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三模耦合的强高频侧阻带抑制微带带通滤波器及耦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61715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模耦合的强高频侧阻带抑制微带带通滤波器及耦合方法。此滤波器包括基板以及基板上的微带线结构,所述的微带线结构包括L形弯折的左微带馈线和右微带馈线,双模微带谐振结构,单模微带谐振结构;左微带馈线和右微带馈线左右对称;所述的双模微带谐振结构和单模微带谐振结构分别位于左右微带馈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上方的双模微带谐振结构包括半波长的U形微带线结构和开路短枝节;位于下方的单模微带谐振结构包括H形阻抗变换微带结构和S形的微带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滤波器体积小,带内平坦度高,高频侧阻带抑制强,频率选择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射频收发系统的收发通道间的隔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三模耦合的强高频侧阻带抑制微带带通滤波器,适用于射频收发系统的收发信道间的信号隔离。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性能的微波滤波器成为现代射频微波集成电路中的重要器件之一,可用于实现有效频段内的信号提取,滤除干扰信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集成电路的工作质量。其中小体积、低通带插损、高阻带反射、高频率选择性等性能是研究的重点方向。大量由平面谐振结构构成的微带带通滤波器被提出,减小了滤波器的体积并提高工作性能。为了进一步减小滤波器的尺寸,引入了多模谐振器,大幅减少了所需谐振器的数量。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通信频带占有率大幅上升,且对信号敏感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给高性能的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射频收发共用系统中,信号在发射和接收通道中会出现相互干扰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射频收发系统的收发信道间的信号隔离,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模耦合的强高频侧阻带抑制微带带通滤波器及耦合方法。该种基于三模耦合的强高频侧阻带抑制微带带通滤波器,此滤波器包括基板以及基板上的微带线结构,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模耦合的强高频侧阻带抑制微带带通滤波器及耦合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三模耦合的强高频侧阻带抑制微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此滤波器包括基板以及基板上的微带线结构,所述的微带线结构包括L形弯折的左微带馈线(1)和右微带馈线(2),双模微带谐振结构(3),单模微带谐振结构(4);左微带馈线(1)和右微带馈线(2)左右对称;所述的双模微带谐振结构(3)和单模微带谐振结构(4)分别位于左右微带馈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上方的双模微带谐振结构(3)包括半波长的U形微带线结构(5)和开路短枝节(6),开路短枝节(6)由一微带线和一方型结构组成,U形微带线结构(5)的中心点向上连接开路短枝节(6)的微带线;位于下方的单模微带谐振结构(4)包括H形阻抗变换微带结构(7)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模耦合的强高频侧阻带抑制微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此滤波器包括基板以及基板上的微带线结构,所述的微带线结构包括L形弯折的左微带馈线(1)和右微带馈线(2),双模微带谐振结构(3),单模微带谐振结构(4);左微带馈线(1)和右微带馈线(2)左右对称;所述的双模微带谐振结构(3)和单模微带谐振结构(4)分别位于左右微带馈线的上方和下方;位于上方的双模微带谐振结构(3)包括半波长的U形微带线结构(5)和开路短枝节(6),开路短枝节(6)由一微带线和一方型结构组成,U形微带线结构(5)的中心点向上连接开路短枝节(6)的微带线;位于下方的单模微带谐振结构(4)包括H形阻抗变换微带结构(7)和S形的微带线结构(8),H形阻抗变换微带结构(7)的中心点向上连接S形的微带线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的微带线结构(8)的末端直线部分置于L形弯折的微带馈线(1)和L形弯折的微带馈线(2)之间,并且与两条L形弯折的微带线的弯折段平行,从而实现信号能量在L形弯折的微带馈线(1)、单模微带谐振结构(4)、L形弯折的微带馈线(2)之间耦合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的微带线结构(8)由两个四分之一圆环、三个半椭圆环,通过直的微带线连接组成,通过调节圆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慧王志宇陈华黄剑华王立平刘东栋郁发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