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2636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该输送带包括中间骨架织布以及设置在中间骨架织布上下两面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所述的输送带的厚度为3.5-6.0mm,表面邵氏硬度为80-95HA;制备时,将复合短纤经开松及梳棉机梳理后,平铺成复合短纤纤维网,置于针刺机中进行针刺,制成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与中间骨架织布共纺,再取复合短纤纤维网置于中间骨架织布上,经针刺,收卷,再进行远红外热定型处理,后经定型挤压,冷却,收卷,即制成毡式物流输送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毡式物流输送带质量轻、弹性高、抗冲击性能优、耐寒、耐切割,可广泛应用于物流输送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送带制造
,涉及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商务已经使网络购物,特别是移动购物发生井喷增长,这将成为可预期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大趋势。国务院印发物流业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物流业发展再获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提出对物流业转型升级、重点突破的目标。然而,目前市场上应用的PVC物流输送带存在诸如质量重、耐磨性能差、耐寒性能差、使用寿命低等技术缺陷。在实际使用时,尤其是在物流配件中,PVC物流输送带容易被物品砸伤,甚至砸穿,进而出现缺口、破损等现象,从而使得输送带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且还会直接影响物流传送效率,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毡式物流输送带是以多种复合纤维,通过无纺布针刺加工工艺,经加热定型使得输送带不同厚度上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纤维熔化,从而制成不同于涂覆工艺的新型物流输送带。然而,目前有关毡式物流输送带的技术鲜有报道。而毡式物流输送带由于其自身富有弹性,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能,并且耐寒、耐切割,可广泛应用于物流输送行业。因此,在当今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开发新型的毡式物流输送带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质量轻,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拉伸强度以及接头强度的毡式物流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该输送带包括中间骨架织布以及设置在中间骨架织布上下两面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所述的输送带的厚度为3.5-6.0mm,表面邵氏硬度为80-95HA。所述的中间骨架织布为涤纶织布、芳纶织布或涤纶与芳纶混纺织布中的一种。所述的涤纶织布的经纱为线径为1000D的涤纶长纤,密度为8-16根/cm,纬纱为20支3股涤纶短纤,密度为4-8根/cm;所述的芳纶织布的经纱为线径为1000D的芳纶长纤,密度为8-16根/cm,纬纱为20支3股芳纶短纤,密度为4-8根/cm;所述的涤纶与芳纶混纺织布的经纱为线径为1000D的芳纶长纤,密度为8-16根/cm,纬纱为20支3股涤纶短纤,密度为4-8根/cm。所述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中的复合短纤的长度为50mm、65mm或75mm。所述的复合短纤由聚酯线芯以及包覆在聚酯线芯上的外层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组成,并且所述的聚酯线芯的横截面积与外层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7(EU7)、2:6(EU6)、3:5(EU5)、4:4(EU4)、5:3(EU3)、6:2(EU2)或7:1(EU1)。所述的复合短纤采用聚酯与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共挤纺丝,以聚酯为线芯,外层包覆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复合长纤经切断制备而成,其中,聚酯为涤纶。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复合短纤经开松及梳棉机梳理后,平铺成厚度为2mm的蓬松复合短纤纤维网;(2)取步骤(1)的复合短纤纤维网1-3层,置于针刺机中进行针刺,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4000次/m2,制成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3)将中间骨架织布置于步骤(2)制得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上,用针刺机进行针刺,并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4000次/m2;(4)再取步骤(1)的复合短纤纤维网1-3层,置于步骤(3)中的中间骨架织布表面上,用针刺机进行针刺,并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4000次/m2,针刺完毕后,收卷,即制得毡式物流输送带预成品;(5)将步骤(4)制得的毡式物流输送带预成品进行远红外热定型处理,然后置于双辊定型机中,控制温度为150-190℃,定型挤压2-3次,冷却,收卷,即制得毡式物流输送带。步骤(1)所述的复合短纤的线径为8D。步骤(5)所述的远红外热定型处理的条件为:控制毡式物流输送带预成品的表面温度为170-190℃,控制热加时间为2-10min,控制滚轮张力为2000-3000N。步骤(5)所述的双辊定型机中双辊的直径为500-700mm。所述的输送带的接头方式为齿形接头或钢扣接头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聚酯和涤纶(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熔点大于250℃,是目前输送带基布用量最大的纤维,具有耐油、耐磨、强度高等优异性能;所述的芳纶(全称为“聚对奔二甲酰对苯二胺”)的熔点大于540℃,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耐酸碱、耐磨耐寒、质量轻等优异性能;所述的TPEE(全称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熔点为150-190℃,具有热可塑性、强度高、弹性好、硬度范围广、耐磨耐寒及耐溶剂性能好等优异性能。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熔点的纤维混纺,TPEE熔点低于涤纶熔点,可控制温度使TPEE熔化,形成相互粘连的弹性体,而涤纶不熔融,其纤维穿插交错在TPEE熔体之中,冷却后,输送带表面多为TPEE层,中间仍然有涤纶作支撑。而随着输送带厚度的增加,内部的TPEE短纤熔化较少,因而,内部具有较大的空隙率,从而使得输送带具有弹性高,质量轻等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物流输送带厚度可调,可根据常用输送物品重量,选择合适的针刺布层数以及纤维种类;2)毡式物流输送带质量轻,背面摩擦系数低,能耗低,纤维均是无毒材质,相比PVC物流输送带,不含有塑化剂,稳定剂等对人体健康,特别是生殖系统产生危害的物质,符合当前绿色环保要求;3)毡式物流输送带弹性好,抗冲击性能,耐切割性能优异,完全适用于相对比较质量重、尖锐物品的输送;4)毡式物流输送带耐低温性能比聚酯纤维编织结构的物流带更耐低温,可适用于寒冷地区户外使用,使用寿命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毡式物流输送带,包括中间骨架织布以及设置在中间骨架织布上下两面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输送带的厚度为5.0mm,表面邵氏硬度为90HA。其中,中间骨架织布为芳纶织布,其经纱为线径为1000D的芳纶长纤,密度为8-16根/cm,纬纱为20支3股芳纶短纤,密度为4-8根/cm;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中的复合短纤的长度为65mm,并且复合短纤为采用涤纶与TPEE共挤纺丝而成的EU6、EU2。本实施例毡式物流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复合短纤EU2、EU6经开松及梳棉机梳理后,平铺成厚度为2mm的蓬松复合短纤EU2纤维网、复合短纤EU6纤维网;(2)取步骤(1)的复合短纤EU2纤维网2层,置于针刺机中进行针刺,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次/m2,制成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3)将涤纶织布置于步骤(2)制得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上,用针刺机进行针刺,并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次/m2;(4)取步骤(1)的复合短纤EU2纤维网1层,置于步骤(3)中的中间骨架织布表面上,用针刺机进行针刺,并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次/m2,再放置1层复合短纤EU6纤维网,用针刺机进行针刺,并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次/m2,针刺完毕后,收卷,即制得毡式物流输送带预成品;(5)将步骤(4)制得的毡式物流输送带预成品进行远红外热定型处理,然后置于双辊定型机中,控制温度为150℃,定型挤压3次,冷却,收卷,即制得毡式物流输送带。步骤(5)中,远红外热定型处理的条件为:控制毡式物流输送带预成品的表面温度为180℃,控制热加时间为5min,控制滚轮张力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带包括中间骨架织布以及设置在中间骨架织布上下两面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所述的输送带的厚度为3.5‑6.0mm,表面邵氏硬度为80‑95H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带包括中间骨架织布以及设置在中间骨架织布上下两面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所述的输送带的厚度为3.5-6.0mm,表面邵氏硬度为80-95HA;所述的毡式物流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复合短纤经开松及梳棉机梳理后,平铺成厚度为2mm的蓬松复合短纤纤维网;(2)取步骤(1)的复合短纤纤维网1-3层,置于针刺机中进行针刺,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4000次/m2,制成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3)将中间骨架织布置于步骤(2)制得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上,用针刺机进行针刺,并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4000次/m2;(4)再取步骤(1)的复合短纤纤维网1-3层,置于步骤(3)中的中间骨架织布表面上,用针刺机进行针刺,并控制针刺次数为2000-4000次/m2,针刺完毕后,收卷,即制得毡式物流输送带预成品;(5)将步骤(4)制得的毡式物流输送带预成品进行远红外热定型处理,然后置于双辊定型机中,控制温度为150-190℃,定型挤压2-3次,冷却,收卷,即制得毡式物流输送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骨架织布为涤纶织布、芳纶织布或涤纶与芳纶混纺织布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涤纶织布的经纱为线径为1000D的涤纶长纤,密度为8-16根/cm,纬纱为20支3股涤纶短纤,密度为4-8根/cm;所述的芳纶织布的经纱为线径为1000D的芳纶长纤,密度为8-16根/cm,纬纱为20支3股芳纶短纤,密度为4-8根/cm;所述的涤纶与芳纶混纺织布的经纱为线径为1000D的芳纶长纤,密度为8-16根/cm,纬纱为20支3股涤纶短纤,密度为4-8根/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毡式物流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针刺复合短纤布中的复合短纤的长度为50mm、65mm或7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木林涂国圣
申请(专利权)人:艾艾精密工业输送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