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486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炉炒锅,该电磁炉炒锅的锅体底面包括从炒锅的中心径向向外依次划分的中心凹陷区(1)、环形接触区(2)和外周壁区(3),环形接触区内形成有与电磁炉平面接触的环形平整面,中心凹陷区形成有从环形接触区向内凹陷的内凹圆弧面,外周壁区形成为从环形接触区向外延伸至电磁炉炒锅的外周缘的环形弧面。其中,冲压出的中心凹陷区以及环形平整面可减少与电磁炉的接触面积,接触更平稳。还可进一步在中心凹陷区设置多道环形凹槽,以增大热吸收面积,吸热效果更好更均匀,在环形接触区和外周壁区也可设置例如多道车削细纹等,通过车削工艺,不仅增加环形平整面的平整度,也增加吸热面积,减少内应力的产生或受力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炉锅具。
技术介绍
普通的电磁炉炒锅在常规加工时通常采用例如冲压工艺等对炒锅的锅底底面进行平整,这种加工使得锅底形成有较大内应力,加工后存在锅底轻微弯曲或翘曲不平,这样在炒锅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甚至翘曲严重,导致炒锅在电磁炉上放置不平稳,使用时容易打转,不仅不符合电磁炉锅具使用的国家标准法规,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较差,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炒锅,其与电磁炉的接触更平稳,加热效果更好,有效改进结构性能和使用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炒锅,该电磁炉炒锅的锅体底面包括从所述炒锅的中心径向向外依次划分的中心凹陷区、环形接触区和外周壁区,所述环形接触区内形成有与电磁炉平面接触的环形平整面,所述中心凹陷区形成有从所述环形接触区向内凹陷的内凹圆弧面,所述外周壁区形成为从所述环形接触区向外延伸至所述电磁炉炒锅的外周缘的环形弧面。优选地,所述中心凹陷区的最大凹陷深度为0.5?1.2mm。优选地,所述中心凹陷区与所述电磁炉炒锅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该中心凹陷区的所述最大凹陷深度位于所述中心轴线位置处。优选地,所述中心凹陷区上设有径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环形凹槽。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为冲压凹槽或车削凹槽。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宽为1?3mm,槽深为0.1?1mm,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凹槽的间距为1?3_。优选地,所述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梯形或圆弧形。优选地,所述环形接触区的所述车削平整面为车削平整面。优选地,所述车削平整面上形成有多道环形的车削细纹,该车削细纹的细纹深度为0.1?0.5臟。优选地,所述外周壁区上形成有多道环形的车削细纹,该车削细纹的细纹深度为0.1 ~ 0.5mm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电磁炉炒锅中,在中心部分可冲压出中心凹陷区,并在其周围形成与电磁炉接触的环形平整面,这样减少了与电磁炉的接触面积,环形平整面与电磁炉的接触更平稳,使用时也不易产生变形等导致炒锅在电磁炉上放置不平稳或容易打转。进一步地,还可在中心凹陷区设置多道环形凹槽,以增大热吸收面积,吸热效果更好更均匀,同样的,在环形接触区和外周壁区也可设置例如多道车削细纹等,通过车削工艺,不仅增加环形平整面的平整度,也增加吸热面积,减少内应力的产生或受力变形。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磁炉炒锅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电磁炉炒锅的仰视图;图3为图2所示电磁炉炒锅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电磁炉炒锅中的B区放大图;图5为图3所示电磁炉炒锅中的C区放大图。附图标iP,说曰月1中心凹陷区2环形接触区3外周壁区d最大凹陷深度11环形凹槽21车削细纹00’中心轴线HH’ 水平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内、外”以及“径向、轴向”都是相对于锅体的中心轴线而言的。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炉炒锅,该电磁炉炒锅的锅体底面包括从炒锅的中心径向向外依次划分的中心凹陷区1、环形接触区2和外周壁区3,环形接触区2内形成有与电磁炉平面接触的环形平整面,中心凹陷区1形成有从环形接触区2向内凹陷的内凹圆弧面,外周壁区3形成为从环形接触区2向外延伸至电磁炉炒锅的外周缘的环形弧面。其中,参见图3和图5,其中的中心凹陷区1从图3的下方向上凹陷,即与图中的水平线HH’(或电磁炉表面)向上间隔出一段间距,使得中心凹陷区1的内凹圆弧面与电磁炉表面并不接触,只留环形接触区2内形成的环形平整面与电磁炉平面接触,从而减少了接触面积,也减少了在炒锅使用时产生变形而导致炒锅在电磁炉上放置不平稳或容易打转的相对概率,炒锅的放置和使用更平稳。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2,中心凹陷区1、环形接触区2和外周壁区3仅是根据位置、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进行的区域划分,图示的中心凹陷区1并不需完全地形成为内凹圆弧面,同样地,环形接触区2也无需完全地形成为环形平整面。内凹圆弧面和环形平整面的面积大小可视需要具体设定。另外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的“锅体底面”指的是与电磁炉接触的锅体底部的底面,而非与锅体内的食物相接触的锅体表面(或称为锅体内凹面)。中心凹陷区1的内凹圆弧面一般可通过冲压等工艺进行加工。尽管内凹圆弧面不与电磁炉表面接触,但需要传热,因而二者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炒锅,其特征在于,该电磁炉炒锅的锅体底面包括从所述炒锅的中心径向向外依次划分的中心凹陷区(1)、环形接触区(2)和外周壁区(3),所述环形接触区(2)内形成有与电磁炉平面接触的环形平整面,所述中心凹陷区(1)形成有从所述环形接触区(2)向内凹陷的内凹圆弧面,所述外周壁区(3)形成为从所述环形接触区(2)向外延伸至所述电磁炉炒锅的外周缘的环形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顺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