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同步器齿套双面倒角连续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0452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同步器齿套双面倒角连续加工系统,包括两台相同的双刀加工的倒角机并列一排设置,每一倒角机包括进行倒角加工的刀具、工件驱动机头及对齿机构,两个刀具所在的中心线正对工件驱动机头设置,在工件驱动机头的前端工序部位设置对齿机构,工件驱动机头安装在机头座上,每一倒角机均在工件驱动机头前方、两个刀具后方之间的机身上水平固装一直线式送料机构,每一直线送料机构均由一驱动电机驱动料道内的传动带旋转,该两个直线送料机构之间安装有一齿套翻面机构,在对应对齿机构的料道外侧径向固装一推送气缸。本加工系统不但可一次性完成整个齿套的双面倒角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省却了送料机械手、送料机构的配置,也使整个加工区域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
,涉及汽车同步器齿套的加工,尤其是一种汽车同步器齿套双面倒角连续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同步器齿套的加工需要采用专用的设备进行,对内齿圈,其每一竖齿上下端面的左右齿棱均需要倒角。而现有的倒角方法是采用常用的环形料道倒角机,将输送齿套工件的环形料道摆放于倒角机的周边,再采用机械手抓取每个齿套进行齿棱的倒角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齿套工件的环形送料机构设置于倒角机周边,环形料道要想实现整个生产线的物料自动流动需要增加额外的机构;由于料道是环形的,已加工完的成品件和未加工的毛皮件同时存在于料道上,人工很容易将两种状态的料混淆而出现问题。2、现有方法只能加工单一侧的齿棱倒角,另一侧的齿棱倒角必须采用另一台倒角机加工,两台机床无法实现联机加工,中间需要人工将工件翻面后放入下一台倒角机料道,如此,就容易出现人为的误操作,没有将工件翻面,以至于造成废品零件流入下道工序。3、现有方法必须采用多台倒角机及其附属机械,方可完成一个齿套工件的倒角加工,使得加工区域较大,机构繁复,成本增加4、只能实现倒角加工,是断续生产,无法实现连续性的工业化生产,生产效率较低。通过检索,发现了多项关于齿套的结构创新,或者制备工艺,或者齿套的材料创新,而未发现与本技术申请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齿套上下端面的左右齿棱倒角同步加工并一次完成倒角加工的汽车同步器齿套双面倒角连续加工系统。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种汽车同步器齿套双面倒角连续加工系统,该系统由两台相同的双刀加工的倒角机及一横穿于两个倒角机加工工位的直线送料机构构成;两台相同的双刀加工的倒角机并列一排设置,每一倒角机包括进行倒角加工的刀具、工件驱动机头及对齿机构,两个刀具所在的中心线正对工件驱动机头设置,在工件驱动机头的前端工序部位设置对齿机构,工件驱动机头安装在机头座上,每一倒角机均在工件驱动机头前方、两个刀具后方之间的机身上水平固装一直线式送料机构,每一直线送料机构均由一驱动电机驱动料道内的传动带旋转,该两个直线送料机构之间安装有一齿套翻面机构,在对应对齿机构的料道外侧径向固装一推送气缸。而且,所述对齿机构由平移气缸、平移台座、提升气缸、提升台座、抓手及蠕动对齿座构成,平移台座通过导轨导向安装在倒角机的机身上,通过平移气缸驱动平移台座水平运动;提升台座通过导轨导向安装在平移台座上,通过提升气缸驱动提升台座垂直运动,在提升台座的下底端安装抓手,该抓手抓起齿套工件并通过提升、平移到侧边所固装的蠕动对齿座上,该蠕动对齿座通过其下端所安装的一蠕动摆动气缸控制对齿,对齿后的齿套经过上料交换机械手抓起后安装在工件驱动机头上,上料交换机械手安装在立柱上,并在立柱上进行上下位移并自身翻转,立柱在一固装在机身的平移导轨上水平位移。而且,所述工件驱动机头座内同轴通过轴承总成安装一直驱电机,该直驱电机驱动机头座旋转;在直驱电机里侧的机头座内同轴安装一直线气缸,该直线气缸内同轴安装一推杆,该推杆外端顶装工件驱动机头,由此实现工件驱动机头通过推杆顶推齿套工件到刀具加工位置,并通过直驱电机驱动工件驱动机头旋转实现对齿套工件的倒角加工。而且,在工件驱动机头下方的机身上设置有一检测工位,该检测工位与料道之间设计有一翻板,该翻板连通一废品料道。而且,所述直线送料机构由一驱动电机驱动料道内的传动带旋转,在每一倒角机工件驱动机头前端工序部位的料道旁边均径向设置有一对间隔气缸,该两个间隔气缸的柱塞间隔伸出,以使齿套工件能够逐一进入对齿机构进行对齿、加工。而且,所述齿套翻面机构由摆转气缸、摆转叉构成,摆转叉在料道内径向叉起齿套工件,经过摆转气缸翻转180度后,使齿套工件的另一面朝上,齿套工件水平放置在后一直线送料机构的料道上,后一料道的前端安装一倾斜板,在倾斜板的下端两侧的料道上镜像对称固装有一对挡板。而且,所述两个倒角刀具外罩有一除肩罩,该除肩罩由上部箱体、中部箱体及底部箱体构成,上部箱体、中部箱体及底部箱体采用内部连通方式;在上部箱体对应倒角刀具一侧制有对称的两个倾斜刀具通道,在上部箱体对应工件驱动机头一侧制有机头通道,刀具通道及机头通道与刀具及工件驱动机头密封配合,在上部箱体上端面固装有提手。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加工系统采用两台并列的倒角机,采用直线式送料机构横穿于两个倒角机的加工工位对齿套进行倒角加工,且两个倒角机之间的直线式送料机构采用齿套翻面机构实现齿套的上下面翻转双面加工,齿套工件的对齿机构可保证齿套工件加工的精确性,齿套加工机构采用直驱电机,保证齿套加工的精度。本加工系统不但可一次性完成整个齿套的双面倒角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省却了送料机械手、送料机构的配置,也使整个加工区域变小。2、本加工系统所采用的直线送料机构,结构科学,设计合理,两个直线排列的料道采用往复式结构,可不间断地连续输送齿套工件;在料道上还安装有间隔气缸,保证齿套工件的精确间隔加工;齿套翻面机构可将一面完成加工的齿套工件自动翻面后进入另一面的倒角加工,翻转灵活、精巧。3、本加工系统的对齿机构由抓起、提升、横移三个工步完成,并采用摆动气缸蠕动对齿,使齿套工件实现自动对齿纠偏,有效提高了齿套工件的加工效率,保证了齿套工件的加工精度。4、本加工系统由直驱电机工件旋转,提高了加工精度及效率;两把倒角刀具同时进行倒角作业,使齿套内齿圈的倒角精度得到较大提高,保证了倒角加工的一致性;两个倒角刀具外罩有一除肩罩,可保证倒角加工时对铁肩的除尘、收集,提高加工的环保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单台倒角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直线送料机构的结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后视图;图8为图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工件驱动机头座的结构放大主视图;图10为图9的B-B向的截面剖视图;图11为直线式送料机构的前后两个料道的连接结构放大主视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图13为本技术除肩罩的结构主视图;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图15为图13的俯视图;图16为图13的仰视图图17为图13的后视图;图18为图1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种汽车同步器齿套双面倒角连续加工系统,参见图1、2、3、4,由两台相同的双刀加工的倒角机7、10及一横穿于两个倒角机加工工位的直线送料机构1、9构成。两台相同的双刀加工的倒角机并列一排设置,每一倒角机包括进行倒角加工的刀具6、工件驱动机头13及对齿机构2,刀具为并行的两个,两个刀具所在的中心线正对工件驱动机头设置;在工件驱动机头的前端工序部位设置对齿机构,该对齿机构由平移气缸17、平移台座18、提升气缸19、提升台座20、抓手21及蠕动对齿座22构成,平移台座通过导轨导向安装在倒角机的机身上,通过平移气缸驱动平移台座水平运动;提升台座通过导轨导向安装在平移台座上,通过提升气缸驱动提升台座垂直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同步器齿套双面倒角连续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两台相同的双刀加工的倒角机及一横穿于两个倒角机加工工位的直线送料机构构成;两台相同的双刀加工的倒角机并列一排设置,每一倒角机包括进行倒角加工的刀具、工件驱动机头及对齿机构,两个刀具所在的中心线正对工件驱动机头设置,在工件驱动机头的前端工序部位设置对齿机构,工件驱动机头安装在机头座上,每一倒角机均在工件驱动机头前方、两个刀具后方之间的机身上水平固装一直线式送料机构,每一直线送料机构均由一驱动电机驱动料道内的传动带旋转,该两个直线送料机构之间安装有一齿套翻面机构,在对应对齿机构的料道外侧径向固装一推送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林赵相菊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达鑫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