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3779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9 04:24
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包括辊体以及在辊体两端连接设置的支撑轴,所述的辊体是实心的,所述的辊体外表面上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凹槽,所述的辊体外表面上径向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凹槽,所述的矩形凹槽与环形凹槽深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不但增加了带钢与辊体表面的摩擦力,使得辊体正常运转,而且有利于锌液中浮渣的收集与排出,从而保证了带钢带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钢热浸镀锌过程中的转向辊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浸没在镀锌液中的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带钢热浸镀锌的工艺中,需要把连续的带钢浸没到镀锌液中,这就需要在镀锌液底部设置一个用于带钢转向的沉没辊装置。一方面,由于沉没辊为被动的转向辊,驱动力为带钢与辊体表面的摩擦力,然而,带钢与辊体表面的锌液会减小这个摩擦力,使得辊体不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由于镀锌液长期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浮渣,一部分浮渣会附着于沉没辊辊体表面,当沉没辊工作转动时,其表面浮渣会与带钢产生摩擦,对带钢表面造成损坏,影响带钢热浸镀锌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从而解决沉没辊辊面浮渣会对带钢造成摩擦、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包括辊体以及在辊体两端连接设置的支撑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辊体是实心的,所述的辊体外表面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凹槽,所述的辊体外表面径向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凹槽,所述的矩形凹槽与环形凹槽深度相同。作为优化,沉没辊包括3个圆周均匀分布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深度为3mm,矩形凹槽的宽度为3mm,沉没辊包括9个等距轴向分布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深度为3mm,环形凹槽的宽度为2.5mm,相邻两个环形凹槽的间距为45mm。本技术提供的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不但增加了带钢与辊体表面的摩擦力,使得辊体正常运转,而且有利于锌液中浮渣的收集与排出,从而保证了带钢带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轴 2矩形凹槽 3辊体 4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包括辊体3以及在辊体3两端连接设置的支撑轴1,所述的辊体3是实心的,采用实心辊体3,增加了沉没辊重量,减少辊体3所受的张力,从而延长其寿命。所述的辊体3外表面上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凹槽2,所述的辊体3外表面上径向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凹槽4,所述的矩形凹槽2与环形凹槽4的深度相同。本技术以φ800mm沉没辊为例,沉没辊包括3个圆周均匀分布的矩形凹槽2,矩形凹槽2的深度为3mm,矩形凹槽2的宽度为3mm,沉没辊包括9个等距轴向分布的环形凹槽4,环形凹槽4的深度为3mm,环形凹槽4的宽度为2.5mm,相邻两个环形凹槽4的间距为45mm。沉没辊辊体外表面交错设置的矩形凹槽2与环形凹槽4,一方面不断把处于带钢与辊体3表面的锌液排走,从而增加了带钢与辊体3表面的摩擦力,使得辊体3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使铁渣、锌渣沉没辊旋转作用下自动进入环形凹槽4,再沿矩形凹槽2送至沉没辊两端,避免铝铁锌合金元素在沉没辊辊体3表面形成结瘤。本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大大降低了沉没辊的更换次数,节省原材料,确保了正常生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包括辊体(3)以及在辊体(3)两端连接设置的支撑轴(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辊体(3)是实心的,所述的辊体(3)外表面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凹槽(2),所述的辊体(3)外表面径向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凹槽(4),所述的矩形凹槽(2)与环形凹槽(4)的深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热浸镀锌沉没辊装置,包括辊体(3)以及在辊体(3)两端连接设置的支撑轴(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辊体(3)是实心的,所述的辊体(3)外表面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凹槽(2),所述的辊体(3)外表面径向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凹槽(4),所述的矩形凹槽(2)与环形凹槽(4)的深度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中亮于兴仁蒋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山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