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德义专利>正文

一种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8276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港口码头、箱站、堆场、仓库等场合装卸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在设备的固定框架上安置一个可在固定框架上转动的活动框架,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的转动付为同轴的双侧轴承转动机构或单轴轴承转动机构。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之间还连接安装着升降装置,升降装置是采用一种双作用液压缸升降机构或齿轮齿圈升降机构。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装卸效率、缩短装卸作业时间、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消除装卸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现场的管理、提高集装箱及散货的周转率,扩大集装箱的使用范围。(*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港口码头、箱站、堆场、仓库等场合装卸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它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集装箱装运散货逐渐增多,但是装卸集装箱散货的装卸工艺方法依然是以人力进行装箱和卸箱为主,由于受集装箱结构的限制,现在的装卸集装箱散货的方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装、卸箱的效率低;二、人力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安全隐患多;三、装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低;四、由于以上的三个问题,影响了集装箱的周转,散货的货源周转受阻,降低了集装箱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和避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实施该设备应达到提高装卸效率、缩短装卸作业时间、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消除装卸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现场的管理、提高集装箱的周转率,扩大集装箱的使用范围的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在该设备的固定框架上安置一个可在固定框架上转动的活动框架,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通过转动付连接,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之间还连接安装着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是一种双作用液压缸升降机构或齿轮齿圈升降机构。齿轮齿圈升降机构设有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与固定在地面上的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变速箱输出轴上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安装在活动框架底部的半圆形大齿圈相啮合。双作用液压缸升降机构是通过安装在活动框架底部的上支座和安装在固定框架底部横梁上的下支座,双作用液压缸的一端安装在上支座,另一端安装在下支座上,双作用液压缸通过油管与液压系统连接,升降控制柜中的控制开关经液压系统控制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伸缩,实现活动框架角度变化。本技术所述的转动付为同轴的双侧轴承转动机构或单轴轴承转动机构。同轴的双侧轴承转动机构是在固定框架上的两侧安装带轴承的轴承座,该轴承座与安装在活动框架上两侧的带法兰的两短轴套装连接。所述的单轴轴承转动机构是在固定框架上的两侧安装带轴承的轴承座,该轴承座与安装在活动框架上一根带法兰和轴承的长轴套装配合。本技术所述的活动框架是由金属型材连接加工成板式框架结构,活动框架的一端安置有防滑档板,活动框架的另一端安置有定位柱钩。所述的固定框架是由金属型材连接加工成台式框架结构,该台式框架结构具有支腿,支腿下面可安装行走机构。所述的行走机构为轮式行走机构。本技术所述的升降装置还可为两组双作用液压缸升降机构或两组齿轮齿圈升降机构。本技术所述的升降装置中的大齿圈为半圆型大齿圈。实施本技术可以实现提高装卸效率、缩短装卸作业时间、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消除装卸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现场的管理、降低集装箱的使用成本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图,其中虚线所表示的活动框架为转动举升后的效果示意,该图所表示的升降装置是双作用液压缸升降机构。图2是本技术升降装置为齿轮齿圈升降机构的结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4和图5是本技术轴承座的两种结构正视图。图6-图11是本技术固定框架和活动框架所采用的金属型材断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同轴的双侧轴承转动机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单轴轴承转动机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支腿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活动框架上的定位柱钩正视图。图16为本技术活动框架上的定位柱钩俯视图。图17为本技术支腿带有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带有集装箱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1为防滑挡板;2为前集装箱门固定组件;3为活动框架;4为固定框架;5为转动付;6为集装箱;7为双作用液压缸;8为定位柱钩;9为液压系统;10为后集装箱门固定组件;11为升降控制柜;12为变速箱;13为小齿轮;14为电动机;15为大齿圈;16为定位销轴;17为轴承;18为支腿垫板;19为支腿固定螺栓;20为双轮梁架;21为行走轮;22为钢轨;23为短轴;24为轴承座;25为长轴;26为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液压升降式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另一种为齿轮齿圈升降式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它们都是由一个固定框架4和一个可在固定框架4上转动的活动框架3组成,活动框架3与固定框架4通过转动付5连接,活动框架3与固定框架4之间还连接安装着升降装置。升降装置是由双作用液压缸7升降机构或齿轮齿圈15升降机构组成。齿轮齿圈15升降机构设有电动机14通过联轴器与固定在地面上的变速箱12的输入轴连接,变速箱12输出轴上设有小齿轮13,小齿轮13与安装在活动框架3底部的半园形大齿圈15相啮合。双作用液压缸7升降机构是通过安装在活动框架3底部的上支座和安装在固定框架4底部横梁上的下支座,双作用液压缸7的一端安装在上支座,另一端安装在下支座上,双作用液压缸7通过油管与液压系统9连接,升降控制柜11中的控制开关经液压系统9控制双作用液压油缸7活塞杆的伸缩,实现活动框架3角度变化。本技术所述的转动付5为同轴的双侧轴承转动机构或单轴轴承转动机构。同轴的双侧轴承转动机构是在固定框架4上的两侧安装带轴承17的轴承座24,该轴承座24与安装在活动框架3上两侧的带法兰的两短轴23套装连接。所述的单轴轴承转动机构是在固定框架4上的两侧安装带轴承17的轴承座24,该轴承座24与安装在活动框架3上一根带法兰的长轴25套装配合,定位销轴16能防止长轴25的移位。本技术所述的活动框架3是由金属型材连接加工成长方形板式框架结构,活动框架3的一端安置有防滑档板1,同时安置有前集装箱门固定组件2;活动框架3的另一端安置有定位柱钩8,并同时安置有后集装箱门固定组件10。所述的固定框架4是由金属型材连接加工成台式框架结构,该台式框架结构具有支腿26,支腿26可以直接着地,也可下面可安装行走机构。所述的行走机构可选为轮式行走机构,轮式行走机构包括双轮梁架20、行走轮21和钢轨22。本技术所述的活动框架3是用升降装置的双作用液压机构中的液压杆的伸缩或用齿轮齿圈升降机构中的小齿轮带动齿圈转动而使活动框架在固定框架上绕转动付5轴心转动0°-35°角度。本技术所述的升降装置还可为两组双作用液压缸7升降机构或两组齿轮齿圈15升降机构。本技术所述的升降装置中的大齿圈15为半圆型大齿圈。本技术所述的升降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形式1.液压系统9控制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双作用油缸7使活动框架3绕转动付5旋转达到角度变化;2.变速装置12输出轴安装小齿轮13带动安装在活动框架3底部的半圆形齿圈15使活动框架3绕转动付5转轴旋转达到角度变化;3.固定在固定框架4上的卷扬机滚筒上的钢丝绳拉动固定在活动框架3一端的部位,使活动框架3绕转动付5转轴旋转达到角度变化;4.变速装置12输出轴安装小齿轮13带动设置在活动框架3底部的直齿条上下运动,使活动框架3绕转动付5转轴旋转达到角度变化;5.在活动框架3的底部安装一套摇臂机构,在力臂的作用下使使活动框架3绕转动付5转轴旋转达到角度变化。本技术所述的固定框架4与活动框架3间的转动付可以有以下结构形式1.用二根短轴23与滑动轴承17配合;2.用二根短轴23与滚动轴承17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散货的装卸设备,在该设备的固定框架上安装一个可在固定框架上转动的活动框架,其特征在于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通过转动付连接,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之间还连接安装着升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刘德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