齿的强度。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工作角较大,能够有效解决梳理聚酰亚胺过程中的缠绕针布现象。 2.本技术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强度高,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中针布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针布侧视图 图中1针齿2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技术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如图1所示,包括针齿1和基布2,如图1所示,针齿1镶嵌在基布2上,针齿1的工作角α为90°?93°。 如图2所示,针齿1的齿尖高度h在0.35?0.5mm之间,针齿1的总齿高Η在1.5?1.8mm之间。 如图1所示,针齿1之间的齿距p在4?5.5mm之间。 如图1所示,针齿1的齿尖角γ为50°?70°。 如图1所示,针齿1的齿尖宽度a的大小为0.12?0.15mm。 如图2所示,针齿1的齿尖厚度b为0.18?0.2mm。 如图1所示,针齿1的齿背为弧形,最大齿背角β为70°。【权利要求】1.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包括针齿(1)和基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齿(1)镶嵌在所述基布(2)上,所述针齿(1)的工作角为90。?9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齿(1)的齿尖高度在0.35?0.5111111之间,所述针齿(1)的总齿高在1.5?1.81111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齿(1)之间的齿距在4?5.511111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齿(1)的齿尖角为50。?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齿(1)的齿尖宽度的大小为0.12?0.15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齿(1)的齿尖厚度为0.18?0.2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齿(1)的齿背为弧形,最大齿背角为70。。【文档编号】D01G15/84GK204251794SQ201420664361【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专利技术者】谢益美, 明桂林, 王晓东, 秦松祥 申请人:江苏派利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专用金属针布,包括针齿(1)和基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齿(1)镶嵌在所述基布(2)上,所述针齿(1)的工作角为90°~9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益美,明桂林,王晓东,秦松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派利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