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彦飞专利>正文

灵敏度可控微调变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834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灵敏度可控微调变阻器,所述的变阻器包括壳体和旋转杆;所述的壳体为圆柱空腔结构,所述的旋转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的旋转杆由设置在上下两端的旋转轴与壳体进行连接,所述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一层电阻丝,所述的旋转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接触片,所述的接触片与所述电阻丝进行接触,所述的旋转轴的上端设置有上接线柱,所述的壳体的外表面下端设置有下接线柱,所述的下接线柱贯穿壳体与电阻丝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变阻器设计成旋转型,并在旋转装置上设置滚轮,减小了控制力度,使使用者对变阻器的控制更加灵活好控制,使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小,灵敏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工装置,尤其涉及灵敏度可控微调变阻器
技术介绍
变阻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器元件,变阻器的功能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的变阻器大多为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这两种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较大,难于控制;在现有技术中,也有提到在滑动变阻器上设计微调装置,但是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本身滑动距离控制较困难,所以滑动型变阻器的微调灵敏度还是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灵敏度可控微调变阻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涉及的变阻器包括壳体和旋转杆;所述的壳体为圆柱空腔结构,所述的旋转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的旋转杆由设置在上下两端的旋转轴与壳体进行连接,所述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一层电阻丝,所述的旋转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接触片,所述的接触片与所述电阻丝进行接触,所述的旋转轴的上端设置有上接线柱,所述的壳体的外表面下端设置有下接线柱,所述的下接线柱贯穿壳体与电阻丝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轴与上接线柱的接触部位还设置有一利于手部进行旋转的滚轮。所述的滚轮的外表面为磨砂状。所述的电阻丝在壳体的内壁上呈S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灵敏度可控微调变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阻器包括壳体(2)和旋转杆(1);所述的壳体(2)为圆柱空腔结构,所述的旋转杆(1)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部,所述的旋转杆(1)由设置在上下两端的旋转轴(6)与壳体(2)进行连接,所述的壳体(2)内壁上设置有一层电阻丝(5),所述的旋转杆(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接触片(7),所述的接触片(7)与所述电阻丝(5)进行接触,所述的旋转轴(6)的上端设置有上接线柱(3),所述的壳体(2)的外表面下端设置有下接线柱(8),所述的下接线柱(8)贯穿壳体(2)与电阻丝(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飞
申请(专利权)人:李彦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