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189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油空气炸锅,包括锅体、盖体马达和扇叶以及发热元件。所述锅体中设置有具有内腔的内锅。所述锅体的内壁与所述内锅的外壁至少部分地间隔开,以在所述锅体与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锅体的底部设置有使所述第一空间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一通气口。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锅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使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三通气口。所述马达和所述扇叶用于将空气传送到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中。所述发热元件用于加热所述空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油空气炸锅,能充分利用热空气密度相对较低的固有属性,便于空气从锅体的底部进入锅体,以自下而上回流形成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炊具
,尤其涉及一种无油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油炸食品(薯条、饼干、炸鸡腿)等因经过油炸后口感酥脆而且香气扑鼻而非常受人们的欢迎。无油空气炸锅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口感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因此,无油空气炸锅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家庭烹饪器具。现有的无油空气炸锅的进气口通常设置在盖体中。来自大气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炸锅中之后被设置在盖体中的发热元件加热并通过设置在盖体中的马达和扇叶向下吹风而将热空气输送到内锅的内腔中,用于炸制食物。通常热空气的密度相对较低,从上向下输送热空气不利于热空气的流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无油空气炸锅,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油空气炸锅。所述无油空气炸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中设置有具有内腔的内锅,所述锅体的内壁与所述内锅的外壁至少部分地间隔开,以在所述锅体与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锅体的底部设置有使所述第一空间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一通气口,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锅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使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三通气口 ;马达和扇叶,所述马达和所述扇叶用于将空气传送到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中;以及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用于加热所述空气。以此设置方式,由于第一通气口设置在锅体的底部,因此,能够充分利用热空气密度相对较低的固有属性,便于空气从锅体的底部进入锅体,以自下而上回流形成循环,而炸制位于内锅的上部的炸篮里的食物。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气口处设置有过滤网。以此设置方式,可以避免杂物等通过第一通气口进入到锅体中。优选地,所述内锅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二通气口用于使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以此设置方式,第一空间中的被加热的空气可以从内锅的侧壁上的第二通气口进入到内锅的内腔中,而非从内锅的顶部开口进入,更加便于被加热的空气自下而上回流形成循环。优选地,所述无油空气炸锅包括炸篮,所述炸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内锅的上部,用于盛放食物。以此设置方式,便于取放食物。优选地,所述内锅包括颈部,所述颈部位于所述炸篮的下方。以此设置方式,能够避免油液沿着内锅的侧壁下落污染内锅的侧壁,特别是在内锅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的情况下,放置油液沿着内锅的侧壁下落而堵塞第二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马达、所述扇叶以及所述发热元件均设置在所述锅体中。以此设置方式,不仅可以尽量避免由于马达的位置过高而导致重心不稳容易倾斜翻倒的问题,还可以尽量避免马达和扇叶被厨房的油污污染。优选地,所述内锅与所述锅体之间还设置有隔热罩,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隔热罩与所述内锅之间。以此设置方式,能够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优选地,所述发热元件为螺旋发热管,所述螺旋发热管包绕所述内锅的外壁且与所述外壁直接接触。以此设置方式,能够提高能量利用率,且避免发热元件上粘上油脂。优选地,所述无油空气炸锅还包括集油盒,所述集油盒设置在所述内锅中,且位于所述内锅的底部。集油盒可以收集滴落的油液,便于清洗。优选地,所述第三通气口处设置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三通气口的出风量,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构造为在阻挡位置和完全释放位置之间可旋转,其中,在阻挡位置中,所述阻挡部完全封闭所述第三通气口,在所述完全释放位置中,所述阻挡部从所述第三通气口完全移开;以及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连接至所述阻挡部,以驱动所述阻挡部在所述阻挡位置和所述完全释放位置之间旋转。以此设置方式,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操作调节装置的操作部调节内锅的内腔中的温度,操作方便且简单。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无油空气炸锅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炸篮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炸篮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炸篮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调节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示出的调节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阻挡部位于阻挡位置;以及图7为图5中示出的调节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阻挡部位于完全释放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油空气炸锅100,其包括锅体110、位于锅体110的上方用于盖合锅体I1的盖体120以及位于锅体110中的热风传送装置130。下面将结合图1-图7详细描述无油空气炸锅100。如图1所示,无油空气炸锅100的锅体110的外壳可以由合成树脂等材料制成,以使得外壳的温度不受锅体110内部的温度的影响,防止烫伤使用者。可选地,锅体100的外壳上可以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和/或时间调节装置。当然,温度调节装置和时间调节装置也可以设置在下文将要提到的盖体120的上盖121上。锅体110内设置有内锅111,内锅111可以自由地放入锅体110内或者从锅体110取出。内锅111的形状可以为具有台阶的大体圆筒状,其上部具有开口,内部具有与该开口连通的空腔。锅体110的内壁与内锅111的外壁间隔开或至少部分地间隔开,以在锅体110与内锅111之间形成第一空间Si。该第一空间SI可以为下文中将要提到的热空气提供流通通道。锅体110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口 112,该第一通气口 112可以使得第一空间SI与锅体110的外部的大气连通。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气口 112设置在锅体I1的底部。可选地,第一通气口 112处还可以设置有过滤网112A,以防止杂物(例如蟑螂)等通过第一通气口 112进入炸锅100中。内锅111的侧壁上设置有使内锅111的内腔与第一空间SI连通的第二通气口113。内锅111的外侧设置有发热元件114。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热量损失以及锅体110的外部温度高而烫伤使用者,内锅111的外壁与锅体1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热罩118,发热元件114位于隔热罩与内锅111的外壁之间,因此,大部分热量可以被限制在隔热罩118内。隔热罩118的底部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未示出)。该通孔可以用于使空气通过。可选地,该通孔还可以用于使下文中将要详细描述的马达的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油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油空气炸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中设置有具有内腔的内锅,所述锅体的内壁与所述内锅的外壁至少部分地间隔开,以在所述锅体与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锅体的底部设置有使所述第一空间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一通气口,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锅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使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第三通气口;马达和扇叶,所述马达和所述扇叶用于将空气传送到所述内锅的所述内腔中;以及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用于加热所述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振军李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