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油泵泵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7476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7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油泵泵体,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改进型油泵泵体包括由连为一体的底盘和立座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内开设有宽度不一且相互独立的若干油路,所述油路的进油口设置在立座上,所述油路的出油口设置在底盘上。本改进型油泵泵体具有油路分布合理、密封性佳、工作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栗体,特别是一种改进型油栗栗体。
技术介绍
油栗是一种既轻便又紧凑的栗,油栗的主要承载主体为栗体,在栗体上设有用于输送机油的油路。油栗是汽车、农用器械、路修器械等设备的重要机械部件,其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体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在目前市场上,一些具有油栗的设备中(尤其是大型设备),油栗内需要设置多条油路,各个油路同步运作,以满足设备的实际工作需求。而现有的油栗栗体结构设计简单,其内部油路布局不合理,往往容易出现机油渗漏现象,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油栗栗体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油路分布合理、密封性佳、工作稳定的改进型油栗栗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油路分布合理、密封性佳、工作稳定的改进型油栗栗体。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油栗栗体,包括由连为一体的底盘和立座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内开设有宽度不一且相互独立的若干油路,所述油路的进油口设置在立座上,所述油路的出油口设置在底盘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呈水平圆盘设置,所述立座呈竖直设置且立座下端与底盘上端面固连,在立座下端两侧分别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座位于底盘的正上方,所述油路的进油口均设置在立座的正面,所述油路的出油口均设置在底盘的下端面上。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立座的正面上设有与油路对应设置且呈阶梯设置的多层台柱,所述台柱由立座上端至下端逐层爬高,所述台柱与油路一一对应,每个油路的进油口均开设在对应台柱的正面中部。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柱直径大小不一,所述台柱布满立座的正面,且相邻两台柱之间紧密相连。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立座的宽度由中部向上、下端递减。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柱呈水平设置,所述油路由呈L形设置的水平支路和竖直支路构成,所述水平支路水平开设在对应台柱中部,且水平支路的入口为进油口,所述水平支路的出口与竖直支路的入口联通,所述竖直支路竖直开设在立座内并贯穿通过底盘,所述竖直支路的出口为出油口。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口呈多行设置,与最靠前的台柱相对应的一行出油口位于底盘下端面的最前端,与最靠后的台柱相对应的一行出油口位于底盘下端面的最后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口的内壁呈三级台阶设置,所述出油口的内部呈二级台阶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座的正面由上端至下端总设有十层台柱,第一层台柱为位于立座正面最上端的单个第一台柱,第十层台柱由位于立座正面最下端的两个第十台柱构成,第二层台柱由分列在第一台柱下方两侧的两个第二台柱构成,第三层台柱为位于第一台柱正下方的单个第三台柱,第四层台柱由分列在第三台柱两侧的两个第四台柱构成,第五层台柱由分列在第三台柱下方两侧的两个第五台柱构成,每个第五台柱均位于第三台柱和其中一个第四台柱之间,第六层台柱由两个第六台柱构成,所述两个第五台柱同时位于两个第六台柱之间,第七层台柱由设置在第五台柱下方的两个第七台柱构成,第八层台柱由两个第八台柱构成,所述两个第七台柱同时位于两个第八台柱之间,第九层台柱为位于第七台柱下方的单个第九台柱,两个第十台柱分列在第九台柱两侧;所述第二台柱的侧壁分别与第一台柱、第三台柱、第四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五台柱的侧壁分别与第三台柱、第四台柱、第六台柱、第七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第六台柱的侧壁分别与第四台柱、第五台柱、第八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第八台柱的侧壁分别与第六台柱、第七台柱、第十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九台柱的侧壁同时与两个第七台柱、两个第十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两个第七台柱相连;所述台柱的竖直高度由第一台柱至第十台柱递减,所述第一台柱的轴向高度与第二台柱的轴向高度相等,所述第三台柱的轴向高度与第四台柱的轴向高度相等且该轴向高度大于第一台柱的轴向高度,所述第六台柱的轴向高度大于第三台柱的轴向高度,其余台柱的轴向高度由第五台柱、第八台柱、第七台柱、第十台柱、第九台柱依次递增,所述第五台柱的轴向高度大于第六台柱的轴向高度。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采用了两个部件一体成型的结构设置,提高了栗体结构的强度,使其工作更加平稳,一体式的结构加工也比较方便;油路划分清晰,各个油路之间相互独立,使得栗体的油路分布合理,各自输送机油过程相互独立,互不交叉,避免了串流、分流带来的影响,使得栗体(油栗)工作平稳,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此外,相互独立且规格不一的油路设置,并配合一体式的本体结构,不仅提高了机油的输送效率,也进一步保证了栗体本身结构的密封性,使得工作过程中机油不易渗漏,保证工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0、底盘;11、限位凹槽;20、立座;21、安装柱;22、台柱;221、第一台柱;222、第二台柱;223、第三台柱;224、第四台柱;225、第五台柱;226、第六台柱;227、第七台柱;228、第八台柱;229、第九台柱;2210、第十台柱;30、油路;31、进油口 ;32、出油口 ;33、水平支路;34、竖直支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保护一种改进型油栗栗体,设有相对独立的多道油路,可同时实现多道机油的输送工作。现有的油栗栗体结构设计简单,其内部油路布局不合理,往往容易出现机油渗漏现象,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设计一种比较合理的改进型油栗栗体是很有必要的。如图1至图3所示,本改进型油栗栗体包括由连为一体的底盘10和立座20构成的本体,本体内开设有宽度不一且相互独立的多个油路30,油路30的进油口 31设置在立座20上,油路30的出油口 32设置在底盘10上。立座20的一个作用是与立座20配合一同作为油路30的容器,另一个是作为本体的安装部,工装时将立座20安装在外界环境中,底盘10可作为平稳的托盘,使得栗体安装方便,工作平稳。本案中采用了两个部件一体成型的结构设置,提高了栗体结构的强度,使其工作更加平稳,一体式的结构加工也比较方便。相比于现有的有些油栗的栗体内部设有交错的油路30,或者将油路30由入口处一分为多条再送出机油的方案,本改进型油栗栗体在初始状态下,直接一开始就将油路30划分清晰,且各个油路30之间相互独立,使得栗体的油路30分布合理,各自输送机油过程相互独立,互不交叉,避免了串流、分流带来的影响,使得栗体(油栗)工作平稳,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相互独立且规格不一的油路30设置,并配合一体式的本体结构,不仅提高了机油的输送效率,也进一步保证了栗体本身结构的密封性,使得工作过程中机油不易渗漏,保证工作的可靠性。优选地,底盘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油泵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连为一体的底盘和立座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内开设有宽度不一且相互独立的若干油路,所述油路的进油口设置在立座上,所述油路的出油口设置在底盘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吉华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唯达汽车配件厂普通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