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混载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4128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在用于将光波导路与光元件之间密封的密封树脂中存在气泡的光电混载模块。在该光电混载模块中,在光波导路(W)的上包层(3)上直接形成有电路(4),在该电路(4)的规定部分(安装用焊盘(4a))上安装有光元件(5)。所述上包层(3)的覆盖芯部(2)的部分成为凸状,将所述光元件(5)的中央部借助密封树脂(6)定位在该凸状部分之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混载模块,其包括光波导路、直接形成于该光波导路的电路、安装于该电路的光元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光波导路与所述光元件之间密封的密封树脂。
技术介绍
通常,光电混载模块通过以下方式制成:单独制作在基板的表面上形成有电路的电路单元和按照下包层、芯部、上包层的顺序层叠下包层、芯部、上包层而形成的光波导路,利用粘接剂将所述电路单元的基板的背面贴合于该光波导路的上包层的表面,将光元件安装于所述电路单元的与在所述光波导路的芯部形成的光反射面(光路转换面)相对应的部分,利用用于保护所述光元件的密封树脂将该光元件与所述电路单元的基板之间密封。另外,作为使制造简化的光电混载模块,如图10的横剖视图所示,提出如下一种直接(没有所述基板的状态下)使电路4形成于光波导路W1的上包层13的表面而成的光电混载模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光电混载模块的密封树脂6设于光元件5与上包层13之间。此外,在图10中,附图标记11是所述光波导路W1的下包层,附图标记12是所述光波导路W1的芯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 1560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5]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所述以往的光电混载模块中,有时在密封树脂6中存在气泡20。当在密封树脂6中如此存在气泡20时,在该密封树脂6中传播的光会在该密封树脂与气泡20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或漫反射而不能适当地传播,从而使光传播效率降低。因此,针对例如所述专利文献1(其他以往技术也同样),本专利技术者们研究了其存在所述气泡20的原因,结果发现:设有密封树脂6的、上包层13与光元件5之间的空隙较大是存在所述气泡20的原因。S卩,在所述以往的光电混载模块中,上包层13的与用于安装光元件5的部分相对应的表面部分平坦,在该平坦面上形成有电路4,光元件5安装在该电路4的安装用焊盘4a的一部分上。因此,在上包层13的表面与光元件5之间保持有相当于电路4的厚度和光元件5的电极5a的厚度的合计厚度的距离L1。该距离L1通常在25 μ m?150 μ m的范围内。并且,所述密封树脂6通过以下方式形成:使用吸管(日文:只术4卜)等液体供给器自所述安装部分的周缘部注入作为密封树脂6的形成材料的液状的树脂,在利用毛细现象使该液状的树脂充满上包层13的表面与光元件5之间的空隙之后,利用加热等使该液状的树脂固化。在此,由于上包层13的表面与光元件5之间的空隙较大,因此,所述液状的树脂会首先自周缘部起充满上包层13的表面与光元件5之间的空隙的周缘部,最后将上包层13的表面与光元件5之间的空隙的中央部充满。因此,在中央部残留有空气,在该状态下原封不动地使密封树脂6固化,因此,所述空气成为密封树脂6中的气泡20。通常,在该中央部形成有发光部或受光部,因此从该发光部发出的光或由受光部接收的光会如所述那样在密封树脂6与气泡20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或漫反射。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光波导路与光元件之间密封的密封树脂中不存在气泡的光电混载模块。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电混载模块,其包括光波导路、直接形成于该光波导路的电路、安装于该电路的光元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光波导路与所述光元件之间密封的密封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路具有:下包层;光路用的芯部,其为线状且突出设置于该下包层的表面;以及上包层,其以沿着该突出设置的芯部的侧面和顶面覆盖芯部的状态成为凸状,所述光元件以与上包层的形成于所述芯部的顶面的部分保持规定的距离的方式定位在上包层的形成于所述芯部的顶面的部分之上。_2] 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电混载模块中,上包层以沿着突出设置于下包层的表面的芯部的侧面和顶面覆盖芯部的状态成为凸状。并且,光元件以与上包层的形成于所述芯部的顶面的部分保持规定的距离的方式定位在上包层的形成于所述芯部的顶面的部分之上。因此,使上包层的形成于该芯部的顶面的部分与光元件之间的空隙变得狭小。在该状态下,当自光元件的安装部分的周缘部注入作为密封树脂的形成材料的液状的树脂时,该液状的树脂通过毛细现象充满所述安装部分的周边部并也充满芯部上的所述狭小的空隙。即,通过形成所述狭小空隙,能够不在最后才充满该狭小空隙,因此,不会使空气进入到充满该狭小空隙的液状的树脂中,从而不会存在气泡。其结果,在密封树脂中,没有无用的光的折射、漫反射,因此,能够优化光传播,从而能够提高光传播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电混载模块的第1实施方式,图1的(a)是该光电混载模块的立体图,图1的(b)是该光电混载模块的纵剖视图,图1的(c)是该光电混载模块的横剖视图。图2的(a)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光电混载模块的光波导路的下包层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2的(b)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光波导路的芯部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3的(a)?图3的(c)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光波导路的上包层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4的(a)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光电混载模块的电路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4的(b)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光电混载模块的覆盖层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5的(a)是示意性表示在所述芯部上形成光反射面的方法的说明图,图5的(b)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光电混载模块的光元件的安装方法的说明图。图6的(a)?图6的(c)是示意性表示所述光波导路与所述光元件之间的密封树脂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7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电混载模块的第2实施方式的横剖视图。图8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电混载模块的第3实施方式的横剖视图。图9的(a)是示意性表示所述上包层的变形例的横剖视图,图9的(b)是示意性表示该上包层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图10是示意性表示以往的光电混载模块的横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的(a)是不意性表不本专利技术的光电混载模块的第1实施方式的一端部(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的(b)是该光电混载模块的纵剖视图,图1的(c)是该光电混载模块的横剖视图。在该实施方式的光电混载模块中,在光波导路W的上包层3上直接形成有电路4,在该电路4的规定部分(安装用焊盘4a)安装有光元件5。所述上包层3的覆盖芯部2的部分成为凸状,所述光元件5的中央部借助密封树脂6定位在该凸状部分之上。更详细地说明一下,在所述光波导路W中,下包层1以具有平坦的表面的状态形成,光路用的芯部2以突出设置于所述下包层1的表面的状态形成为具有四边形的截面的线状,上包层3以沿着下包层1的除芯部形成部分以外的表面和突出设置的芯部2的侧面和顶面覆盖下包层1和芯部2的状态形成。S卩,所述上包层3的覆盖下包层1的部分形成为平坦,覆盖芯部2的部分如以上所述那样成为凸状。另外,芯部2的位于所述光元件5的中央部的下方的部分形成为相对于芯部2的轴线倾斜45°的光反射面2a,利用光在该光反射面2a处的反射来转换光路,从而能够在芯部2与光元件5之间进行光传播。所述电路4形成于所述上包层3的凸状部分的两侧的平坦部分的表面。另外,所述光元件5以使其电极5a的下端面抵接于所述电路4的规定部分(安装用焊盘4a)的顶面的状态安装。并且,将所述上包层3的凸状部分的顶面与所述光元件5的中央部之间的距离L设定在0.1 μπι?20μπι的范围内。另外,在所述上包层3的凸状部分的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混载模块,其包括光波导路、直接形成于该光波导路的电路、安装于该电路的光元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光波导路与所述光元件之间密封的密封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路具有:下包层;光路用的芯部,其为线状且突出设置于该下包层的表面;以及上包层,其以沿着该突出设置的芯部的侧面和顶面覆盖芯部的状态成为凸状,所述光元件以与上包层的形成于所述芯部的顶面的部分保持规定的距离的方式定位在上包层的形成于所述芯部的顶面的部分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直幸柴田直树辻田雄一増田将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