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循环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强制循环泵,包括泵体、叶轮、紧固螺钉、泵盖和泵轴,所述泵盖安装于泵体的一侧,所述叶轮通过紧固螺钉安装于泵轴的端部,所述叶轮位于泵体的泵腔内,还包括机械密封和密封圈,所述机械密封和密封圈依次安装于泵轴上,所述泵轴上还设有台阶,所述机械密封的一端与叶轮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圈抵触,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与台阶相对应,且所述密封圈位于泵体和泵盖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轴向依次设置的机械密封和密封圈结构,增加了泵体的密封性,避免由于轴向窜动而造成泵体内介质的泄漏,延长了循环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循环栗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强制循环栗。
技术介绍
强制循环栗是一种大流量、低扬程的轴流栗,其可以应用在磷铵、磷酸、轻工等行业中蒸发器的强制循环。目前,现有的强制循环栗在密封性能较差,其主要体现在:采用单一的机械密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轴向窜动因素的影响,机械密封结构容易出现失效,使循环栗的性能下降。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提高密封性能的强制循环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密封性能的强制循环栗。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强制循环栗,包括栗体、叶轮、紧固螺钉、栗盖和栗轴,所述栗盖安装于栗体的一侧,所述叶轮通过紧固螺钉安装于栗轴的端部,所述叶轮位于栗体的栗腔内,还包括机械密封和密封圈,所述机械密封和密封圈依次安装于栗轴上,所述栗轴上还设有台阶,所述机械密封的一端与叶轮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圈抵触,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与台阶相对应,且所述密封圈位于栗体和栗盖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栗体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栗盖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密封圈的两侧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与台阶之间还设有间隙。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栗体的栗腔内还涂有耐磨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栗体和栗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栗盖的另一端还设有联接法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轴向依次设置的机械密封和密封圈结构,增加了栗体的密封性,避免由于轴向窜动而造成栗体内介质的泄漏,延长了循环栗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强制循环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栗体,2、叶轮,3、紧固螺钉,4、机械密封,5、密封圈,6、栗盖,7、栗轴,8、台阶,9、联接法兰,10、螺栓,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一凸起,14、第二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强制循环栗,包括栗体1、叶轮2、紧固螺钉3、栗盖6和栗轴7,所述栗盖6安装于栗体1的一侧,所述叶轮2通过紧固螺钉3安装于栗轴7的端部,所述叶轮2位于栗体1的栗腔内,还包括机械密封4和密封圈5,所述机械密封4和密封圈5依次安装于栗轴7上,所述栗轴7上还设有台阶8,所述机械密封4的一端与叶轮2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圈5抵触,所述密封圈5的另一端与台阶8相对应,且所述密封圈5位于栗体1和栗盖6之间。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栗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11,栗盖6上设有第二凹槽12,密封圈5的两侧设有第一凸起13和第二凸起14,第一凸起13和第二凸起14分别位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内;并且所述密封圈5的另一端与台阶8之间还设有间隙。而栗体1和栗盖6之间通过螺栓10连接。由于采用这种结构,栗体1和栗盖6可夹紧密封圈5,即使产生轴向的少量窜动,密封圈5也可以与台阶8相抵触,进而使密封性能不失效。为了提高循环栗的耐磨性,在栗体1的栗腔内还涂有耐磨层。其可以采用高铬合金材料制成。为了便于与外部电动机连接,本技术在栗盖6的另一端还设有联接法兰9。本技术采用轴向依次设置的机械密封4和密封圈5的结构,增加了栗体的密封性,避免由于轴向窜动而造成栗体内介质的泄漏,延长了循环栗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强制循环栗,包括栗体(1)、叶轮(2)、紧固螺钉(3)、栗盖(6)和栗轴(7),所述栗盖(6)安装于栗体(1)的一侧,所述叶轮(2)通过紧固螺钉(3)安装于栗轴(7)的端部,所述叶轮(2)位于栗体(1)的栗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密封(4)和密封圈(5),所述机械密封(4)和密封圈(5)依次安装于栗轴(7)上,所述栗轴(7)上还设有台阶(8),所述机械密封(4)的一端与叶轮(2)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圈(5)抵触,所述密封圈(5)的另一端与台阶⑶相对应,且所述密封圈(5)位于栗体⑴和栗盖(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循环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体(1)上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栗盖(6)上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密封圈5的两侧设有第一凸起(13)和第二凸起(14),所述第一凸起(13)和第二凸起(14)分别位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循环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5)的另一端与台阶(8)之间还设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循环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体(1)的栗腔内还涂有耐磨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循环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体(1)和栗盖(6)之间通过螺栓(10)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循环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栗盖¢)的另一端还设有联接法兰(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循环泵
,公开了一种强制循环泵,包括泵体、叶轮、紧固螺钉、泵盖和泵轴,所述泵盖安装于泵体的一侧,所述叶轮通过紧固螺钉安装于泵轴的端部,所述叶轮位于泵体的泵腔内,还包括机械密封和密封圈,所述机械密封和密封圈依次安装于泵轴上,所述泵轴上还设有台阶,所述机械密封的一端与叶轮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圈抵触,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与台阶相对应,且所述密封圈位于泵体和泵盖之间。本技术采用轴向依次设置的机械密封和密封圈结构,增加了泵体的密封性,避免由于轴向窜动而造成泵体内介质的泄漏,延长了循环泵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IPC分类】F04D1/00, F04D29/10, F04D29/12, F04D29/42【公开号】CN204984910【申请号】CN201520646029【专利技术人】贾雨宝 【申请人】甘肃柯登精密铸造泵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制循环泵,包括泵体(1)、叶轮(2)、紧固螺钉(3)、泵盖(6)和泵轴(7),所述泵盖(6)安装于泵体(1)的一侧,所述叶轮(2)通过紧固螺钉(3)安装于泵轴(7)的端部,所述叶轮(2)位于泵体(1)的泵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密封(4)和密封圈(5),所述机械密封(4)和密封圈(5)依次安装于泵轴(7)上,所述泵轴(7)上还设有台阶(8),所述机械密封(4)的一端与叶轮(2)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圈(5)抵触,所述密封圈(5)的另一端与台阶(8)相对应,且所述密封圈(5)位于泵体(1)和泵盖(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雨宝,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柯登精密铸造泵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