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镀锌生产线用组合沉没辊,所述支撑环安装于所述辊芯两端,所述陶瓷辊身呈空心圆柱状嵌套在所述辊芯外侧并由支撑环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辊身两端各设有一个环形切割面,所述环形切割面相对其中心轴线呈30~70°,所述支撑环的至少一侧同样设有环形切割面,该环形切割面与陶瓷辊身的环形切割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沉没辊支撑环与陶瓷工作面为刚性接触,接触面和辊芯的中心轴呈30°~70°的夹角,在发生热膨胀时,沿斜面发生滑动,不会发生应力变化,其工作面为全陶瓷材质,硬度高、厚度大,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与耐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没辊,尤其涉及一种钢-陶瓷组合沉没辊。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镀锌沉没辊是采用316L不锈钢制成的辊子,由于遭受锌液的腐蚀,沉没辊运行6-8天,就需要进行维护,每次维护费用较高。对此大多采用表面喷涂陶瓷涂层来进行保护。但是由于喷涂层较薄、气孔率高、易脱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辊面性能。中国技术专利CN 203174186 U公开了一种抗腐蚀、高耐磨沉没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以及连接在辊体两端的辊轴,辊体包含径向由内到外依次分布的合金套、金属陶瓷套、封孔剂层。虽然可以在耐蚀性上有一定提高,但是未能解决因为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应力变化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03350877 A公开了一种钢和陶瓷组合辊子,由钢质内衬、柔性材料填充层,陶瓷工作面三部分组成,位于钢质内衬和陶瓷工作面之间的柔性填充材料起到连接二者和弥补温度变化引起的二者胀缩量变化,使钢质内衬和陶瓷工作面保持连接又不因温度变化胀裂陶瓷工作面。虽然解决了部分胀缩问题,但是当温差变大时,胀缩量变大仍会胀裂。且因为层间是柔性连接,运行时的精确度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沉没辊使用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沉没辊。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沉没辊,包括辊芯、支撑环、陶瓷辊身,所述支撑环安装于所述辊芯两端,所述陶瓷辊身呈空心圆柱状嵌套在所述辊芯外侧并由支撑环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辊身两端各设有一个环形切割面,所述环形切割面相对其中心轴线倾斜30?70°,所述支撑环的至少一侧同样设有环形切割面,该环形切割面与陶瓷辊身的环形切割面相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支撑环与陶瓷工作面为刚性接触,接触面和辊芯的中心轴呈30°?70°的夹角,在发生热膨胀时,沿斜面发生滑动,不会发生应力变化,因而不论是在高温下还是常温下,陶瓷工作面与支撑环都是刚性接触。2)本技术提供的沉没辊其工作面为全陶瓷材质,硬度高、厚度大,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与耐蚀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辊芯和支撑环由耐热钢制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组合辊的耐热性更好,陶瓷与耐热钢的配合能够更好的解决热膨胀时的应力变化导致胀裂的问题。进一步,所述支撑环表面喷涂有陶瓷涂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更进一步提高沉没辊的耐腐蚀性。进一步,所述陶瓷辊身由MgO、A1203、ZrO2, S12, BN、B4C, SiC、Si3N4、硅酸盐、硼酸盐的一种或几种材料制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沉没辊各组成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沉没辊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1、辊芯;2、支撑环;3、陶瓷辊身;4、环形切割面;5、环形切割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沉没辊,包括辊芯1、支撑环2、陶瓷辊身3,支撑环2安装于辊芯两端,陶瓷辊身3呈空心圆柱形,嵌套在所述辊芯I外侧并由支撑环2支撑,陶瓷辊身由Si3N4制成,厚度为80mm,辊芯I与支撑环2均由316L不锈钢制成,陶瓷辊身3两端各设有一个环形切割面4,环形切割面4相对其中心轴线呈30°,支撑环的一侧同样设有环形切割面5,该环形切割面5与陶瓷辊身的环形切割面4相切合,二者的接触面为刚性接触,且接触面相对辊芯I的中心轴呈30°,辊芯I外径车有螺纹,支撑环2中心车有内螺纹,支撑环2与辊芯I通过对应螺纹相连接并支撑在辊芯与陶瓷辊身3之间。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沉没辊,包括辊芯1、支撑环2、陶瓷辊身3,支撑环2通过卡扣安装于辊芯两端,陶瓷辊身3呈空心圆柱形,嵌套在所述辊芯I外侧并由支撑环2支撑,陶瓷工作面由Al2O3制成,陶瓷工作面厚度为5mm,辊芯I与支撑环2均由316L不锈钢制成,陶瓷辊身3两端各设有一个环形切割面4,环形切割面4相对其中心轴线呈30°,支撑环的一侧同样设有环形切割面5,该环形切割面5与陶瓷辊身的环形切割面4相切合,二者的接触面为刚性接触,且接触面相对辊芯I的中心轴呈50°,支撑环2与陶瓷工作面3的接触面为刚性接触,且接触面相对辊芯I的中心轴呈50°。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沉没辊,包括辊芯1、支撑环2、陶瓷辊身3,支撑环2焊接于辊芯I两端,陶瓷辊身3呈空心圆柱形,嵌套在所述辊芯I外侧并由支撑环2支撑,陶瓷辊身3由SiC制成,陶瓷辊身3厚度为40mm,辊芯I与支撑环2均由316L不锈钢制成,陶瓷辊身3两端各设有一个环形切割面4,环形切割面4相对其中心轴线呈30°,支撑环的一侧同样设有环形切割面5,该环形切割面5与陶瓷辊身的环形切割面4相切合,二者的接触面为刚性接触,且接触面相对辊芯I的中心轴呈70°,支撑环2与陶瓷工作面3的接触面为刚性接触,且接触面相对辊芯I的中心轴呈7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组合沉没辊,包括辊芯(1)、支撑环(2)、陶瓷辊身(3),所述支撑环(2)安装于所述辊芯(I)两端,所述陶瓷辊身(3)呈空心圆柱状嵌套在所述辊芯(I)外侧并由支撑环(2)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辊身(3)两端各设有一个环形切割面(4),所述环形切割面(4)相对其中心轴线倾斜30?70°,所述支撑环(2)的至少一侧同样设有环形切割面(5),该环形切割面(5)与陶瓷辊身的环形切割面(4)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沉没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芯(I)和支撑环(2)由耐热钢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沉没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表面喷涂有陶瓷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沉没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工作面(3)的厚度为5-80_。【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镀锌生产线用组合沉没辊,所述支撑环安装于所述辊芯两端,所述陶瓷辊身呈空心圆柱状嵌套在所述辊芯外侧并由支撑环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辊身两端各设有一个环形切割面,所述环形切割面相对其中心轴线呈30~70°,所述支撑环的至少一侧同样设有环形切割面,该环形切割面与陶瓷辊身的环形切割面相贴合。本技术提供的沉没辊支撑环与陶瓷工作面为刚性接触,接触面和辊芯的中心轴呈30°~70°的夹角,在发生热膨胀时,沿斜面发生滑动,不会发生应力变化,其工作面为全陶瓷材质,硬度高、厚度大,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与耐蚀性。【IPC分类】C23C2/00【公开号】CN204898045【申请号】CN201520485259【专利技术人】孙京钢, 陈佃双, 曾强国 【申请人】烟台开发区蓝鲸金属修复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7月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沉没辊,包括辊芯(1)、支撑环(2)、陶瓷辊身(3),所述支撑环(2)安装于所述辊芯(1)两端,所述陶瓷辊身(3)呈空心圆柱状嵌套在所述辊芯(1)外侧并由支撑环(2)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辊身(3)两端各设有一个环形切割面(4),所述环形切割面(4)相对其中心轴线倾斜30~70°,所述支撑环(2)的至少一侧同样设有环形切割面(5),该环形切割面(5)与陶瓷辊身的环形切割面(4)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京钢,陈佃双,曾强国,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开发区蓝鲸金属修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