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285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内燃机车的轮箍使用工具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该装置包括轮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盘以及支撑盘,底盘与支撑盘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撑盘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盘上分布有3-4个锁紧夹具,锁紧夹具的自由端为钩状,锁紧夹具的另一端通过轴与固定在支撑盘上的轴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退出装置采用液压力进行相对位移的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有效解决原始的轮箍退出方法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内燃机车的轮箍使用工具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
技术介绍
车轮在工作过程中,踏面所产生的应力状态是很复杂的。每一个车轮传给钢轨的垂直静载荷很大,但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面积又很小,因此在轮轨表面产生了很高的接触应力。此外,当机车通过轨隙、道岔及其它不平处所时,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当机车实行制动时还承受闸瓦的摩擦力。因此,内燃机车运用到一定时期,必须按照《内燃机车检修规程》要求,机车年修或大修时,对轮箍进行更换或削修,确保内燃机车安全运用。现有技术中,操作者利用天车将重量超过1.5T的轮对吊起,用气焊将其中一轮轮箍切割几处,然后操作人员用大锤轮番多次锤击,将轮箍砸落,再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另一个轮箍,待到两个轮箍退出后,上述操作仅完成一组轮对,还有3-5组轮对待处理,至此,完成一台机车轮箍退出工作。(I)存在安全隐患,吊装是否牢固,气焊的切割质量,轮箍与轮芯结合的紧密程度及锤击时用力是否均匀,都是不可精确控制的,因此容易造成部分轮箍脱落或者锤头脱落等安全隐患。(2)工作效率低。全部依靠人力进行,每次更换都需要更换四组八个轮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基本每一次更换轮箍需要6人工作7天。(3)操作者劳动强度太高。每个轮箍退出至少需要操作者使用大锤锤击40分钟以上,更换轮箍对操作者是一次难以承受的体力消耗。由于上述缺点的存在,导致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操作者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严重影响机车正常检修。所以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此次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将已经磨耗到限的轮毂从轮对上安全、迅速、高效的拆卸下来,同时达到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的目的的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轮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盘以及支撑盘,底盘与支撑盘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盘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盘上分布有3-4个锁紧夹具,所述锁紧夹具的自由端为钩状,固定夹具的另一端通过轴与固定在支撑盘上的轴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盘为十字交叉形,所述锁紧夹具为4个,位置对应于十字的四个端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盘的十字交叉点上放置千斤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与以前相比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降低机车库内检修库停时间,同时降低了机车检修成本,提高了机车的综合运用率,消除人身与设备安全隐患,实现了预期效果。本技术退出装置采用液压力进行相对位移的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有效解决原始的轮箍退出方法中的不足之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该装置包括轮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盘5以及支撑盘4,底盘5与支撑盘4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支撑盘4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盘上分布有3-4个锁紧夹具,所述锁紧夹具I的自由端为钩状,锁紧夹具的另一端通过轴与固定在支撑盘上的轴座2连接。支撑盘为十字交叉形,锁紧夹具为4个,位置对应于十字的四个端上。支撑盘的十字交叉点上放置千斤顶。使用方法为:(I)将所需要卸载的一组轮对用吊装工具吊起。(2)将吊装起的轮对倒立放置到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的支撑盘上,用退出装置上的锁紧装置紧固轮箍,使轮箍固定。(3)用气焊将轮箍平均切割4?8处开口。(4)将液压千斤顶置于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下方对准该轮对轮轴中心的轴芯处。(5)压动液压千斤顶向上顶动轮轴,轮芯受到向上的垂直力;在锁紧装置作用下,轮箍被锁紧不动,二者相互作用使轮芯与轮箍分开。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同时辅以轻微锤击,可顺利将轮箍脱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轮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盘以及支撑盘,底盘与支撑盘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盘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盘上分布有3-4个锁紧夹具,所述锁紧夹具的自由端为钩状,锁紧夹具的另一端通过轴与固定在支撑盘上的轴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为十字交叉形,所述锁紧夹具为4个,位置对应于十字的四个端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的十字交叉点上放置千斤顶。【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内燃机车的轮箍使用工具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该装置包括轮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盘以及支撑盘,底盘与支撑盘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撑盘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盘上分布有3-4个锁紧夹具,锁紧夹具的自由端为钩状,锁紧夹具的另一端通过轴与固定在支撑盘上的轴座连接。本技术退出装置采用液压力进行相对位移的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有效解决原始的轮箍退出方法中的不足之处。【IPC分类】B60B29/00【公开号】CN204894975【申请号】CN201520498675【专利技术人】李广良, 邓玉红, 邵光浩 【申请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车轮箍退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轮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盘以及支撑盘,底盘与支撑盘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盘为圆环形结构,在支撑盘上分布有3‑4个锁紧夹具,所述锁紧夹具的自由端为钩状,锁紧夹具的另一端通过轴与固定在支撑盘上的轴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良邓玉红邵光浩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