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70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轴承支承有输入轴(2),输入轴(2)通过增速齿轮副(3)与同样轴承支承在壳体(1)内的过渡轴(4)相连,过渡轴(4)上连接有泵轮(5),泵轮(5)位于油腔(6)中,油腔(6)内还设置有涡轮(7)、第一导轮(8)、第二导轮(9),且其中的涡轮(7)与第二导轮(9)分别与泵轮(5)相邻,所述的泵轮(5)、涡轮(7)、第一导轮(8)和第二导轮(9)的截面共同形成一个正圆,所述的涡轮(7)与轴承支承在壳体(1)上的输出轴(10)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扭器,特别是一种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
技术介绍
能够输出扭矩的装置是一类重要的驱动装置,对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所需要的扭矩的转速、大小也都不同。在进行某些重型装置或工件的驱动或牵引时,往往需要较大的扭矩,但输出扭矩与装置的体积和成本成正比,即所能够产生的扭矩越大,装置的整体体积越大、成本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增加输出扭矩,并改变输出转速的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轴承支承有输入轴2,输入轴2通过增速齿轮副3与同样轴承支承在壳体1内的过渡轴4相连,过渡轴4上通过栗轮连接部分11连接有栗轮5,栗轮5位于油腔6中,油腔6内还设置有涡轮7、第一导轮8、第二导轮9,且其中的涡轮7与第二导轮9分别与栗轮5相邻,所述的栗轮5、涡轮7、第一导轮8和第二导轮9的截面共同形成一个正圆,所述的涡轮7与轴承支承在壳体1上的输出轴10通过涡轮连接部分12相连。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在工业生产中,往往由于安装空间、成本等因素的限制而导致驱动装置输出扭矩的转速和大小难以达到要求,而本装置可以将一个输入扭矩的转速增大,扭矩增大后输出,这样就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安装空间内实现大扭矩的输出,同时又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壳体1,在壳体1内轴承支承有输入轴2,这个输入轴2通过增速齿轮副3与同样轴承支承在壳体1内的过渡轴4相连,在过渡轴4上通过栗轮连接部分11连接有栗轮5,而这个栗轮5位于油腔6中,在油腔6内还设置有涡轮7、第一导轮8和第二导轮9,并且其中的涡轮7与第二导轮9分别与栗轮5相邻,同时上述的栗轮5、涡轮7、第一导轮8和第二导轮9四者的截面共同形成一个正圆的形状,涡轮7通过涡轮连接部分12与轴承支承在壳体1上的输出轴10相连。本技术实施例的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能够输出扭矩的驱动装置(如电机)的输出轴与输入轴2连接,输入轴2在其带动下开始转动,并将这种转动动作通过增速齿轮副3传递给过渡轴4,过渡轴4获得一个比驱动装置的原始输出扭矩转速更快的扭矩,而与过渡轴4通过栗轮连接部分11连接的栗轮5也开始转动,由于栗轮5和涡轮7、第一导轮8和第二导轮9共同位于油腔6内,因此栗轮5转动时,会通过液压油带动第一导轮8、第二导轮9转动,并最终带动涡轮7转动,涡轮7转动时会通过涡轮连接部分12带动同样轴承支承在壳体1上的输出轴10转动,最终实现扭矩输出,而输出轴10的转速要比输入轴2的转速快,同样要比输入轴2的扭矩大,达到提高扭矩的效果。【主权项】1.一种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轴承支承有输入轴(2 ),输入轴(2 )通过增速齿轮副(3 )与同样轴承支承在壳体(1)内的过渡轴(4)相连,过渡轴(4)上通过栗轮连接部分(11)连接有栗轮(5),栗轮(5)位于油腔(6)中,油腔(6)内还设置有涡轮(7)、第一导轮(8)、第二导轮(9),且其中的涡轮(7)与第二导轮(9)分别与栗轮(5)相邻,所述的栗轮(5)、涡轮(7)、第一导轮(8)和第二导轮(9)的截面共同形成一个正圆,所述的涡轮(7)与轴承支承在壳体(1)上的输出轴(10)通过涡轮连接部分(12)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轴承支承有输入轴(2),输入轴(2)通过增速齿轮副(3)与同样轴承支承在壳体(1)内的过渡轴(4)相连,过渡轴(4)上连接有泵轮(5),泵轮(5)位于油腔(6)中,油腔(6)内还设置有涡轮(7)、第一导轮(8)、第二导轮(9),且其中的涡轮(7)与第二导轮(9)分别与泵轮(5)相邻,所述的泵轮(5)、涡轮(7)、第一导轮(8)和第二导轮(9)的截面共同形成一个正圆,所述的涡轮(7)与轴承支承在壳体(1)上的输出轴(10)相连。【IPC分类】F16H41/04【公开号】CN205036814【申请号】CN201520666170【专利技术人】太史茂远 【申请人】大连天工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复合式动力变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轴承支承有输入轴(2),输入轴(2)通过增速齿轮副(3)与同样轴承支承在壳体(1)内的过渡轴(4)相连,过渡轴(4)上通过泵轮连接部分(11)连接有泵轮(5),泵轮(5)位于油腔(6)中,油腔(6)内还设置有涡轮(7)、第一导轮(8)、第二导轮(9),且其中的涡轮(7)与第二导轮(9)分别与泵轮(5)相邻,所述的泵轮(5)、涡轮(7)、第一导轮(8)和第二导轮(9)的截面共同形成一个正圆,所述的涡轮(7)与轴承支承在壳体(1)上的输出轴(10)通过涡轮连接部分(1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史茂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天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