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机器人隔爆驱动轴系快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179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9:33
一种移动机器人隔爆驱动轴系快换结构,包括壳体,轴承内盖,轴承内盖铜套,驱动轴,轴承,轴承外盖,轴承外盖铜套,O型密封圈。所述的轴承内盖铜套、轴承外盖铜套均为半式结构。铜套和轴承盖之间均通过内螺纹圆柱销定位,且铜套上有顶丝螺纹孔。当需要更换铜套时,首先拆除内六角螺钉和内螺纹圆柱销;其次将顶丝顺时针拧入铜套的顶丝螺纹孔中,当铜套从轴承盖中完全脱出后,铜套会自动分开,而无需拆除其他零件即能更换铜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拆除驱动轴系其他零件的情况下,能快速拆卸铜套。由于轴承盖和铜套通过销轴定位,所以在重新装配时,既能保证轴承盖与铜套之间的同轴度,又节约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隔爆驱动轴系快换结构,属于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移动机器人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煤矿等环境中,代替人工进行巡检、救援等工作。由于应用环境多为爆炸性气体环境,移动机器人应具有防爆能力。而在移动机器人的隔爆结构中,驱动轴接合面的隔爆设计是个难点,因为其需要穿过隔爆壳体,连接壳体内部的电机并向外传动动力。当移动机器人驱动轴受负载的扰动,以及零件结构尺寸发生应力形变时,可能发生轴套与轴摩擦而使轴受损,导致驱动轴处隔爆接合面的间隙过大,使其不具备隔爆能力。目前,现有的驱动轴隔爆结构较为复杂,加工成本高,且不易维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刨轴,加工精度要求低且维修方便的移动机器人隔爆驱动轴系快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且结构简单、不易刨轴、加工精度要求低、维修方便的移动机器人隔爆轴系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移动机器人隔爆驱动轴系快换结构包括壳体,轴承内盖,轴承内盖铜套,驱动轴,轴承,轴承外盖,轴承外盖铜套,O型密封圈。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机器人隔爆驱动轴系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轴承内盖(200)、轴承内盖铜套(300)、驱动轴(400)、轴承(500)、轴承外盖(600)、轴承外盖铜套(700)、第一和第二O型密封圈(102、103),其中,壳体(100)为移动机器人隔爆箱体的一部分,轴承内盖铜套(300)为半式结构,驱动轴(400)穿过移动机器人壳体(100),连接壳体(100)内部的电机并向外传动动力,轴承(500)为深沟球轴承,安装于轴承内盖(200)和轴承外盖(700)之间,第一O型密封圈(102)安装于轴承内盖(200)和壳体(100)间隙处,轴承外盖铜套(700)为半式结构,第二O型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洪磊吴宗之康荣学张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