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氧化锌-钆-药物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249090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氧化锌-钆-药物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纳米粒子由氧化锌纳米晶内核、聚合物外壳、通过配位键修饰的钆(III)离子、表面负载的抗癌药物分子四个部分构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出色的发光性能、优越的磁弛豫率,可以应用于细胞和小动物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小鼠肿瘤的治疗等。其制备方法是先通过两步共聚反应在氧化锌纳米粒子表面包覆聚合物,然后利用聚合物携带的大量羧基与钆(III)离子配位使纳米粒子具有磁性,最后在纳米离子表面负载上药物分子。这种纳米粒子载药平台不仅有良好的荧光-磁共振双成像功能、高载药率和释放率,而且本身毒性低,在小鼠体内完全降解无残留,和抗癌药物本身相比表现出优秀的生物安全性和给药专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集荧光成像、磁共振成像、抗癌药物负载与释放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氧化锌-1L-药物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已经成为21世纪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常用癌症的化疗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症的恶化,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伤及正常细胞和健康组织,最终会破坏病人的免疫系统。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的结合产生了纳米药物载体,这类新材料能够高效负载抗癌药物,利用肿瘤周围组织的微环境或者癌细胞内部的微环境进行靶向性地释放抗癌药物,以避免对健康组织细胞的伤害。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用标记技术如磁共振成像、荧光成像进行实时的监测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多功能纳米载药平台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类平台能够把难溶于水、生物毒性大的药物准确地投放到肿瘤细胞内部,显示出卓越的性能。但是,常用的纳米平台如高分子微球和介孔二氧化硅等材料体积过大难以降解排泄,含重金属成分的纳米粒子如稀土化合物存在着积累性中毒的风险,开发利用生物安全性高的纳米载药平台对实际应用有重大价值。氧化锌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材料,是美国食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锌‑钆‑药物复合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由氧化锌纳米晶内核、聚合物外壳、通过配位键修饰的钆(III)离子、表面负载的抗癌药物分子四个部分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焕明马莹莹王天伊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