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材的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23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材(3,8),特别是金属带材(3,8)从一个始端导向通道(5)进入一个布置在所述始端导向通道(5)旁边的终端导向通道(9)的导向方法,其中所述带材(3,8)在穿过始端导向通道(5)时具备一个背对所述终端导向通道(9)的下表面(Ⅱ)和一个面对所述终端导向通道(9)的上表面(Ⅰ),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带材(3,8)在至下一个卷取机的导向过程中,在下表面(Ⅱ)上加载一种介质(1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与所述方法对应的导向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特别是金属带材的导向方法和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材,特别是金属带材从一个始端导向通道进入一个布置在所述始端导向通道旁边的终端导向通道的导向方法,其中所述带材在穿过始端导向通道时具备一个面对所述终端导向通道的上表面和一个背对所述终端导向通道的下表面。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与所述方法对应的导向装置。在带材、特别是金属带材的连续卷取机中,在前面的带材的终端之后,后续带材的始端必须送入另一台卷取机。因此所述带材必须从一个始端导向通道被导向进入终端导向通道。在后续带材更换中,例如在多机台卷取机中,是否返回更换到始端导向通道,或者如同在转子式卷取机或翻转卷取机中那样,重新从始端导向通道更换到终端导向通道,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公知的导向装置的工作虽然令人相当满意,但是还有改进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对已有的导向方法和已有的导向装置进行改进。以上任务将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这样地解决所述带材在至下一个卷取机的导向过程中,在下表面上加载一种介质。与此方法对应的导向装置也具有一个将介质加载到带材下表面上的下部加载装置。所述介质例如可以是压缩空气或者受压力作用的水。所述导向装置具有一个包括上部驱动辊和下部驱动辊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驱动辊作用在上表面上,所述下部驱动辊作用在下表面上,而且所述下部驱动辊对应一个使带材从下部驱动辊上脱开的下部卫板,并且所述第一加载装置优选设置在下部卫板上。在一台转子式卷取机中,仅设置一个上部加载装置即可。然而,在多机台卷取机中,导向装置应设置第二个加载装置,用于将介质加载到带材下表面上,从而通过介质的加载支持带材从终端导向通道进入始端导向通道。最好将上部加载装置设置在上部卫板上,以便在上部驱动辊存在的情况下,将带材从辊上分离。所述始端导向通道和终端导向通道通常是通过一个分道器相互隔开的。该分道器可以具有一个收缩成顶尖的尖端。该尖端最好被倒圆。特别有利的方案是,一个倒圆尖端采用可转动方式支承。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细节见其他权利要求和以下关于一个实施例的说明。以下是对示意图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表示所述导向装置处在第一种工作状态中,图2表示图1所示导向装置处在第二种工作状态中,图3表示图1所示导向装置处在第三种工作状态中,图4表示图1所示导向装置处在第四种工作状态中,图5表示另一种设置在转子式卷取机中的导向装置,图6表示一个分道器。如图1所示,导向装置具有一个包括上部驱动辊1和下部驱动辊2的驱动装置1、2。所述驱动辊1、2作用在金属带材3的上表面Ⅰ和下表面Ⅱ上,将带材从辊道4中拉出并继续输送到始端导向通道5内。所述金属带材3是一种薄金属带,带材厚度d最大约3毫米。因为金属带材3是炽热的,如果带材没有受到拉伸,则存在带材附着到一个驱动辊1、2上的危险。为了防止带材附着在驱动辊1、2上,上部驱动辊1设置有一个上部卫板6,下部驱动辊2设置有一个下部卫板7。通过该卫板6、7可使带材3在附着的情况下从相应的驱动辊1、2上脱开。带材3附着的危险仅存在于金属带材3在无拉力时从驱动辊1、2上送出的情况。所述卫板6、7最好可在其相应的驱动辊1、2上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只有金属带材3被送出时才产生有磨损作用的分离作用。一旦在金属带材3上从驱动辊1、2后面产生张力,卫板6、7即可从其驱动辊1、2上摆动离开。金属带材3如上所述通过驱动装置1、2从辊道4中输出,并且继续输送给始端导向通道5。在该通道的终端例如设置了一台卷取机(图中未画出),通过该卷取机将金属带材3打卷。金属带材3具有连续的长度,并且具有带材终端3’。直接跟随在带材终端3’后面被送入辊道4的是后面的金属带材8的带材始端8’。该随后的金属带材8或其带材始端8’必须被导向送入终端导向通道9,后者布置在始端导向通道5的旁边。如图所示,所述终端导向通道9在始端导向通道5旁边设置的方式是,金属带材3、8的上表面Ⅰ面对终端导向通道9,而金属带材3、8的下表面Ⅱ背对终端导向通道9,此时金属带材3穿过始端导向通道5。如果随后的金属带材8需要导向进入终端导向通道9,则首先要调整将通道5、9相互隔开的分道器10,使得始端导向通道5的开口断面达到最小,而终端导向通道9的开口断面最大。此外终端导向通道9进入随后的金属带材8的所要求的输出方向x。基于以上措施,随后的金属带材8在大多数情况中,通过驱动装置1、2被导向进入终端导向通道9。为了以最可靠的方式将随后的金属带材8导向送入终端导向通道9,所述导向装置具有一个反向加载装置11。通过该反向加载装置11的作用,金属带材3、8在下表面Ⅱ上受到介质12的压力。所述介质12例如可以是压缩空气或者受压力作用的水。随着介质12在金属带材3的下表面Ⅱ上加载的开始,金属带材3将穿过驱动装置1、2。对于金属带材3及其带材终端3’而言,穿过驱动装置毫无问题,因为金属带材3被拉伸进入始端导向通道5。但是对于随后的金属带材8的带材始端8’,则由于介质的加载,能够以较高的可靠性使带材更换到终端导向通道9内。这种情况,即随后的金属带材8的带材始端8’的导向见图2所示。如图1和图2所示,下部加载装置11设置在下部卫板7上。在图1结合图2所示的结构中,金属带材3、8通过介质12的加载也应当能够在相反的方向上进行,如果从终端导向通道9反向更换到始端导向通道5内。其中所述导向装置也具有一个上部加载装置13,通过该装置可将介质12加载在金属带材3、8的上表面Ⅰ上。其中的上部加载装置13也设置在对应的上部卫板6上。此外在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中,随后的金属带材8的导向和图1和图2所示的类似,是从始端导向通道5导向进入终端导向通道9的。在图1至图4中所示的导向装置例如也可用在一种多机台卷取机中。在多机台卷取机中,交替在一台或两台固定设置的卷取机上进行卷取。然而在如图5所示的转子式卷取机中,卷取始终是在同一个位置上开始的,见图5中的A点。当第一圈带材开始卷取后,具有两个卷取芯轴A和B的卷取机转子摆动到位置B上。大部分金属带材3是在该处卷取完毕的。在摆动过程中,第二个卷取芯轴B摆动到位置A上,以便重新开始卷取后面的带材8。在卷取机本身上,带材3是连续穿过始端导向通道5的。只是在开始卷取时,后续的金属带材8被导向,进入终端导向通道9。返回始端导向通道5的回程导向发生的时刻是,金属带材3、8已经受到拉力的作用,从而不再需要导向装置。所以,在转子式卷取机中,如果导向装置仅具有上部加载装置11,便已足够。另外,如图5所示,分道器10具有一个倒圆的尖端15。由于尖端15是倒圆的,所以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损坏带材端头3’。进一步降低带材端头3’损坏的措施是,所述尖端15如图6所示,以可转动方式支承在分道器10上。权利要求1.带材(3,8),特别是金属带材(3,8)从一个始端导向通道(5)进入一个布置在所述始端导向通道(5)旁边的终端导向通道(9)的导向方法,其中所述带材(3,8)在穿过始端导向通道(5)时具备一个背对所述终端导向通道(9)的下表面(Ⅱ)和一个面对所述终端导向通道(9)的上表面(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所述带材(3,8)在至下一个卷取机的导向过程中,在下表面(Ⅱ)上加载一种介质(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介质(12)是压缩空气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材(3,8),特别是金属带材(3,8)从一个始端导向通道(5)进入一个布置在所述始端导向通道(5)旁边的终端导向通道(9)的导向方法,其中所述带材(3,8)在穿过始端导向通道(5)时具备一个背对所述终端导向通道(9)的下表面(Ⅱ)和一个面对所述终端导向通道(9)的上表面(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所述带材(3,8)在至下一个卷取机的导向过程中,在下表面(Ⅱ)上加载一种介质(1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布劳恩G克内佩U拉施克R伊尔勒
申请(专利权)人:SMS舒路曼斯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