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送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868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送纸装置包括:纸匣本体,承载待送纸;取纸滚轮,设置于纸匣框架上以带动所接触的待送纸;摆动件,设置于纸匣框架上,可自一定位位置摆向该取纸滚轮;摩擦滚轮,设置于纸匣本体上并具有数个摩擦面及数个接触部。当纸匣本体位于纸匣框架内时,摩擦滚轮位于摆动件及取纸滚轮之间,且取纸滚轮带动待送纸时,的摩擦滚轮保持以其中的一摩擦面面向取纸滚轮而与待送纸接触;当纸匣本体移向纸匣框架外时,摆动件沿自摆动件朝取纸滚轮的方向带动接触部而使摩擦滚轮转动,并使摩擦滚轮的另一摩擦面面向取纸滚轮。当纸匣本体移向纸匣框架内时,摆动件与摩擦滚轮的另一接触部接触而自定位位置摆向取纸滚轮,并于另一摩擦面邻近取纸滚轮时摆回定位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自动送纸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利用具有多个摩擦面的摩擦 滚轮的自动送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打印机、影印机或多功能事务机多利用如图1所示的自动送纸装置IOO来达成自动送纸。自动送纸装置100以应用于打印机为例,在打印机接收到打 印相关指令时,自动送纸装置100主要利用取纸滚轮110来带动托纸板130所托承 的待送纸P。取纸滚轮110在设计上应只取最上面一张纸,但由于各种不同材质的 纸张间磨擦力均不同,在设计上无法完全涵盖,因此才必须加入一分纸摩擦片120 来做一额外的分纸动作。通过分纸摩擦片120来进行一分纸功能,使得取纸滚轮 110在带动多张待送纸P时,仅有最上面一张的待送纸P会进入左侧的送纸轨道 140,以进行后续打印作业,而避免发生卡纸或夹纸的问题。弹性元件Sp则用以适 当调整分纸摩擦片120与取纸滚轮110的间距。其中,为确保每次仅以一张的数量将待送纸P依序送入送纸轨道140,取纸滚 轮IIO、分纸摩擦片120以及待送纸P彼此之间的摩擦系数需满足取纸滚轮IIO 表面与待送纸P之间的摩擦系数ul、分纸摩擦片120与待送纸P之间的摩擦系数 u3以及两待送纸P之间的摩擦系数u2的大小关系为ul〉u3〉u2。然而,分纸摩擦片120因与纸张不断摩擦而损耗,使用寿命一般仅能达到如五 万张的打印量,然后使用者便需联络厂商客服加以更换新的分纸摩擦片,因此显然 不敷打印量需求日益提高的趋势(如激光打印机的十万张以上的高打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自动送纸装置,其利用具有多个摩擦 面的摩擦滚轮设计来增加打印量。使用者只需利用一般拉动纸匣以补充纸张的动作,即可将摩擦滚轮切换至不同摩擦面来供自动送纸装置进行分纸送纸的作业。不 但构造简单,也无须增加额外成本便能达到高打印量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自动送纸装置。自动送纸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装置, 并包括纸匣框架、纸匣本体、取纸滚轮、至少一摆动件以及摩擦滚轮。纸匣本体用 以承载多张待送纸,并可进出于纸匣框架。取纸滚轮设置于纸匣框架上,用以沿一 转动方向转动来带动待送纸。摆动件设置于纸匣框架上,可自一定位位置摆向该取 纸滚轮。摩擦滚轮设置于纸匣本体上,并具有数个摩擦面及数个接触部。当纸匣本 体位于纸匣框架内时,摩擦滚轮位于摆动件及取纸滚轮之间,且取纸滚轮带动所接 触的待送纸时,摩擦滚轮其中之一接触部沿自取纸滚轮朝摆动件的方向抵靠位于定 位位置的摆动件,使得摩擦滚轮保持以其中之一摩擦面面向取纸滚轮而与待送纸接 触。当纸匣本体移向纸匣框架外时,位于定位位置的摆动件沿自摆动件朝取纸滚轮 的方向带动接触部而使摩擦滚轮转动,并使摩擦滚轮的另一摩擦面大致面向取纸滚 轮。当纸匣本体移向纸匣框架内时,摆动件与摩擦滚轮的另一接触部接触而自定位 位置摆向取纸滚轮,并于另一摩擦面邻近取纸滚轮时摆回定位位置。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传统的自动送纸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自动送纸装置的外观图。图3A及3B是图2的自动送纸装置200的二局部示意图。 图3C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自动送纸装置进行送纸动作时的示意图。图5A及5B是自动送纸装置的纸匣本体移向纸匣框架外时的二示意图。 图6A及6B是自动送纸装置的纸匣本体移向纸匣框架内时的二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2,其是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自动送纸装置的外观图。自动送纸 装置200可应用于如打印机、传真机、扫描器或影印机等各种需抓取纸张来进行相 关处理的电子装置。自动送纸装置200包括纸匣框架210、纸匣本体220、取纸滚 轮230、两摆动件241, 242以及摩擦滚轮250,且取纸滚轮230及两摆动件241, 242 设置于纸匣框架210上,摩擦滚轮250则设置于纸匣本体220上。其中,图2的纸 匣本体220是位于纸匣框架210内,但可沿着图2中-y方向退出纸匣框架210,供 使用者置放所需数量的待送纸于纸匣本体220的托纸板221上后,再沿着+y方向 推回纸匣框架210内。以下将配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取纸滚轮230、两摆动件241,242以及摩 擦滚轮250之间的诸机构设计关系如何使得摩擦滚轮250能与取纸滚轮230共同达 成送纸及分纸的功能,且可于纸匣本体220进出纸匣框架210的过程中切换其不同 的摩擦面。请参照图3A至3C,图3A及3B是图2的自动送纸装置200的二局部示意图, 图3C是图2的侧视图。如图3A所示,取纸滚轮230以设置于纸匣框架210的一轴 承杆222上为例,当自动送纸装置200接收到相关操作指令时,即驱动轴承杆222 来使取纸滚轮230沿着图3C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带动托纸板221上所接触的待 送纸(未绘示)朝-y方向移动并进入取纸滚轮230与摆动件241, 242中间上方的 送纸区。另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摆动件241的一端以枢接方式设置于纸匣框 架210的轴承杆223上,且纸匣框架210的另一轴承杆224对应于摆动件241的中 央弯部,借此来限制摆动件241的摆动范围,使摆动件241的另一端可自中央弯部 抵靠轴承杆224时的一定位位置来摆向取纸滚轮230 (即沿图3C的逆时针方向)。 摆动件242则为相同机构设计,因此不赘述。此外,于本实施例中,自动送纸装置200还包括设置于纸匣本体220上的二弹 性元件Spl及Sp2,摩擦滚轮250即枢接于二弹性元件Spl及Sp2之间(请参照图 3B)。且摩擦滚轮250为一六角柱体,并具有六摩擦面S1 S6及数个接触部Cl C12。摩擦面S1 S6分别对应柱体的六个侧面,可将一般分纸摩擦片贴附于六个侧 面来形成摩擦面;此外,接触部C1 C6及C7 C12分别位于柱体的两底面(平行 y-z平面),且各接触部对应两侧面(或两摩擦面)的邻接处(如接触部C1对应摩 擦面S1及S6的邻接处)而呈辐射对称分布。另外,如图3B所示,两摆动件241 及242分别对应两底面位置(如摆动件241与接触部C1 C6处于同一 y-z平面)。较佳地,取纸滚轮230的表面与待送纸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各摩擦面S1 S6与 待送纸间的摩擦系数,且各摩擦面S1 S6与待送纸间的摩擦系数大于两待送纸间 的摩擦系数。请参照图4,其是自动送纸装置200进行送纸动作时的示意图。如图3C所示, 当纸匣本体220位于纸匣框架210内时,摩擦滚轮250位于摆动件241 (242)及 取纸滚轮230之间,且摩擦面S6大致面向取纸滚轮230,摆动件241的另一端则 大致落于接触部C2及C3之间而与接触部C2具有若干间隔。如图4所示,当自动送纸装置200开始进行送纸动作后,取纸滚轮230如上述 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利用摩擦力带动待送纸P进入送纸区。摩擦滚轮250通过两 弹性元件Spl及Sp2的调整而能与取纸滚轮230保持适当间隙,以紧密接触待送纸 P并与取纸滚轮230共同作用而发挥前述摩擦系数设计下的分纸效果。此时,摩擦 滚轮250因摩擦面S6与待送纸P接触而受到一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接触部C2 将从图3C的位置沿取纸滚轮230朝摆动件241 (2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送纸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自动送纸装置包括: 一纸匣框架; 一纸匣本体,其用以置放多张待送纸并可进出于该纸匣框架; 一取纸滚轮,其设置于该纸匣框架上并沿一转动方向转动来带动所接触的该待送纸; 至少一摆动件,其设置于该纸匣框架上以自一定位位置摆向该取纸滚轮;以及 一摩擦滚轮,其设置于该纸匣本体上并具有多个摩擦面及多个接触部; 当该纸匣本体位于该纸匣框架内时,该摩擦滚轮位于该摆动件及该取纸滚轮之间,且该取纸滚轮带动该待送纸时,该摩擦滚轮其中之一接触部沿自该取纸滚轮朝该摆动件的方向抵靠位于该定位位置的该摆动件,使得该摩擦滚轮保持以其中之一摩擦面面向该取纸滚轮而与该待送纸接触; 当该纸匣本体移向该纸匣框架外时,位于该定位位置的该摆动件沿自该摆动件朝该取纸滚轮的方向带动该接触部而使该摩擦滚轮转动,并使该摩擦滚轮的另一摩擦面面向该取纸滚轮; 当该纸匣本体移向该纸匣框架内时,该摆动件与该摩擦滚轮的另一接触部接触而自该初始位置摆向该取纸滚轮,并于该另一摩擦面邻近该取纸滚轮时摆回该定位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志恩金千秋王明永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