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淀粉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磨淀粉泵,包括底板、电动机、淀粉泵本体和联轴器,所述电动机和淀粉泵本体均安装于底板上,所述淀粉泵本体包括后泵盖、泵壳、前泵盖、叶轮和泵轴,所述泵盖、泵壳和前泵盖依次连接,所述叶轮通过泵轴安装于泵壳内,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泵轴连接,还包括设于泵壳和前泵盖内壁的耐磨层,用于支撑后泵盖的第一弹性支撑装置,以及用于支撑泵壳和前泵盖的第二弹性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设置耐磨层,降低了原料浆对泵体本身的磨损,另一方面设置弹性支撑装置,可降低泵体的振动,进而降低振动带来的磨损,提高了淀粉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淀粉栗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淀粉栗。
技术介绍
在淀粉、食品等行业中,原料浆生产流程中所输送的介质固含量很高。在输送过程中,栗体很容易受到磨损,进而造成输送效率下降,或栗无法工作。导致这种磨损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栗体本身与原料浆之间的磨损,另一方面是由于栗体振动而造成磨损的进一步加剧。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耐磨淀粉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效率、降低磨损的淀粉栗。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淀粉栗,包括底板、电动机、淀粉栗本体和联轴器,所述电动机和淀粉栗本体均安装于底板上,所述淀粉栗本体包括后栗盖、栗壳、前栗盖、叶轮和栗轴,所述栗盖、栗壳和前栗盖依次连接,所述叶轮通过栗轴安装于栗壳内,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栗轴连接,还包括设于栗壳和前栗盖内壁的耐磨层,用于支撑后栗盖的第一弹性支撑装置,以及用于支撑栗壳和前栗盖的第二弹性支撑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支撑装置和第二弹性支撑装置均为L形钢片。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耐磨层为钛合金层或钨钼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后栗盖与栗壳之间,以及栗壳与前栗盖之间均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一方面设置耐磨层,降低了原料浆对栗体本身的磨损,另一方面设置弹性支撑装置,可降低栗体的振动,进而降低振动带来的磨损,提高了淀粉栗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耐磨淀粉栗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耐磨淀粉栗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电动机,3、淀粉栗本体,4、联轴器,5、后栗盖,6、栗壳,7、前栗盖,8、第一弹性支撑装置,9、叶轮,10、栗轴,11、第二弹性支撑装置,12、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磨淀粉栗,包括底板1、电动机2、淀粉栗本体3和联轴器4,所述电动机2和淀粉栗本体3均安装于底板1上。所述淀粉栗本体3包括后栗盖5、栗壳6、前栗盖7、叶轮9和栗轴10,栗盖5、栗壳6和前栗盖7依次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叶轮9通过栗轴10安装于栗壳6内,电动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与栗轴10连接。本技术还包括设于栗壳6和前栗盖7内壁的耐磨层12,用于支撑后栗盖5的第一弹性支撑装置8,以及用于支撑栗壳6和前栗盖7的第二弹性支撑装置11。所述第一弹性支撑装置8和第二弹性支撑装置11均为L形钢片。作为第一弹性支撑装置8的L形钢片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组件与后栗盖5、底板1连接,作为第二弹性支撑装置11的L形钢片的上端为弧形,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在栗壳6与前栗盖7之间,其下端通过螺栓组件与底板1连接;所述耐磨层12为钛合金层或钨钼层,该钛合金层或钨钼层可以采用喷涂的方式成型在栗壳6和前栗盖7内壁上,其可以提高栗体内部的耐磨性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设置耐磨层12,降低了原料浆对栗体本身的磨损,另一方面设置两个弹性支撑装置,可降低栗体的振动,进而降低振动带来的磨损,提高了淀粉栗的工作效率。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耐磨淀粉栗,包括底板(1)、电动机(2)、淀粉栗本体(3)和联轴器(4),所述电动机(2)和淀粉栗本体(3)均安装于底板1上,所述淀粉栗本体(3)包括后栗盖(5)、栗壳(6)、前栗盖(7)、叶轮(9)和栗轴(10),所述栗盖(5)、栗壳(6)和前栗盖(7)依次连接,所述叶轮(9)通过栗轴(10)安装于栗壳(6)内,所述电动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⑷与栗轴(10)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栗壳(6)和前栗盖(7)内壁的耐磨层(12),用于支撑后栗盖(5)的第一弹性支撑装置(8),以及用于支撑栗壳(6)和前栗盖(7)的第二弹性支撑装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淀粉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装置(8)和第二弹性支撑装置(11)均为L形钢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淀粉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2)为钛合金层或钨钥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淀粉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栗盖(5)与栗壳(6)之间,以及栗壳(6)与前栗盖(7)之间均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淀粉泵
,公开了一种耐磨淀粉泵,包括底板、电动机、淀粉泵本体和联轴器,所述电动机和淀粉泵本体均安装于底板上,所述淀粉泵本体包括后泵盖、泵壳、前泵盖、叶轮和泵轴,所述泵盖、泵壳和前泵盖依次连接,所述叶轮通过泵轴安装于泵壳内,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泵轴连接,还包括设于泵壳和前泵盖内壁的耐磨层,用于支撑后泵盖的第一弹性支撑装置,以及用于支撑泵壳和前泵盖的第二弹性支撑装置。本技术一方面设置耐磨层,降低了原料浆对泵体本身的磨损,另一方面设置弹性支撑装置,可降低泵体的振动,进而降低振动带来的磨损,提高了淀粉泵的工作效率。【IPC分类】F04D29/02, F04D7/04, F04D13/06【公开号】CN204984954【申请号】CN201520646404【专利技术人】贾雨宝 【申请人】甘肃柯登精密铸造泵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淀粉泵,包括底板(1)、电动机(2)、淀粉泵本体(3)和联轴器(4),所述电动机(2)和淀粉泵本体(3)均安装于底板1上,所述淀粉泵本体(3)包括后泵盖(5)、泵壳(6)、前泵盖(7)、叶轮(9)和泵轴(10),所述泵盖(5)、泵壳(6)和前泵盖(7)依次连接,所述叶轮(9)通过泵轴(10)安装于泵壳(6)内,所述电动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与泵轴(10)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泵壳(6)和前泵盖(7)内壁的耐磨层(12),用于支撑后泵盖(5)的第一弹性支撑装置(8),以及用于支撑泵壳(6)和前泵盖(7)的第二弹性支撑装置(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雨宝,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柯登精密铸造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