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298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包覆层、横梁、中部设置有呈蜂窝状通孔的吸能器和法兰盘,在所述的横梁上间隔设置有数个盲孔,在所述的包覆层靠近所述的横梁一侧设置有一级弹性缓冲件,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包覆层上,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的盲孔内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盲孔内壁端面上,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包覆层与所述的横梁之间设置有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两级缓冲,提高缓冲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防撞装置通常安装在汽车后梁后部,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吸收碰撞带来的冲击力,避免汽车后部损坏。由于现有的汽车防撞横梁通常仅具有一定的防止车后部被直接碰撞的效果,不具有缓冲作用,使得汽车后部发生碰撞时,防撞梁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能够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两级缓冲,提高缓冲性能。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包覆层、横梁、中部设置有呈蜂窝状通孔的吸能器和法兰盘,在所述的横梁上间隔设置有数个盲孔,在所述的包覆层靠近所述的横梁一侧设置有一级弹性缓冲件,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包覆层上,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的盲孔内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盲孔内壁端面上,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包覆层与所述的横梁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的吸能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横梁两端,所述的包覆层靠近所述的横梁一侧设置有连接螺栓,在所述的横梁内侧设置有二级弹性缓冲件,在所述的二级弹性缓冲件远离所述的包覆层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的连接螺栓远离所述的包覆层一端位于所述的二级弹性缓冲件中部,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连接螺栓与所述的限位部之间设置有空隙。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盲孔为沿所述的横梁长度方向平行排布的至少2排。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吸能器中部蜂窝状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的盲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的吸能器中部的蜂窝状通孔内分别设置有三级弹性缓冲件,所述的三级弹性缓冲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横梁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法兰盘上。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包覆层远离所述的横梁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间隔排布的凸缘结构,所述的凸缘结构沿所述的包覆层长度方向排布。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相邻所述的凸缘结构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侧设置有吸能泡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设置有蜂窝状通孔的吸能器,在发生碰撞时,能起到有效缓冲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级弹性缓冲件和二级弹性缓冲件,实现包覆层受到碰撞时,能够相对横梁存在两级缓冲,提高缓冲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汇总:101.包覆层,102.横梁,103.吸能器,104.法兰盘,105.盲孔,106.一级弹性缓冲件,107.连接螺栓,108.二级弹性缓冲件,109.限位部,110.三级弹性缓冲件,111.凸缘结构,112.吸能泡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包覆层101、横梁102、中部设置有呈蜂窝状通孔的吸能器103和法兰盘104,在所述的横梁102上间隔设置有数个盲孔105,在所述的包覆层101靠近所述的横梁102 —侧设置有一级弹性缓冲件106,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106 —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包覆层101上,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的盲孔105内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盲孔105内壁端面上,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106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包覆层101与所述的横梁102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的吸能器103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横梁102两端,所述的包覆层101靠近所述的横梁102 —侧设置有连接螺栓107,在所述的横梁102内侧设置有二级弹性缓冲件108,在所述的二级弹性缓冲件108远离所述的包覆层101 —端设置有限位部109,所述的连接螺栓107远离所述的包覆层101 —端位于所述的二级弹性缓冲件108中部,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106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连接螺栓107与所述的限位部109之间设置有空隙。将本专利技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在汽车后梁上。在汽车后部发生碰撞时,首先被碰到的是设置在最外层的包覆层,由于包覆层与横梁之间设置有一级弹性缓冲件,使得包覆层在接触横梁之前,一级弹性缓冲件在外力作用下首先受力变形,起到一级缓冲的效果;当一级弹性缓冲件被压缩变形时,包覆层上的连接螺栓在作用力下与包覆层一起向横梁方向移动,在连接螺栓的端部接触到限位部时,限位部受到连接螺栓的作用力,带动二级弹性缓冲件变形,起到二级缓冲的效果;当横梁在二级弹性缓冲件的带动下变形时,会带动横梁向吸能器方向移动,在吸能器的作用下,起到第三级缓冲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和二级弹性缓冲件可以均选择压缩弹簧。实施例2:为了提高缓冲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地,在所述的盲孔105为沿所述的横梁102长度方向平行排布的至少2排。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缓冲效果,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的吸能器103中部蜂窝状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的盲孔105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的吸能器103中部的蜂窝状通孔内分别设置有三级弹性缓冲件110,所述的三级弹性缓冲件110—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横梁102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法兰盘104上。通过三级弹性缓冲件,能够在横梁受到外界作用力时,首先通过三级弹性缓冲件进行缓冲,在其发生变形情况下,再通过吸能器进行缓冲。所述的三级弹性缓冲件可以为弹簧,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和法兰盘上即可。为了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使外部碰撞作用力在包覆层被吸收,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的包覆层101远离所述的横梁102 —侧端面上设置有间隔排布的凸缘结构111,所述的凸缘结构111沿所述的包覆层101长度方向排布。进一步优选地,为了提高包覆层的防撞缓冲效果,本实施例中,在相邻所述的凸缘结构111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侧设置有吸能泡沫11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包覆层(101)、横梁(102)、中部设置有呈蜂窝状通孔的吸能器(103)和法兰盘(104),在所述的横梁(102)上间隔设置有数个盲孔(105),在所述的包覆层(101)靠近所述的横梁(102) —侧设置有一级弹性缓冲件(106),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106) —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包覆层(101)上,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的盲孔(105)内且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包覆层(101)、横梁(102)、中部设置有呈蜂窝状通孔的吸能器(103)和法兰盘(104),在所述的横梁(102)上间隔设置有数个盲孔(105),在所述的包覆层(101)靠近所述的横梁(102)一侧设置有一级弹性缓冲件(106),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106)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包覆层(101)上,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的盲孔(105)内且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盲孔(105)内壁端面上,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106)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包覆层(101)与所述的横梁(102)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的吸能器(103)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横梁(102)两端,所述的包覆层(101)靠近所述的横梁(102)一侧设置有连接螺栓(107),在所述的横梁(102)内侧设置有二级弹性缓冲件(108),在所述的二级弹性缓冲件(108)远离所述的包覆层(101)一端设置有限位部(109),所述的连接螺栓(107)远离所述的包覆层(101)一端位于所述的二级弹性缓冲件(108)中部,所述的一级弹性缓冲件(106)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连接螺栓(107)与所述的限位部(109)之间设置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化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奔梦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