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浆模塑缓冲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50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浆模塑缓冲托,包括一缓冲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与所包装物体一侧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腔,在所述容置空腔周围设有复数个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内、外缓冲件叠加构成双层结构,内、外缓冲件的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外缓冲件内部设有与内缓冲件底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置空间,在所述内缓冲件两端外端壁分别设置有加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外缓冲件叠加后的双层缓冲结构,且在内件端部增设加强层,弥补减小缓冲距离带来的缓冲强度不足,减小了缓冲距离,实现外包装盒体积的缩小,节省包装材料,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缓冲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包装笔记本电脑、硬盘、路由器等扁平类电子产品的缓冲纸托。
技术介绍
包装缓冲件被用于在电器产品装箱时的填充物,尤其是像笔记本电脑之类的精密电子产品,为防止在堆叠或运输过程中,意外的挤压、碰撞对产品造成损坏,需要有足够强度的包装缓冲性能。纸浆模塑缓冲材料易于回收,对环境无污染,近年来作为发泡材料的替代物在包装上被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纸浆模塑缓冲托,由纸浆模塑材料一体模压成型,包括一本体,本体内设有与所包装物体侧边外壳形状相配合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四周设有复数个加强筋;为使缓冲托对所包装物体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一般需提供足够的缓冲距离,即以增加加强筋高度的方式来实现;然而,一方面受纸浆模塑生产工艺限制,普通单层结构的缓冲件在增加加强筋高度方面受到限制,无法根据缓冲距离要求任意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加强筋高度的增加,必将造成外包装盒与所包装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使包装后的成品体积增大,给搬运带来不便,更主要的是增加了包装材料的用量,提高了包装成本。并且,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所包装物体纸托的两端部承受压力最大,很容易在堆叠或碰撞后出现因中部受压过大而造成的纸托端部开裂,导致缓冲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提供足够缓冲强度的情况下,可减小包装后成品体积的纸浆模塑缓冲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纸浆模塑缓冲托,包括一缓冲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与所包装物体一侧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腔,在所述容置空腔周围及本体的底部分别设有复数个加强筋,所述本体由内、外缓冲件叠加构成双层结构,内、外缓冲件的底部分别设有底部加强筋,所述外缓冲件内部设有与内缓冲件底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四周设有加强筋,在所述内缓冲件两端外端壁分别设置有加强层。一般来说,由于待包装物体对缓冲件的缓冲要求,而纸浆模塑的厚度受加工技术的限制,现有技术中均以增加加强筋的缓冲距离来满足缓冲要求,然而这必将造成外包装的体积增大,上述技术方案中,以内、外缓冲件叠加构成缓冲本体,通过双层结构增强缓冲效果,可以将底部加强筋的突起部分控制在5mm~10mm的范围内,同时,由于缓冲件在端部承受的压力为最大,因而为防止缓冲件端部受压变形或开裂(受力最大的位置是内缓冲件端部),在内缓冲件的端部外壁上设置加强层,该加强层可以是由海绵胶带粘合构成或是由纸卡、纸托卡合构成,以增强端部单层纸壁的强度,将端面与底面连接在一起,传递端面所受到的压力;通过上述两点(双层缓冲件结构及加设强层)来弥补缓冲距离减小后缓冲强度的不足问题,而减小加强筋的缓冲距离便可达到缩小外包装体积的目的,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降低运输成本,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并非单纯依靠内、外缓冲件的叠加可以实现的,具有创造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外缓冲件底部分别设有至少4条与所包装物体外壳长边垂直布置的加强筋。通过增加加强筋个数,使加强筋底部与外包装盒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小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较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内、外缓冲件底部分别设有5条加强筋。上述技术所述内缓冲件的两端部端壁上分别设有与端壁垂直布置的施压加强筋,所述外缓冲件的容置空腔与内缓件端部外壁配合。通过施压加强筋将加于缓冲件端部的压力经该加强筋传至缓件的两侧,减小了集中于端部的压力。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层由带有粘合剂的柔性材料构成,如海棉胶带;另一种方案是,所述加强层为一卡合件,该卡合件的内壁设有与内缓冲件外壁配合的容腔,其外壁与外缓冲件的内壁配合,所述卡合件可以是用纸浆模塑制成的纸卡,或是采用瓦楞纸制成的纸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缓冲件加强筋的外侧底部与外缓冲件容置空间的内底面配合。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由于本技术中的缓冲本体由内、外缓冲件叠加组成,在内件外端部设置加强层,以此弥补由减小缓冲距离而带来的缓冲强度不足,通过减小加强筋缓冲距离,可大大减小外包装盒的体积,利于成品的搬运,同时节省了包装材料,降低包装和运输成本;2、通过增加缓冲件底部的加强筋个数,增大了缓冲件与外包装盒内壁的接触面积,压力得到了分散,减小单位面积上缓冲件所承受的压力,防止缓冲件受压变形,提高缓冲效果;3、通过在缓冲件两端部设置施压加强筋,将施加于端部的压力通过施压加强筋传递于缓冲件的两侧,减小对端部的集中压力,避免端部因受压而破裂,提高缓冲件的缓冲强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内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内缓冲件的仰视图;附图4为图3的放大左视图;附图5为图4的放大半剖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内缓冲件与卡合件卡合后的示意图。其中:1、本体;2、容置空腔;3、加强筋;4、内缓冲件;5、外缓冲件;6、加强层;7、底部加强筋;8、施压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纸浆模塑缓冲托,包括一缓-->冲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与所包装物体一侧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腔2,在所述容置空腔2周围底部设有复数个加强筋3,所述本体1由内、外缓冲件叠加构成双层结构,内、外缓冲件的底部分别设有5条与所包装物体外壳长边相垂直布置的底部加强筋7,其突起高度为6mm,所述内缓冲件4的两端部端壁上分别设有与端壁垂直布置的施压加强筋8,所述外缓冲件5内部设有与内缓冲件4底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置空间,且内缓冲件4加强筋3的外侧底部与外缓冲件5容置空间的内底面配合(贴合),外缓冲件5的容置空间四周设有加强筋3;在所述内缓冲件4两端外端壁分别设置有海绵双面胶的加强层6,并延伸至底部近加强筋3处。包装时,在所包装物体两侧均加设一本实施例中由内、外缓冲件叠加的双层结构本体1,然后再装入外包装盒内,由于内、外缓冲件的底部加强筋7高度仅为6mm,且内缓冲件4的外侧底部与外缓冲件5的内底面贴合,因而大大减小了缓冲件占据包装盒的容纳空间,达到减小包装盒体积的目的,有效节约了包装材料,降低了包装成本,且利于包装后成品的搬运。实施例二:参见附图7、8所示,一种纸浆模塑缓冲托,包括一缓冲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与所包装物体一侧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腔,在所述容置空腔周围底部设有复数个加强筋,所述本体1由内、外缓冲件叠加构成双层结构,内、外缓冲件的底部分别设有5条与所包装物体外壳长边相垂直布置的底部加强筋,其突起高度为8mm,所述内缓冲件4的两端部端壁上分别设有与端壁垂直布置的施压加强筋,所述外缓冲件5内部设有与内缓冲件4底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置空间,且内缓冲件4加强筋的外侧底部与外缓冲件5容置空间的内底面配合(贴合),外缓冲件5的容置空间四周设有加强筋;在所述内缓冲件4两端外端壁分别设置有加强层6,该加强层为一由瓦楞纸制成的纸托,其内壁设有与内缓冲件外壁配合的容腔,外壁与外缓冲件的内壁配合。实施例三:一种纸浆模塑缓冲托,包括一缓冲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与所包装物体一侧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腔,在所述容置空腔周围底部设有复数个加强筋,所述本体由内、外缓冲件叠加构成双层结构,内、外缓冲件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浆模塑缓冲托,包括一缓冲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与所包装物体一侧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腔[2],在所述容置空腔[2]周围及本体[1]的底部分别设有复数个加强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由内、外缓冲件叠加构成双层结构,内、外缓冲件的底部分别设有底部加强筋[7],所述外缓冲件[5]内部设有与内缓冲件[4]底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四周设有加强筋[3],在所述内缓冲件[4]两端外端壁分别设置有加强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浆模塑缓冲托,包括一缓冲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与所包装物体一侧外壳形状配合的容置空腔[2],在所述容置空腔[2]周围及本体[1]的底部分别设有复数个加强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由内、外缓冲件叠加构成双层结构,内、外缓冲件的底部分别设有底部加强筋[7],所述外缓冲件[5]内部设有与内缓冲件[4]底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四周设有加强筋[3],在所述内缓冲件[4]两端外端壁分别设置有加强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模塑缓冲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缓冲件底部分别设有至少4条与所要包装物体外壳长边垂直布置的加强筋[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浆模塑缓冲托,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绿纸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