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形摇摆式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39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汽车涂装生产线上的C形摇摆式吊具,其结构是吊杆的一端与横梁铰接相连,吊杆的另一端与输送机的运行小车相连,横梁套在吊臂上,吊臂与端盖联接,吊臂与横梁铰接,可相对转动。底托与压板间有联结螺栓组,压板设在吊臂上,底托与吊臂铰接,可相对转动。支撑螺接在底托上,支撑用于支撑汽车车身。吊具横梁和吊臂之间的刚性联结改为铰接,把吊臂左右两侧各两根的封闭式结构改为单侧两根的开放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结构合理,对设备的要求低;车身的转载方便,设备的投资费用小;工作安全可靠,可自动化生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汽车涂装生产线上的形摇摆式吊具,属于输送机
技术背景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中,汽车车身要进行前处理和电泳工艺,汽车车身的输送主要靠空中输送机完成。此时,要用到一种工艺装备——吊具。吊具一方面托着汽车车身,一方面与输送机联结,通过输送机的运行带动汽车车身运行到不同的工艺工段。目前使用的吊具横梁和吊臂之间为刚性联结,吊臂左右两侧各两根。横梁和吊臂之间为刚性联结,汽车车身在上下坡时,吊臂不但要承受车身产生的重力,还要承受重力产生的弯矩,吊臂受力情况恶劣,经常造成断裂事故。吊臂左右两侧各两根,是封闭式结构,使车身从吊具向其它输送设备转移产生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形摇摆式吊具,它可以有效克服现有吊具吊臂受力情况恶劣、车身从吊具向其它输送设备转移困难等缺陷。本技术为克服上述吊具的不足之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吊杆的一端与横梁铰接相连,吊杆的另一端与输送机的运行小车相连,横梁套在吊臂上,吊臂与端盖联接,吊臂与横梁铰接,可相对转动。底托与压板间有联结螺栓组,压板设在吊臂上,底托与吊臂铰接,可相对转动。支撑螺接在底托上,支撑用于支撑汽车车身。吊具横梁和吊臂间的刚性联结改为铰接,把吊臂左右两侧各两根的封闭式结构改为单侧两根的开放式结构。本技术有以下优点结构合理,对设备的要求低;车身的转载方便,设备的投资费用小;工作安全可靠,可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侧视图;附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在上坡段时的状态图。图中的1是吊杆,2是横梁,3是吊臂,4是支撑,5是联结螺栓组,6是联结螺栓组,7是压板,8是底托,9是端盖,10是联结螺栓组。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吊杆1的一端与横梁2铰接相连,吊杆1的另一端与输送机的运行小车相连,横梁2套在吊臂3上,吊臂3与端盖9联接,吊臂3与横梁2铰接,可相对转动。底托8与压板7间有联结螺栓组6,压板7设在吊臂3上,底托8与吊臂3铰接,可相对转动。支撑4螺接在底托8上,支撑4用于支撑汽车车身。由横梁2、吊臂3、底托8通过铰接中心组成平行四边行,如图4所示,吊具在上下坡段时,始终保持吊臂3只承受汽车车身的重力,而没有附加的弯矩,改善了受力状态,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如图2所示,吊臂3只是单侧分布,另一侧开放,用叉式升降移载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汽车车身在吊具和其它输送设备之间的平行移载。权利要求1.C形摇摆式吊具,其特征是吊杆(1)的一端与横梁(2)铰接相连,吊杆(1)的另一端与输送机的运行小车相连,横梁(2)套在吊臂(3)上,吊臂(3)与端盖(9)联接,吊臂(3)与横梁(2)铰接,底托(8)与压板(7)间有联结螺栓组(6),压板(7)设在吊臂(3)上,底托(8)与吊臂(3)铰接,支撑(4)螺接在底托(8)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汽车涂装生产线上的C形摇摆式吊具,其结构是吊杆的一端与横梁铰接相连,吊杆的另一端与输送机的运行小车相连,横梁套在吊臂上,吊臂与端盖联接,吊臂与横梁铰接,可相对转动。底托与压板间有联结螺栓组,压板设在吊臂上,底托与吊臂铰接,可相对转动。支撑螺接在底托上,支撑用于支撑汽车车身。吊具横梁和吊臂之间的刚性联结改为铰接,把吊臂左右两侧各两根的封闭式结构改为单侧两根的开放式结构。本技术有以下优点结构合理,对设备的要求低;车身的转载方便,设备的投资费用小;工作安全可靠,可自动化生产。文档编号B65G9/00GK2755044SQ200420027640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孙晋军, 白开军, 赵殿文 申请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C形摇摆式吊具,其特征是吊杆(1)的一端与横梁(2)铰接相连,吊杆(1)的另一端与输送机的运行小车相连,横梁(2)套在吊臂(3)上,吊臂(3)与端盖(9)联接,吊臂(3)与横梁(2)铰接,底托(8)与压板(7)间有联结螺栓组(6),压板(7)设在吊臂(3)上,底托(8)与吊臂(3)铰接,支撑(4)螺接在底托(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晋军白开军赵殿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