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244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床或机床的电永磁吸盘,由电永磁吸盘、底座、电永磁控制器、蓄电池和连接电缆组成,所述电永磁吸盘固定在底座上与底座成为一个整体,所述电永磁控制器、蓄电池及连接电缆安装在密闭空间内,电永磁控制器的控制按键、显示功能和外设接口均嵌入底座侧面或只嵌入外设接口,外设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电永磁控制器的控制按键及显示功能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部接线,在操作现场无需做任何接线和调试,可以直接固定在机床上立刻使用,节约了大量安装调试时间,简化了操作过程,同时使用过程中无需频繁插拔快速接头,同时蓄电池也使吸盘可以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磁力快速换模装置的电永磁
,特别指一种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注塑等行业,注塑模具的安装、固定、夹紧,常采用机械或液压、气动的方法将注塑模具固定于注塑机的工作台模板上。这些技术和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有的结构大成本高、有的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对精度高的注塑模具有损伤或引起额外变形。当然现在也有用电永磁吸盘作工装夹具的,但都采用圆形、方形或长方形结构磁系,要么由于排布稀松而吸力安全系数低,要么由于结构问题引起电永磁吸盘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结构更优异的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技术存在的结构大成本高、有的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对精度高的模具有损伤或引起额外变形的缺陷;也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全系数低和刚性不足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由导磁基体、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为蜂房单元结构的正六边形,由导磁基体、不可逆强磁永磁体、脉冲线圈、可逆强磁永磁体及导磁背板组成;所述的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为菱形结构,3个菱形单元组成I个蜂房单元结构的正六边形,由导磁基体、不可逆强磁永磁体、脉冲线圈、复合可逆强磁永磁体及导磁背板组成;所述的复合可逆强磁永磁体由可逆强磁永磁体和导磁材料复合而成;所述的脉冲线圈包裹在可逆强磁永磁体外表;所述的导磁材料的极面紧贴导磁基体的内极面。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经不同的蜂房阵列可组成适应实际需要的不同形状蜂房结构的电控永磁模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至少包含2个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本技术所述的导磁基体是由整体加工而形成的,其主要由工作表面上正六边环形经蜂房阵列形成的隔磁槽组、与隔磁槽组相对应的内部正六边环形经蜂房陈列形成的沉槽组、被沉槽包围的内部蜂房单元体经蜂房阵列形成的磁极组和蜂房陈列的单元正六面体沉孔组等组成的一个整体,相邻的沉槽间有加工形成的筋板隔开。本技术所述的可逆强磁永磁体为一种可对其正向、反向反复充磁的强永磁体,给定脉冲线圈短时脉冲电流,可对可逆强磁永磁体充磁;脉冲线圈对可逆强磁永磁体完成充磁断电后,可逆强磁永磁体变为永磁体,此磁性能状态一直保持至下一次给定脉冲线圈脉冲电流。本技术所述的导磁背板内端面紧贴可逆强磁永磁体的极面。所述的导磁背板截面为正六边形,其周边经非磁性材料与导磁基体连成一体;所述的导磁背板与周边非磁性材料为一复合整体。本技术所述的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贴装于注塑机工作台模板表面。所述的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可分多片组合贴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为蜂房单元、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组成蜂房单元,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与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组成单元经蜂房阵列封装于导磁基体内腔形成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本技术的思路源自于大自然的选择、源自于杰出建筑大师蜜蜂辛勤劳动的智慧积累成果一蜂房结构;本技术的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吸收大自然的经典之作一蜂房的优点:构造精巧、适用、刚度高、结构稳定而且利用最少的材料提供电控永磁单元体的最大使用空间。在相同的有效空间,排布相同吸力的电控永磁磁系单元,紧密蜂房阵列排布的电控永磁磁系单元数量最多,因此,在相同的有效空间,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所提供的吸力更大,使用安全系数更高。相对于圆形、方形和长方形等结构的单元电控永磁磁系的排布,蜂房结构单元电控永磁磁系经蜂房阵列排布,因每个磁系单元均与相邻的6个磁系单元相连,其有效面积内磁场的分布更为均匀,若将任意相邻两磁极设置为异性磁极,则其产生的磁力更为均匀、内部磁路保持平衡,则导磁基板始终处于磁中性;对磁性模具的吸力、夹压更为均匀、更为可靠。本技术的导磁基体是由整体加工而形成,因此,本技术的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是O渗透的完美密封。本技术的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依靠永磁材料的磁力实现工件夹压,电控永磁模板内部没有运动部件,机械上没有工作磨损,只在装卸模具的瞬间(几秒钟)使用动力电源,因此,本技术极度节能。同时,电气上也可避免因长期大电流而烧损。且由于本技术的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是O渗透的完美密封,外部的冷却液及灰尘不会对内部电控永磁磁系产生损伤。因此,本技术的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寿命很长。此外,一次安装调试后,生产中无需定期停机对其进行维修维护,也无易损件,因而大大减少了停机时间,降低了维修维护的成本。本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利用有效空间,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电控永磁体的有效吸力;本技术导磁基体整体成型的O渗透的完美密封设计,提高了本技术的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只在装卸工件的瞬间(几秒钟)使用脉冲电源,因此,本技术极度节能;本技术工作时磁场的分布均匀,对被吸装的模具吸力均匀、不会产生额外的残余应力,不影响模具的精度和使用性能。本技术的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无论在工作状态还是非工作状态,由于自身磁极成对配置磁回路高度闭合、内部磁路始终达到平衡,对外泄露极少,所有,本技术的蜂房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对周边环境无电磁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仰视图;图4为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工作磁路示意图;图5为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非工作磁路示意图;图6为安装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磁性基板剖面示意图;图7为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不可逆强磁永磁体的2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磁性背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截面示意图;图10为图9仰视图;图11为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工作磁路示意图;图12为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单元非工作磁路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贴装注塑机工作模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至3可知,本技术主要由导磁基体1、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2、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3、传感器4组成的一种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从图6、7、8可知:所述的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2为蜂房单元结构的正六边形,所述的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2主要由导磁基体21、不可逆强磁永磁体22、脉冲线圈23、可逆强磁永磁体24及导磁背板25组成。从图9、10可知:所述的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3为菱形结构,3个菱形单元组成I个蜂房单元结构的正六边形;所述的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3主要由导磁基体31、不可逆强磁永磁体32、脉冲线圈33、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房阵列结构贴装式双面强磁电控永磁模板,由导磁基体(1)、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2)、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3)、传感器(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双面强磁电控永磁磁系(2)为蜂房单元结构的正六边形,由导磁基体(21)、不可逆强磁永磁体(22)、脉冲线圈(23)、可逆强磁永磁体(24)及导磁背板(25)组成;所述的第二强磁电控永磁磁系(3)为菱形结构,3个菱形单元组成1个蜂房单元结构的正六边形,由导磁基体(31)、不可逆强磁永磁体(32)、脉冲线圈(33)、复合可逆强磁永磁体(34)及导磁背板(35)组成;所述的复合可逆强磁永磁体(34)由可逆强磁永磁体(34a)和导磁材料(34b)复合而成;所述的脉冲线圈(33)包裹在可逆强磁永磁体(34a)外表;所述的导磁材料(34b)的极面紧贴导磁基体(31)的内极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志洪王梅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千豪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