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性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5834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抗菌性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抗菌电纺纤维膜的特征是以可生物降解合成聚合物的电纺纤维膜为基体,在其中加入可溶性蛋白质,即可利用复合纤维表面上可溶性蛋白质的肽键和合成的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的基团之间的氢键,使具有抗菌性的金属纳米粒子牢固地负载在电纺纤维表面,又可利用可溶性蛋白质的良好生物相容性,扩大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本方法所制备的抗菌性电纺纤维膜不仅可以很好的用于生物医药领域,还可以用在其他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技术介绍
抗菌材料在食品、电器、医疗器械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抗菌 材料还是W有机抗菌剂为多,但是有机抗菌剂一般抗菌效果较差,仅防霉菌作用较强,对细 菌和霉菌均有优良抑制效果的有机抗菌剂极少。而且有机抗菌剂的耐热性、稳定性较差,其 分解产物和挥发物可能对人体有害。因此,对细菌抑制作用较强的无机抗菌剂脱颖而出。 与有机抗菌剂比,无机抗菌材料具有持续性、持久性、广谱性,不易产生耐药性,耐热性好, 安全性高等特点。但是,无机抗菌剂单独使用时,存在稳定性差,不易回收利用的缺点。 静电纺丝作为一种新型聚合物加工方式,在制备新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时,起到重 要的作用。由于电纺纤维的高比面积、直径均匀、对多种聚合物可行的优点,使得它在制备 含有金属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时占到不可忽略的比例。电纺纤维可W给金属纳米粒子提供 一个稳定的环境(金属纳米粒子和电放纤维之间可W形成各种化学键或者非化学键),从 而使得金属纳米粒子在电纺纤维上稳定分散。 静电纺丝和金属纳米粒子有不同的结合方式,大致可W分为Ξ种,第一种把金属 盐混合在纺丝液中,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性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生物降解合成聚合物和可溶性蛋白质溶解在有溶剂中制成纺丝溶液,而后使用静电纺丝装置将纺丝溶液制成电纺纤维膜,将电纺纤维膜干燥,其中,电纺纤维膜中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7%‑50%;可生物降解合成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93%‑50%;2)利用化学方法将具有抗菌作用的金属的盐制备成金属纳米粒子溶胶,利用蛋白质分子上的肽键和金属纳米粒子表面上的基团形成氢键,使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在电纺纤维膜上,经过洗涤、干燥,即得到所述的抗菌性电纺纤维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郭朝霞刘焕焕熊曦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