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刀座、安装在刀座上的车刀和磨削机构,该磨削机构包括滑轨、压力弹簧、滑竿、电机和砂轮,所述滑轨固定在基座上,且滑轨安装方向与刀座安装方向平行,在滑轨上开设有滑槽,该滑槽一端开口,所述滑竿从滑槽开口端插入后与滑槽滑动连接,并在滑竿与滑槽封闭端之间设置压力弹簧;所述滑竿外端固连有电机,在电机转轴上安装磨削工件用砂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磨削机构可根据加工的凸面或凹面可自动进行进给调节,实现了在仿形加工时一次完成车削和磨削的加工任务,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 目.0
技术介绍
用普通车床和磨床可以很容易在工件上加工出圆柱面,圆柱面的法线是直线,车削和磨削都比较容易加工。但是用普通车床和磨床难以在工件上加工出曲面,因而对于需要进行曲面加工的工件,多是通过仿形车床来完成。仿形车床的刀座固定在拉板上,拉板上连接有仿形靠轮,仿形靠轮与仿形面配合,在仿形靠轮沿仿形面运动过程中,刀座上的车刀可运动出仿形面的曲线轨迹,实现仿形加工。在仿形加工完毕后,需要把工件换到磨床上进行粗磨处理,粗磨完成后再换上细砂轮进行精磨处理。对一个工件进行车削和磨削两道工艺加工是一般要求,而现有的车床或磨床都仅有单一功能,当对一个工件做完车削或磨削后,需将其装夹在另一台机床上进行另一道工序加工,这种多次装夹、卸夹和运转势必增加了工序和工作量,如果能够车削和粗磨一次完成,将大大提高曲面工件的加工效率。经过检索,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541659.8,申请日:2014年10月14日,该申请案公开了车磨一体机床,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滑轨滑动安装有大拖板,大拖板通过溜板箱连接动力,大拖板的右侧安装有刀架垫块,刀架垫块上安装有刀架,刀架上固定有车刀;大拖板的左侧安装有磨头垫块,磨头垫块上通过小拖板滑动安装有磨头电机,磨头电机传动连接磨头,磨头包括转动安装的砂轮,砂轮外固定安装有砂轮罩,大拖板的左端连接有后护罩支架,后护罩支架上安装有后护罩、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该方案只是在托板两侧分别设置车刀和磨头,无法根据径向距离的改变而自动调整间距,实质用途不是很大,无法实现仿形加工时车削和磨削同时进行。又如中国专利号:ZL201020209968.2,授权公告日:2011年7月13日,一种车磨两用机床,包括一台车床整体组件,在车床床身的滑轨上配合安装有一个下滑座,该下滑座的上工作面有一副矩形导轨和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导轨,导轨的一端安装有车削机构,另一端安装有磨削机构;在车削机构的车刀刀架和磨削机构的磨头体与矩形导轨之间分别安装有滚珠丝杠副,车刀刀架和磨头体可在滚珠丝杠副的带动下沿所述导轨作适量滑动位移。这种机床具有车、磨两种功能,工件装夹只需一次,车削和磨削两道工序一机完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效率,但并不能通过一次走刀而完成车削和粗磨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一道工序中完成车削和粗磨加工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滑动连接使砂轮可在工件径向移动,根据加工的凸面或凹面可自动进行进给调节,实现了在仿形加工时一次完成车削和磨削的加工任务,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包括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刀座、安装在刀座上的车刀和磨削机构,该磨削机构包括滑轨、压力弹簧、滑竿、电机和砂轮,所述滑轨固定在基座上,且滑轨安装方向与刀座安装方向平行,在滑轨上开设有滑槽,该滑槽一端开口,所述滑竿从滑槽开口端插入后与滑槽滑动连接,并在滑竿与滑槽封闭端之间设置压力弹簧;所述滑竿外端固连有电机,在电机转轴上安装磨削工件用砂轮。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滑轨上装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伸入滑槽封闭端抵住压力弹簧一端。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滑轨上装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伸入滑槽封闭端并与弹簧挡片相连,所述弹簧挡片抵住压力弹簧一端。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轨上表面设有波纹板。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槽两侧设有肋条,使滑槽分为上滑槽和下滑槽两部分。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竿两侧下部设有滚轮,该滚轮装在下滑槽内。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的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在基座上安装刀座和滑轨,滑轨与滑竿滑动连接,并通过压力弹簧使滑竿处于向外运动趋势,在砂轮与工件的凹面或者凸面接触时,能够实现自动进给调整,避免过度磨削,实现了在一道工序中同时完成车削和磨削的目的;(2)本技术的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滑轨上装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伸入滑槽封闭端抵住压力弹簧,或者通过弹簧挡片挡住压力弹簧,通过改变调节螺栓的旋入深度调节压力弹簧的抵抗力,适合不同材质工件的磨削加工;(3)本技术的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滑槽中的肋条使滑槽分为上滑槽和下滑槽,结构强度增加,在滑竿上设置滚轮,能够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滑竿的反应更灵敏,有助于加工精度的提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带有肋条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的使用状态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基座;2、刀座;3、滑轨;4、调节螺栓;5、弹簧挡片;6、压力弹簧;7、滑竿;8、电机;9、砂轮;10、车刀。【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主要由基座1、固定在基座I上的刀座2、安装在刀座2上的车刀10和磨削机构等组成。其中,磨削机构包括滑轨3、压力弹簧6、滑竿7、电机8和砂轮9,滑轨3固定在基座I上,且滑轨3安装方向与刀座2安装方向平行,使砂轮9和车刀10在工件同侧进行加工。在滑轨3上开设有滑槽,该滑槽朝向待加工工件的一端开口,将滑竿7从滑槽开口端插入滑槽,滑竿7与滑槽形成滑动连接,滑竿7外端固连有电机8,在电机8转轴上安装磨削工件用砂轮9,值得说明的是,在滑竿7与滑槽封闭端之间设置压力弹簧6,该压力弹簧6可向滑竿7提供反抗力,使其具有向外运动趋势。在仿形加工时,若砂轮9开始磨削工件上的凸弧面,压力弹簧6被挤压,滑竿7向滑槽内缩进;若砂轮9磨削凹弧面,则压力弹簧6会把滑竿7推出,保证砂轮9与工件充分接触,仍可进行正常的磨削加工。为了提高磨削精度,本实施例在滑轨3上装有调节螺栓4,该调节螺栓4伸入滑槽封闭端抵住压力弹簧6 —端。通过改变调节螺栓4的旋入深度调节压力弹簧6的抵抗力,在保证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可对不同材质的工件进行磨削加工。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其基本机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滑轨3上装有调节螺栓4,该调节螺栓4伸入滑槽封闭端并与弹簧挡片5相连,弹簧挡片5抵住压力弹簧6 —端。由于调节螺栓4的头部与压力弹簧6端部间接接触,阻力较小,调节更方便。此外,在滑轨3上表面设有波纹板,该波纹板能够收缩,防止灰尘进入滑槽。实施例3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其基本机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滑槽两侧设有肋条,使滑槽分为上滑槽和下滑槽两部分,滑槽结构强度增加。进一步地,在滑竿7两侧下部设有滚轮,该滚轮装在下滑槽内,滚轮与下滑槽侧壁接触,两者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滑竿的反应更灵敏,有助于加工精度的提尚。结合图3,具体使用时,把基座安装在仿形车床的拉板上,车刀对工件进行仿形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形车床用车磨一体装置,包括基座(1)、固定在基座(1)上的刀座(2)和安装在刀座(2)上的车刀(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磨削机构,该磨削机构包括滑轨(3)、压力弹簧(6)、滑竿(7)、电机(8)和砂轮(9),所述滑轨(3)固定在基座(1)上,且滑轨(3)安装方向与刀座(2)安装方向平行,在滑轨(3)上开设有滑槽,该滑槽一端开口,所述滑竿(7)从滑槽开口端插入后与滑槽滑动连接,并在滑竿(7)与滑槽封闭端之间设置压力弹簧(6);所述滑竿(7)外端固连有电机(8),在电机(8)转轴上安装磨削工件用砂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宽,陈道龙,周骏立,赵龙申,刘华琴,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恒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