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数字2.4G无线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118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数字2.4G无线显示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RTC电路模块、按键模块、DSP处理器、显示屏、TF卡、FLASH存储模块、音频模块和喇叭,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RTC电路模块、按键模块、显示屏、TF卡、FLASH存储模块和音频模块均与DSP处理器连接,RTC电路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喇叭与音频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源模块实现更宽范围且更稳定的电压输入TF卡能够在突然断电的瞬间及时保存文件,DSP处理器对音视频信号进行编解码操作,采用FHSS跳频技术控制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能够避免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无线显示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客运、物流、农业等行业迅速的发展,对车辆的安全监控的需求与日倶增。人力成本高导致安装的费用高,所以无线产品成为了市场的趋势。目前市面上的无线车载系统都是12V的电源输入,但是车辆有12V和24V两种供电系统,而且电压有时还会上下波动,并不能提供较宽范围的稳定电源。另一方面,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交通事故频发,当发生交通事故后,需要对事发状况进行了解,需要视频图像真实反映当时事故原因。现有的模拟2.4G无线影音系统,是以FM的广播式传输,常用频点分为2414MHz、2432MHz、2450MHz、2468MHz,接收频点和发射频点是固定的,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FM广播式传播,人人可以接收,因而可以接收到相邻车辆的图像,产生错误判断;2、相邻频点太近,会相互干扰,造成图像重影,有横纹干扰等问题;3、只有四个频点,造成使用数量有限;4、无分割显示功能,也无法实时录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车载数据2.4G无线显示器,其能够瞬时保存图像,并且抗干扰。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载数字2.4G无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RTC电路模块、按键模块、DSP处理器、显示屏、TF卡、FLASH存储模块、音频模块和喇叭,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RTC电路模块、按键模块、显示屏、TF卡、FLASH存储模块和音频模块均与DSP处理器连接,RTC电路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喇叭与音频模块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部天线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DSP处理器;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外部电源进行降压处理后给DSP处理器供电;所述RTC电路模块,用于控制DSP处理器的时钟正常运行;所述DSP处理器,用于对信号进行编解码处理得到音频信号和/或视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发送至音频模块,将视频信号发送至显示屏。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插口 J1、第二插口 J2、瞬态抑制二极管D1、保险丝F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感LI以及电源芯片Ul ;所述第一插口 Jl和第二插口 J2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连接,该第一插口 Jl的正极端、第二插口 J2的正极端、瞬态抑制二极管Dl的一端均与保险丝Fl的一端连接,第一插口 Jl的负极端、第二插口 J2的负极端和瞬态抑制二极管Dl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保险丝Fl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l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均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l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l的一端连接电源芯片Ul的输入端,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电源芯片Ul的使能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芯片Ul的时钟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源芯片Ul的启动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感LI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负极均与电源芯片Ul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I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均与RTC电路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与电源芯片Ul的分压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均与电源芯片Ul的补偿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8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以及电源芯片Ul的地端均接地。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源芯片Ul的型号为TPS54260DGQ。进一步优选的,所述RTC电路模块包括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lU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116、电阻R17、电阻R18、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l1、三极管Ql、场效应管Q2、稳压管U2、降压芯片以及充电芯片U3 ; 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5的正极均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电容C9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均与充电芯片U3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均与充电芯片U3的开启端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和充电芯片U3的地端均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和电容ClO的一端均与充电芯片U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连接充电芯片U3的采样端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电容Cll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和电阻RlO的一端均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容ClO的另一端和电容Cll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电阻RlO的另一端和电阻Rll的一端均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场效应Q2的源极、电容C13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均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和二极管D7的负极均与降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三极管Ql的基极和电阻R13的一端均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三极管R1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4的另一端和降压芯片的输出端均与DSP处理器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lO的正极,二极管DlO的负极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二极管Dll的正极连接降压芯片的输出端,二极管Dll的负极、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电容C14的一端均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管U2的输入端、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均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和电阻R18的一端均与稳压管U2的使能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和稳压管U2的地端均接地;所述电容C17的一端和稳压管U2的输出端连接DSP处理器,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稳压管U2的型号为AIC1701H。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充电芯片U3的型号为AAT4610BIGV-T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电源模块实现更宽范围且更稳定的电压输入TF卡能够在突然断电的瞬间及时保存文件,DSP处理器对音视频信号进行编解码操作,采用FHSS (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跳频技术控制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能够避免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载数字2.4G无线显示器的模块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电源模块的一部分电路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电源模块的另一部分电路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RTC电路模块的一部分电路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RTC电路模块的另一部分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载数字2.4G无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RTC电路模块、按键模块、DSP处理器、显示屏、TF卡、FLASH存储模块、音频模块和喇叭,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RTC电路模块、按键模块、显示屏、TF卡、FLASH存储模块和音频模块均与DSP处理器连接,所述RTC电路模块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喇叭与音频模块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部天线的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DSP处理器;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外部电源进行降压处理后给DSP处理器供电;所述RTC电路模块,用于控制DSP处理器的时钟正常运行;所述DSP处理器,用于对信号进行编解码处理得到音频信号和/或视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发送至音频模块,将视频信号发送至显示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锡敏张红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敏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