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组立加工找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2258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组立加工找正方法,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方法来找正支撑臂和输出轴之间的相对位置时,首先将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竖直放置,之后将直线型工具放置于输出端面的第一中心线上,将第一中心线引出输出级箱体外,之后在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连接上铅垂线,该铅垂线延伸至输入级箱体,之后测量铅垂线和输入级箱体的对位中心线的水平距离D,D与输出轴与支撑臂之间的理论距离公差h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根据D值来调整输出级箱体的位置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找正方法操作简单,且中间累计误差小,测量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大型齿轮箱箱体加工
,更具体地说,设及带行星结构的大型 齿轮箱箱体组立加工找正方法。
技术介绍
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由多个箱体和内齿圈组合而成,如附图1中所示,带行 星结构传动的大型齿轮箱包括输入级箱体3、一级内齿圈4、中箱体5、二级内齿圈6、输出级 箱体7。相邻的箱体和内齿圈之间通过销定位,螺栓连接。为了保障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 箱的同轴度,通常是将相邻的箱体与内齿圈组立找正,之后同钻较定位销孔。带行星结构的 大型齿轮箱的支撑臂位于输入级箱体上,输出轴位于输出级箱体上,二者距离较远,且不在 同一个平面上。但是,支撑臂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要求较高,在加工带行星结构的大 型齿轮箱时,需要行之有效的找正方法来确保支撑臂与输出轴之间的相对位置。 最常用的找正方法包括组立找正方法和找等高法。组立找正方法是将相邻的箱体 和内齿圈单独组立,最后是将输出级箱体和与输出级箱体相邻的内齿圈组立,根据中屯、对 位线对正原则来确定输出级箱体与输入级箱体,或者说输出轴与支撑臂之间的相对位置。 该方法中的中间累计误差较多,从而导致整个误差较大,最终导致输出级箱体的相对位置 的精度较低。找等高法是将各个箱体和内齿圈组件水平置于平台或机床的工作台上,通过 调整各支撑,使各个箱体和内齿圈组件水平,进而检测输出轴与支撑臂的高度差是否满足 要求,若满足则为合格;若不满足,调整输出级箱体的位置。在找等高法中,由于带行星结构 的大型齿轮箱的尺寸和重量都较大,在找水平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该方法需要测量 多个数据,操作步骤繁琐,累计误差较大。 因此,如何获得一种,该找正方 法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找正支撑臂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阳〇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找 正方法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找正支撑臂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括W下步骤: S1 :划出输出端面上的第一中屯、线,该第一中屯、线与过输出轴的轴孔中屯、和输出 端面中屯、的连线的夹角为90° -α,所述α为过输出轴的轴孔中屯、与输出端面的中屯、的连 线偏离所述输出端面的第二中屯、线的偏角,所述第二中屯、线理论上位于过支撑臂的直线的 正上方; S2:按照中屯、对位线对正原则组立所有的箱体和内齿圈,并按照输出级箱体位于 最上方,输入级箱体位于最下方的方式,将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竖直放置; S3:将直线型工具放置在所述第一中屯、线上,所述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伸出所述 输出级箱体外,所述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级箱体的中屯、对位线位于所述第二 中屯、线的同一侧,在所述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连接铅垂线,该铅垂线延伸至所述输入级箱 体; S4 :测量所述铅垂线与所述输入级箱体的中屯、对位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 ; 阳〇1引 S5:判断D是否满足: 若满足,则表明支撑臂和输出轴的相对位置符合要求;若不满足,则转动输出级箱 体,之后进入步骤S4 ; 阳01引其中: L1为出级箱体上输出轴的轴孔的中屯、与输出端面的中屯、的距离; L2为所述铅键线到输出级箱体的输出端面的中屯、的水平距离; α与S1步骤中的α相同; h :输出轴与支撑臂之间的理论距离公差。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划出输出端面上的第一中屯、线包括向着偏离所 述第二中屯、线的方向,转动过输出轴的轴孔中屯、和输出端面中屯、的连线,转动角度为 90° -α,之后得到所述第一中屯、线。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将所述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竖直放置于平台 上。 优选地,所述直线型工具为第一游标卡尺。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包括利用第二游标卡尺测量所述铅垂线与所述输入级箱体 的中屯、对位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 利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来找正支撑臂和输出轴之间的相对位置时,首先将带行星结 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竖直放置,之后将直线型工具放置于输出端面的第一中屯、线上,将第 一中屯、线引出输出级箱体外,之后在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连接上铅垂线,该铅垂线延伸至 输入级箱体,之后测量铅垂线和输入级箱体的对位中屯、线的水平距离D,水平距离D与输出 轴与支撑臂之间的理论距离公差h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根据D值来调整输出级箱体的位 置即可。本专利技术中的找正方法操作简单,且中间累计误差小,测量精度高。【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W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组立后竖直放 置的状态图;图2为图1中的A向图; 阳02引图3为图1中的俯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输出级箱体沿顺时针方向的偏转示意图; 图5为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输出级箱体沿逆时针方向的偏转示意图。 其中,1为输入端面、12为支撑臂、2为平台、3为输入级箱体、4为一级内齿圈、5为 中箱体、6为二级内齿圈、7为输出级箱体、8为输出端面、9为第一游标卡尺、10为铅垂线、11 为输入级箱体上的中屯、对位线、81为输出轴的轴孔、82为第一中屯、线、83为第二中屯、线。【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该找正方法 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找正支撑臂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由箱体和内齿圈组合而成。如附图1中所示,带行 星结构传动的大型齿轮箱包括输入级箱体3、一级内齿圈4、中箱体5、二级内齿圈6、输出级 箱体7。支撑臂12位于输入级箱体3上,输出轴位于输出级箱体7上。在加工时,会在各个 内齿圈和箱体的周面上划出中屯、对位线,在组立时,会按照中屯、对位线对正的原则来组立 各个箱体和内齿圈,从而保障各个箱体和内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 中,包括W下步骤:S1 :划出输出端面8上的第一中屯、线82,该第一中屯、线82与过输出轴的轴孔81的 中屯、和输出端面8的中屯、的连线的夹角为90° -α,所述α为过输出轴的轴孔81的中屯、 与输出端面8的中屯、的连线偏离所述输出端面8的第二中屯、线83的偏角,所述第二中屯、线 83理论上位于过支撑臂12的直线的正上方;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已知第一中屯、线82与过输出轴的轴孔81的中屯、和输出端 面8的中屯、的连线的夹角90。-α,可W根据该夹角来划出第一中屯、线82。 S2:按照中屯、对位线对正原则组立所有的箱体和内齿圈,并按照输出级箱体7位 于最上方,输入级箱体3位于最下方的方式,将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竖直放置。 S3 :将直线型工具放置在所述第一中屯、线82上,所述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伸出所 述输出级箱体7外,所述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级箱体的中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CN105299185.html" title="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组立加工找正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组立加工找正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组立加工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划出输出端面(8)上的第一中心线(82),该第一中心线(82)与过输出轴的轴孔(81)的中心和输出端面(8)的中心的连线的夹角为90°‑α,所述α为过输出轴的轴孔(81)的中心与输出端面(8)的中心的连线偏离所述输出端面(8)的第二中心线(83)的偏角,所述第二中心线(83)理论上位于过支撑臂(12)的直线的正上方;S2:按照中心对位线对正原则组立所有的箱体和内齿圈,并按照输出级箱体(7)位于最上方,输入级箱体(3)位于最下方的方式,将带行星结构的大型齿轮箱箱体竖直放置;S3:将直线型工具放置在所述第一中心线(82)上,所述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伸出所述输出级箱体(7)外,所述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级箱体(3)的中心对位线位于所述第二中心线(83)的同一侧,在所述直线型工具的第一端连接铅垂线(10),该铅垂线(10)延伸至所述输入级箱体(3);S4:测量所述铅垂线(10)与所述输入级箱体的中心对位线(11)之间的水平距离D;S5:判断D是否满足:D≤L2×hL1×cos&alpha;]]>若满足,则表明支撑臂(12)和输出轴相对位置符合要求;若不满足,则转动输出级箱体(7),之后进入步骤S4;其中:L1为输出级箱体(7)上输出轴的轴孔(81)的中心与输出端面(8)的中心的距离;L2为所述铅锤线(10)到输出级箱体(7)的输出端面(8)的中心的水平距离;α与S1步骤中的α相同;h:输出轴与支撑臂(12)之间的理论距离公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申林李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