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9479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包括反应槽、反应液、碳桶槽、碳棒槽、底座、第一阴极碳桶、金属棒、滑动变阻器、阳极碳棒、通孔、钛线、第二阴极碳桶、小洞、电池组、催化贴附层、第一贴附层、第二贴附层、催化碳布、定性滤纸、防水胶布、离子膜以及环氧树脂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试验装置通过钛线将多个碳棒连接起来,使得碳棒之间连接更为紧密,并且在碳棒和碳桶底部均设有凹槽,能够提高碳棒和碳桶的稳定性,防止漂浮、位移;设有两种催化贴附片能够满足有离子膜和无离子膜的试验需要,提高试验效率,并且贴附片的各个连接处均经过防水处理,能够提高试验的可靠性。

Device for in-situ bio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oil by 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 of microbial 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oil te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reaction tank, reaction liquid, carbon tank, tank, a base, a first cathode carbon carbon barrels, metal rods, sliding rheostat, carbon anode, holes, titanium wire, second carbon cathode barrel, a small hole, battery attached, catalytic layer, the first layer is attached, second attached layer, catalytic carbon cloth, qualitative filter paper, waterproof tape, ion-exchange membrane and epoxy resin adhesive. The utility model test device by titanium wire connects multiple elements, which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ore closely, and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rod and carbon,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carbon and carbon barrels, and prevent the floating displacement; has two kinds of catalytic membrane can meet the posted tablets and test without ionic membrane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test efficiency, and all connections have been posted tablets of water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具体为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属于微生物实验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储运和冶炼等过程中,由于事故泄露、含油废水排放水等原因引起一系列土壤石油污染问题,微生物法修复具有经济、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等优势,由于一定深度的土壤中缺乏足够的电子受体,微生物的原位降解非常缓慢,以及受到内阻大等原因的限制,难以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对于此方法大多通过试验进行研究。当前的试验装置中碳棒和碳桶的定位不够可靠,在试验过程中容易出现漂浮、偏移的现象,并且反应效率较低,防水性能不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包括反应槽、第一阴极碳桶、第二阴极碳桶以及阳极碳棒;所述反应槽内部设有反应液,且反应液内部设置第一阴极碳桶;所述第一阴极碳桶内部设有金属棒,且第一阴极碳桶通过导线连接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通过导线连接阳极碳棒;所述阳极碳棒内部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贯穿有钛线;所述反应槽内部设有第二阴极碳桶,且第二阴极碳桶连接电池组;所述反应槽内部置碳桶槽和碳棒槽,且反应槽底部设置底座;所述第二阴极碳桶外壁分布有小洞,且第二阴极碳桶外壁贴附有催化剂贴附层;所述催化剂贴附层分为第一贴附层和第二贴附层两种;所述第一贴附层内部设有催化碳布、定性滤纸以及防水胶布;所述第二贴附层内部设有催化碳布、定性滤纸、离子膜、环氧树脂胶层以及防水胶布。优选的,所述催化碳布、所述定性滤纸以及所述防水胶布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优选的,所述防水胶布通过所述环氧树脂胶层连接所述离子膜。优选的,所述阳极碳棒呈阵列式分布,且阳极碳棒内部之间通过钛线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催化贴附层包裹在所述小洞的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试验装置利用电解反应产生的氧气为燃料电池提供电子受体,强化了石油的微生物降解,构建了一个小型、便于研究的电动力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相结合的微生物电化学体系;通过钛线将多个碳棒连接起来,使得碳棒之间连接更为紧密,并且在碳棒和碳桶底部均设有凹槽,能够提高碳棒和碳桶的稳定性,防止漂浮、位移;设有两种催化贴附片能够满足有离子膜和无离子膜的试验需要,提高试验效率,并且贴附片的各个连接处均经过防水处理,能够提高试验的可靠性;通过设置滑动变阻器,可调节不同的电阻值而得到多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增加试验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应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阴极碳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贴附层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贴附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槽,101、反应液,102、碳桶槽,103、碳棒槽,104、底座,2、第一阴极碳桶,201、金属棒,3、滑动变阻器,4、阳极碳棒,401、通孔,5、钛线,6、第二阴极碳桶,601、小洞,7、电池组,8、催化贴附层,801、第一贴附层,802、第二贴附层,9、催化碳布,10、定性滤纸,11、防水胶布,12、离子膜,13环氧树脂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包括反应槽1、第一阴极碳桶2、第二阴极碳桶6以及阳极碳棒4;所述反应槽1内部设有反应液101,且反应液101内部设置第一阴极碳桶2;所述第一阴极碳桶2内部中心处设有金属棒201,且第一阴极碳桶2通过导线连接滑动变阻器3;所述滑动变阻器3通过导线连接阳极碳棒4;所述阳极碳棒4内部设有通孔401,且通孔401内部贯穿有钛线5;所述反应槽1内部设有第二阴极碳桶6,且第二阴极碳桶6连接电池组7,电池组7的正极连接金属棒201,电池组7的负极连接第二阴极碳桶6;所述反应槽1内部置碳桶槽102和碳棒槽103,且反应槽1底部设置底座104,用以对碳棒和碳桶进行有效的支撑固定;所述第二阴极碳桶6外壁分布有小洞601,且第二阴极碳桶6外壁贴附有催化剂贴附层8,小洞601用于第二阴极碳桶6与反应液101反应;所述催化剂贴附层8分为第一贴附层801和第二贴附层802两种;所述第一贴附层801内部设有催化碳布9、定性滤纸10以及防水胶布11;所述第二贴附层802内部设有催化碳布9、定性滤纸10、离子膜12、环氧树脂胶层13以及防水胶布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催化碳布9、所述定性滤纸10以及所述防水胶布11由内至外依次设置,能够满足催化反应需求,并且催化碳布9固定可靠,防水效果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防水胶布11通过所述环氧树脂胶层13连接所述离子膜12,使得离子膜12可稳定定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阳极碳棒4呈阵列式分布,且阳极碳棒4内部之间通过钛线5相互连接,可将多个碳棒串联起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催化贴附层8包裹在所述小洞601的外部,提高反应效率。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第一阴极碳桶2、第二阴极碳桶6以及阳极碳棒4分别放置在碳桶槽102和碳棒槽103中,然后将电池组7的正极接入金属棒201,然后在用导线将第一阴极碳桶2连接至滑动变阻器3,将钛线5穿过各个阳极碳棒4中的通孔401,将阳极碳棒4固定起来,然后使用导线插入阳极碳棒4的小孔内,并缠绕一圈,然后再串联下一个碳棒,最后将第二阴极碳桶6接入电池组7的负极,如果需要加催化剂,需要将的喷有Pt的催化碳布9的一面朝外裹在第二阴极碳桶6上,若不需要裹离子膜,需要在催化碳布9的外层再裹上一层定性滤纸10,然后用防水胶布11进行固定;如果需要裹上离子膜12,则先用防水胶布11固定外层离子膜12,然后将环氧树脂胶层13涂在防水胶布11和离子膜12的接口处以及防水胶布11与第二阴极碳桶6的接口处进行防水处理,随后便可进行空白试验、单纯电动力对照试验和MFC不连线对照试验,与电动力-MFC联合试验对比,研究该联合法强化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效果和可行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包括反应槽(1)、第一阴极碳桶(2)、第二阴极碳桶(6)以及阳极碳棒(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内部设有反应液(101),且反应液(101)内部设置第一阴极碳桶(2);所述第一阴极碳桶(2)内部设有金属棒(201),且第一阴极碳桶(2)通过导线连接滑动变阻器(3);所述滑动变阻器(3)通过导线连接阳极碳棒(4);所述阳极碳棒(4)内部设有通孔(401),且通孔(401)内部贯穿有钛线(5);所述反应槽(1)内部设有第二阴极碳桶(6),且第二阴极碳桶(6)连接电池组(7);所述反应槽(1)内部置碳桶槽(102)和碳棒槽(103),且反应槽(1)底部设置底座(104);所述第二阴极碳桶(6)外壁分布有小洞(601),且第二阴极碳桶(6)外壁贴附有催化剂贴附层(8);所述催化剂贴附层(8)分为第一贴附层(801)和第二贴附层(802)两种;所述第一贴附层(801)内部设有催化碳布(9)、定性滤纸(10)以及防水胶布(11);所述第二贴附层(802)内部设有催化碳布(9)、定性滤纸(10)、离子膜(12)、环氧树脂胶层(13)以及防水胶布(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试验装置,包括反应槽(1)、第一阴极碳桶(2)、第二阴极碳桶(6)以及阳极碳棒(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内部设有反应液(101),且反应液(101)内部设置第一阴极碳桶(2);所述第一阴极碳桶(2)内部设有金属棒(201),且第一阴极碳桶(2)通过导线连接滑动变阻器(3);所述滑动变阻器(3)通过导线连接阳极碳棒(4);所述阳极碳棒(4)内部设有通孔(401),且通孔(401)内部贯穿有钛线(5);所述反应槽(1)内部设有第二阴极碳桶(6),且第二阴极碳桶(6)连接电池组(7);所述反应槽(1)内部置碳桶槽(102)和碳棒槽(103),且反应槽(1)底部设置底座(104);所述第二阴极碳桶(6)外壁分布有小洞(601),且第二阴极碳桶(6)外壁贴附有催化剂贴附层(8);所述催化剂贴附层(8)分为第一贴附层(801)和第二贴附层(802)两种;所述第一贴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杨政伟陈瑾惠张晓亮顾莹莹任怡汪紫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