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包括鼓风机、火化机燃烧室、第一排烟管道、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布袋除尘器和烟囱,火化机燃烧室的上方设有第一排烟管道,第一排烟管道与引风管道相连,引风管道的一端与鼓风机相连,另一端通入第一处理室;火化机燃烧室的左侧设有水箱,水箱内装有常温循环水;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与第三处理室通过上部的通气孔相连,且都装有液态可循环的化学药剂;第三处理室设有一排烟孔通过第二排烟道与布袋除尘器相连通,第二排烟管道上设置有一活性炭吸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排入大气中的余烟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且使余烟的回收利用率大大提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火化领域,具体是一种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殡仪馆使用的火化机余烟回收设备,大多采用强化燃烧进行处理,燃烧生成物及微尘颗粒没有彻底得到处理,部分烟尘被排入大气,即浪费了能源,又对大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现今低碳环保是全球的一个大趋势,这种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相关部门于09年底出台了最新的《燃油式火化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GB18301-2009)其中对燃油式火化机的各项烟气值有了更高的要求并详细注明了火化机运行时二噁英的最高允许浓度排放值,而目前所排出的余烟达不到此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包括鼓风机、火化机燃烧室、第一排烟管道、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布袋除尘器和烟囱,所述火化机燃烧室的上方设有第一排烟管道,所述第一排烟管道与引风管道相连,所述引风管道的一端与鼓风机相连,另一端通入第一处理室;所述火化机燃烧室的左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装有常温循环水;所述第一处理室与第二处理室相连处的上部设有通气孔输入第二处理室内,所述第二处理室与第三处理室相连处设有通气孔输入第三处理室;所述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内装有液态可循环的化学药剂;所述第三处理室的左侧上部设有一排烟孔通过第二排烟道与布袋除尘器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排烟管道上设置有一活性炭吸附器;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上方设置有管道与烟囱相连。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排烟管道通过水箱内部与引风管道相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的底部各有一孔与烟尘管相连,所述烟尘管的另一端通入火化机火化机燃烧室炉膛内。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袋除尘器下方设置成锥体,上方设置成圆柱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囱的底部设有引射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装有液态可循环化学药剂的三个处理室,来中和余烟中的酸性有毒气体,活性炭吸附器、布袋除尘器、弓丨射风机和烟囱相配套使用来清除未被处理的异味、颗粒粉尘等物质,彻底解决火化机余烟污染排放的一系列问题,使排入大气中的余烟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余烟中的烟尘颗粒通过烟尘管重新进入火化机燃烧室燃烧,使余烟的回收利用率大大提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环保无污染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鼓风机,2-水箱,3-火化机燃烧室,4-第一排烟管道,5-引风管道,6_第一处理室,7-第二处理室,8-第三处理室,9-烟尘管,10-烟囱,11-引射风机,12-化学药剂,13-活性炭吸附器,14-布袋除尘器,15-第二排烟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包括鼓风机1、火化机燃烧室3、第一排烟管道4、第一处理室6、第二处理室7、第三处理室8、布袋除尘器14和烟囱10,所述火化机燃烧室3的上方设有第一排烟管道4,所述第一排烟管道4与引风管道5相连,所述引风管道5的一端与鼓风机1相连,另一端通入第一处理室6 ;所述火化机燃烧室3的左侧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2内装有常温循环水,所述第一排烟管道4通过水箱2内部与引风管道5相连,水箱2内的常温循环水迅速将第一排烟管道4内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余烟降至常温;所述第一处理室6与第二处理室7相连处的上部设有通气孔输入第二处理室7内,所述第二处理室7与第三处理室8相连处设有通气孔输入第三处理室8 ;所述第一处理室6、第二处理室7、第三处理室8的底部各有一孔与烟尘管9相连,所述烟尘管9的另一端通入火化机火化机燃烧室3炉膛内;所述第一处理室6、第二处理室7、第三处理室8内装有液态可循环的化学药剂12,化学药剂12用来中和余烟中的酸性有毒气体;所述第三处理室8的左侧上部设有一排烟孔通过第二排烟道15与布袋除尘器14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排烟管道15上设置有一活性炭吸附器13,所述布袋除尘器14下方设置成锥体,上方设置成圆柱体;所述布袋除尘器14的上方设置有管道与烟囱10相连,所述烟囱10的底部设有引射风机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第一处理室6、第二处理室7和第三处理室8内的化学药剂对排烟管道输入的有毒余烟进行无害化处理,未完全燃烧的烟尘颗粒通过烟尘管9重新进入火化机燃烧室3燃烧,活性炭吸附器13、布袋除尘器14、引射风机11和烟囱10相配套使用来清除未被处理的异味、颗粒粉尘等物质。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包括鼓风机、火化机燃烧室、第一排烟管道、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布袋除尘器和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化机燃烧室的上方设有第一排烟管道,所述第一排烟管道与引风管道相连,所述引风管道的一端与鼓风机相连,另一端通入第一处理室;所述火化机燃烧室的左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装有常温循环水;所述第一处理室与第二处理室相连处的上部设有通气孔输入第二处理室内,所述第二处理室与第三处理室相连处设有通气孔输入第三处理室;所述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内装有液态可循环的化学药剂;所述第三处理室的左侧上部设有一排烟孔通过第二排烟道与布袋除尘器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排烟管道上设置有一活性炭吸附器;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上方设置有管道与烟囱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烟管道通过水箱内部与引风管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的底部各有一孔与烟尘管相连,所述烟尘管的另一端通入火化机火化机燃烧室炉膛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除尘器下方设置成锥体,上方设置成圆柱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的底部设有引射风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包括鼓风机、火化机燃烧室、第一排烟管道、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布袋除尘器和烟囱,火化机燃烧室的上方设有第一排烟管道,第一排烟管道与引风管道相连,引风管道的一端与鼓风机相连,另一端通入第一处理室;火化机燃烧室的左侧设有水箱,水箱内装有常温循环水;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与第三处理室通过上部的通气孔相连,且都装有液态可循环的化学药剂;第三处理室设有一排烟孔通过第二排烟道与布袋除尘器相连通,第二排烟管道上设置有一活性炭吸附器;本技术使排入大气中的余烟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且使余烟的回收利用率大大提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环保无污染等优点。【IPC分类】F23G1/00【公开号】CN205026670【申请号】CN201520687300【专利技术人】余定海, 葛贤亮, 万晓斌 【申请人】江西省太平洋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申请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化机余烟回收装置,包括鼓风机、火化机燃烧室、第一排烟管道、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布袋除尘器和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化机燃烧室的上方设有第一排烟管道,所述第一排烟管道与引风管道相连,所述引风管道的一端与鼓风机相连,另一端通入第一处理室;所述火化机燃烧室的左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装有常温循环水;所述第一处理室与第二处理室相连处的上部设有通气孔输入第二处理室内,所述第二处理室与第三处理室相连处设有通气孔输入第三处理室;所述第一处理室、第二处理室、第三处理室内装有液态可循环的化学药剂;所述第三处理室的左侧上部设有一排烟孔通过第二排烟道与布袋除尘器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排烟管道上设置有一活性炭吸附器;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上方设置有管道与烟囱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定海,葛贤亮,万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太平洋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