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红河学院专利>正文

高原高压电电机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2406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5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高压电电机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保护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熔断器、第一电阻至第三电阻、第一二极管至第四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流互感器至第三电流互感器、第五电阻至第十一电阻、第十四电阻至第十六电阻、第五二极管至第七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至第四稳压二极管、第三电容至第七电容和电位器,保护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八二极管至第十四二极管、晶体管、继电器、交流接触器、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电动机断相和过载时,及时切断电动机的工作电源,防止电动机烧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稳压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高原高压电电机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在高原上,因为其海拔较高、气压低和氧气含量较少,所以电器设备的工作环境与平常普通环境具有较大的区别,相对于在正常环境下工作的设备,高原上的设备如果在电压不稳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老化或者损坏,更需要防止电机因为电路出现过流、过压、空载、短路等情况时能及时切断电动机的工作电源,防止电动机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原高压电电机保护电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原高压电电机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保护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熔断器、第一电阻至第三电阻、第一二极管至第四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流互感器至第三电流互感器、第五电阻至第十一电阻、第十四电阻至第十六电阻、第五二极管至第七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至第四稳压二极管、第三电容至第七电容和电位器,所述保护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第一交流互感器、第四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八二极管至第十四二极管、晶体管、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至第四放大器。具体地,工作电动机与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一交流互感器、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分别设置在三根所述三相交流电电缆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其中两根所述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至所述第四二极管组成整流桥堆,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整流桥堆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桥堆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堆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交流互感器与所述第十四电阻并联且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交流互感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第十五电阻并联且其第一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第十六电阻并联且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第一端与其中一根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停止按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停止按钮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启动按钮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启动按钮的第二端和其中另一根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高原高压电电机保护电路能在电动机断相和过载时,及时切断电动机的工作电源,防止电动机烧毁,该保护电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性能可靠、自耗电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原高压电电机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高原高压电电机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电流检测电路2和保护控制电路3,电源电路1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熔断器FU、第一电阻R1至第三电阻R3、第一二极管VD1至第四二极管VD4、第一稳压二极管VS1和发光二极管VL,电流检测电路2包括第二电流互感器TA1至第三电流互感器TA3、第五电阻R5至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至第十六电阻R16、第五二极管VD5至第七二极管VD7、第二稳压二极管VS2至第四稳压二极管VS4、第三电容C3至第七电容C7和电位器RP,保护控制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1C、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八二极管VD8至第十四二极管VD14、晶体管V、继电器K、交流接触器KM、启动按钮S1和停止按钮S2,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1C包括第一放大器N1至第四放大器N4。工作电动机Μ与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第二电流互感器ΤΑ2和第三电流互感器ΤΑ3,第一交流互感器ΤΑ1、第二电流互感器ΤΑ2和第三电流互感器ΤΑ3分别设置在三根三相交流电电缆上,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熔断器FU的第一端分别与其中两根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VD1至第四二极管VD4组成整流桥堆,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整流桥堆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熔断器FU的第二端与整流桥堆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整流桥堆的负极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稳压二极管VS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继电器Κ的第一端和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VL的正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原高压电电机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保护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熔断器、第一电阻至第三电阻、第一二极管至第四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二电流互感器至第三电流互感器、第五电阻至第十一电阻、第十四电阻至第十六电阻、第五二极管至第七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至第四稳压二极管、第三电容至第七电容和电位器,所述保护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第一交流互感器、第四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八二极管至第十四二极管、晶体管、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至第四放大器,工作电动机与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一交流互感器、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分别设置在三根所述三相交流电电缆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分别与其中两根所述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至所述第四二极管组成整流桥堆,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整流桥堆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桥堆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堆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交流互感器与所述第十四电阻并联且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交流互感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二极 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第十五电阻并联且其第一端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第十六电阻并联且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 端分别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十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十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四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第一端与其中一根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停止按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停止按钮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启动按钮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启动按钮的第二端和其中另一根三相交流电电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福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