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652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容C1、场效应管Q1、带阻尼的场效应管Q2和运放U2,芯片U1引脚6分别连接电源VCC、电容C1、芯片U1引脚10、场效应管Q1的D极,场效应管Q1的G极连接芯片U1引脚16,场效应管Q1的S极分别连接电容C5、芯片U1引脚15和变压器T线圈L2,电容C5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芯片U1引脚14,芯片U1引脚11分别连接电容C4、二极管D1正极、电容C6和运放U2电源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电能利用率高,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具体是一种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电池充电器设计时都不考虑效率,但是低效充电器产生的热量却可产生问题,特别是电子讲台这种多功能的电力设备,热量过大特别容易烧毁,另外还特别浪费电會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容C1、场效应管Q1、带阻尼的场效应管Q2和运放U2,所述芯片U1引脚6分别连接电源VCC、电容C1、芯片U1引脚10、场效应管Q1的D极,场效应管Q1的G极连接芯片U1引脚16,场效应管Q1的S极分别连接电容C5、芯片U1引脚15和变压器T线圈L2,电容C5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芯片U1引脚14,芯片U1引脚11分别连接电容C4、二极管D1正极、电容C6和运放U2电源端,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芯片U1引脚5、电容C2、芯片U1引脚4、电容C3、芯片U1引脚12、带阻尼的场效应管Q2的S极、二极管D2正极、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6另一端和运放U2接地端,二极管D2负极分别连接电感L和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1 一端连接二极管D3正极,二极管D3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和芯片U1引脚8,芯片U1引脚3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芯片U1引脚9、电阻R1另一端和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所述电感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蓄电池组E正极,蓄电池组E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运放U2同相输入端,运放U2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电阻R2和电容C7,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另一端、运放U2输出端和芯片U1引脚7,所述芯片U1采用MAX79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放U2采用MAX49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电能利用率高,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非常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容C1、场效应管Q1、带阻尼的场效应管Q2和运放U2,芯片U1引脚6分别连接电源VCC、电容C1、芯片U1引脚10、场效应管Q1的D极,场效应管Q1的G极连接芯片U1引脚16,场效应管Q1的S极分别连接电容C5、芯片U1引脚15和变压器T线圈L2,电容C5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芯片U1引脚14,芯片U1引脚11分别连接电容C4、二极管D1正极、电容C6和运放U2电源端,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芯片U1引脚5、电容C2、芯片U1引脚4、电容C3、芯片U1引脚12、带阻尼的场效应管Q2的S极、二极管D2正极、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6另一端和运放U2接地端,二极管D2负极分别连接电感L和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1 一端连接二极管D3正极,二极管D3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和芯片U1引脚8,芯片U1引脚3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芯片U1引脚9、电阻R1另一端和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所述电感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蓄电池组E正极,蓄电池组E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运放U2同相输入端,运放U2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电阻R2和电容C7,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另一端、运放U2输出端和芯片U1引脚7,所述芯片U1采用MAX797。运放 U2 采用 MAX49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U1是一个反向模式稳压器,控制Q1以及Q2,这些Ν沟道M0SFET比等效的Ρ沟道型更有效,因为它们的导通电阻更低,因此通过一定量的电流时,它们的压降较低,U1内部包括一个充电栗,用以产生Q1所需的正向门驱动电压。蓄电池组Ε充电电流导出一个通过电阻R3的电压,该电压经运放U2放大成为U1的正反馈电压,这一反馈电压使芯片U1将充电电流维持在2.5Α,充电时,电路还可以向独立负载供电直到高达由变压器Τ和感应电阻R1设置的极限。Τ通过降低R1的功耗来改进效率,变压器的匝数比(1:70)仅传送通过R1的整个电池脉冲负载电流的1/70,产生一个反馈电压,使U1将整个电流控制在与外部元件可兼容的水平上。输出电压较高时,效率可超过96% (较低的输出电压产生较低的输出功率,因此与Q1、Q2和U1有关的相对固定的功耗就在整个功率中占有较大的百分比)。如果在充电过程不小心断开了蓄电池组E,那么输出不会上升到一个危险的电平,因为U2组成的反向模式电路使最大输出电压限制在电源VCC电压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容C1、场效应管Q1、带阻尼的场效应管Q2和运放U2,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引脚6分别连接电源VCC、电容C1、芯片U1引脚10、场效应管Q1的D极,场效应管Q1的G极连接芯片U1引脚16,场效应管Q1的S极分别连接电容C5、芯片U1引脚15和变压器T线圈L2,电容C5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芯片U1引脚14,芯片U1引脚11分别连接电容C4、二极管D1正极、电容C6和运放U2电源端,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芯片U1引脚5、电容C2、芯片U1引脚4、电容C3、芯片U1引脚12、带阻尼的场效应管Q2的S极、二极管D2正极、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6另一端和运放U2接地端,二极管D2负极分别连接电感L和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1 一端连接二极管D3正极,二极管D3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和芯片U1引脚8,芯片U1引脚3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芯片U1引脚9、电阻R1另一端和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所述电感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蓄电池组E正极,蓄电池组E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运放U2同相输入端,运放U2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电阻R2和电容C7,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另一端、运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电子讲台充电器,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容C1、场效应管Q1、带阻尼的场效应管Q2和运放U2,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引脚6分别连接电源VCC、电容C1、芯片U1引脚10、场效应管Q1的D极,场效应管Q1的G极连接芯片U1引脚16,场效应管Q1的S极分别连接电容C5、芯片U1引脚15和变压器T线圈L2,电容C5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芯片U1引脚14,芯片U1引脚11分别连接电容C4、二极管D1正极、电容C6和运放U2电源端,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芯片U1引脚5、电容C2、芯片U1引脚4、电容C3、芯片U1引脚12、带阻尼的场效应管Q2的S极、二极管D2正极、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6另一端和运放U2接地端,二极管D2负极分别连接电感L和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变压器T线圈L1一端连接二极管D3正极,二极管D3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1和芯片U1引脚8,芯片U1引脚3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芯片U1引脚9、电阻R1另一端和变压器T线圈L1另一端,所述电感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和蓄电池组E正极,蓄电池组E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运放U2同相输入端,运放U2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4另一端、电阻R2和电容C7,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另一端、运放U2输出端和芯片U1引脚7,所述芯片U1采用MAX79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雅媚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