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3923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木杂酚油0.4-1、天然橡胶110-130、烯基琥珀酸酐2-3、环烷酸皂1.5-2、吸附粉料16-20、轻质碳酸钙10-13、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2、邻苯二甲酸聚酯7-10、氧化聚乙烯蜡4-6、防老剂RD 2-3、氧化锌0.3-1、硫磺0.9-1.1、2-巯醇基苯并噻唑1-2。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硅藻土、硫酸铝、木棉纤维等混合作为吸附材料,经过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处理后,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多微小的孔洞,且孔洞的内表面还具有一定的粘结性能,对于车内的细小的灰尘等都有很好的吸附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饰件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为主料,具有很好的耐水耐酸碱性能,抗老化性好,综合性能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的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成分中91%?94%是橡胶烃(聚异戊二烯),其余为蛋白质、脂肪酸、灰分、糖类等非橡胶物质。天然橡胶是应用最广的通用橡胶。由于天然橡胶具有上述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尤其是其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并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宝贵性质,所以,具有广泛用途。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雨鞋、暖水袋、松紧带;医疗卫生行业所用的外科医生手套、输血管、避孕套;交通运输上使用的各种轮胎;工业上使用的传送带、运输带、耐酸和耐碱手套;农业上使用的排灌胶管、氨水袋;气象测量用的探空气球;科学试验用的密封、防震设备;国防上使用的飞机、坦克、大炮、防毒面具;甚至连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高精尖科学技术产品都离不开天然橡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木杂酚油0.4-1、天然橡胶110-130、烯基琥珀酸酐2_3、环烷酸皂1.5_2、吸附粉料16-20、轻质碳酸钙10-13、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2、邻苯二甲酸聚酯7_10、氧化聚乙烯蜡4-6、防老剂RD 2-3、氧化锌0.3-1、硫磺0.9-1.1、2_巯醇基苯并噻唑1_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所述的吸附粉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硅藻土 10-17、硫酸铝3-4、木棉纤维5-7、石油磺酸钡1-2、戊二酸二甲酯0.7-1、六甲基环二娃氧烧0.03_0.1 ο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所述的吸附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石油磺酸钡加入到40-57倍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硅藻土,在300-350w、30-40kHz频率下超声3_6分钟,加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送入100-110°C的油浴中,保温搅拌1-2小时,出料,加入戊二酸二甲酯,搅拌至常温,与硫酸铝、木棉纤维混合,搅拌均匀,抽滤,在70-75°C下真空干燥4-6小时,磨成细粉,即得。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上述烯基琥珀酸酐加入到其重量2-3倍的丙酮中,搅拌溶解,加入上述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重量的60-70%,搅拌均匀,得分散液;(2)将上述氧化聚乙烯蜡加入到其重量1.7-2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环烷酸皂,送入70-80°C的水浴中,保温搅拌10-14分钟,出料,与上述分散液混合,加入轻质碳酸钙,100-200转/分搅拌10-15分钟,得预混料a ;(3)将剩余的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与木杂酚油混合,加入邻苯二甲酸聚酯,搅拌均匀,加入上述天然橡胶重量的20-30%,在60-70°C下预热10-15分钟,得预混料b ;(4)将上述预混料a、预混料b混合,搅拌均匀,抽滤,将滤饼与防老剂RD混合,搅拌30-40分钟,加入剩余的天然橡胶,放入密炼机中密炼30-40s,密炼温度为70-100 °C,加入吸附粉料,混炼15-20分钟,排胶,冷却至50°C以下,投入开炼机内,加入剩余各原料,薄通3-5遍,即得所述汽车内饰件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硅藻土、硫酸铝、木棉纤维等混合作为吸附材料,经过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处理后,形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多微小的孔洞,且孔洞的内表面还具有一定的粘结性能,对于车内的细小的灰尘等都有很好的吸附性,本专利技术的内饰件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为主料,具有很好的耐水耐酸碱性能,抗老化性好,综合性能优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木杂酚油0.7、天然橡胶120、烯基琥珀酸酐2.2、环烷酸皂1.5、吸附粉料18、轻质碳酸钙10、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邻苯二甲酸聚酯10、氧化聚乙烯蜡5、防老剂RD2.5、氧化锌0.7、硫磺1、2_巯醇基苯并噻唑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所述的吸附粉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硅藻土 17、硫酸铝4、木棉纤维7、石油磺酸钡2、戊二酸二甲酯1、六甲基环三硅氧烷 0.10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所述的吸附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石油磺酸钡加入到57倍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硅藻土,在350w、40kHz频率下超声5分钟,加入六甲基环三硅氧烷,送入110°C的油浴中,保温搅拌2小时,出料,加入戊二酸二甲酯,搅拌至常温,与硫酸铝、木棉纤维混合,搅拌均匀,抽滤,在75°C下真空干燥6小时,磨成细粉,即得。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上述烯基琥珀酸酐加入到其重量3倍的丙酮中,搅拌溶解,加入上述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重量的70%,搅拌均匀,得分散液;(2)将上述氧化聚乙烯蜡加入到其重量2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环烷酸皂,送入70°C的水浴中,保温搅拌10分钟,出料,与上述分散液混合,加入轻质碳酸钙,200转/分搅拌15分钟,得预混料a ;(3)将剩余的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与木杂酚油混合,加入邻苯二甲酸聚酯,搅拌均匀,加入上述天然橡胶重量的30%,在70°C下预热15分钟,得预混料b ;(4)将上述预混料a、预混料b混合,搅拌均匀,抽滤,将滤饼与防老剂RD混合,搅拌40分钟,加入剩余的天然橡胶,放入密炼机中密炼40s,密炼温度为100°C,加入吸附粉料,混炼20分钟,排胶,冷却至50°C以下,投入开炼机内,加入剩余各原料,薄通5遍,即得所述汽车内饰件材料。性能测试:拉伸强度:16.4Mpa ;断裂伸长率:410.7% ;[0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木杂酚油0.4‑1、天然橡胶110‑130、烯基琥珀酸酐2‑3、环烷酸皂1.5‑2、吸附粉料16‑20、轻质碳酸钙10‑13、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2、邻苯二甲酸聚酯7‑10、氧化聚乙烯蜡4‑6、防老剂RD 2‑3、氧化锌0.3‑1、硫磺0.9‑1.1、2‑巯醇基苯并噻唑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磊张丽郑肖邱玉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