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001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在上模设置第一阶梯通孔,在下模设置与第一阶梯通孔对应的第二阶梯通孔,安装时,首先将第一销件放置在第二销孔内,将上模放在下模上,使得第一销件的一端穿入第一销孔内,使得上模和下模合模精准,拆卸时,通过第二销件从第一阶梯通孔或第二阶梯通孔将第一销件顶出;在安装和拆卸时,第一销件通过限位部限位在销孔腔内,避免第一销件脱落,并且拆卸时,第二销件可根据需要从两侧将第一销件销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砂型模具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合模精度高,且便于拆卸脱模,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砂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砂型浇注是常规使用的方法。现有的砂型铸造模具一般包括上模、下模,浇注前需要将上模、下模进行预组装,然后从浇口对模腔进行浇注,因此三者之间预组装的配合精度十分重要,对成品的合格率具有很大影响。此外,浇注成型后,需要将上模、中模、下模拆卸,以便成品脱模,在模具拆卸过程中,容易对成品造成二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包括:上模、下模、第一销件;上模内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底部具有第一开口,上模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浇口,第一开口外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台阶通孔,第一台阶通孔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第一孔部的内径小于第二孔部;下模其内具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顶部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外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台阶通孔,第二台阶通孔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三孔部和第四孔部,第三孔部的内径大于第四孔部;下膜位于上模下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且二者形成模腔,第一台阶通孔与第二台阶通孔相对设置,第一孔部、第二孔部、第三孔部、第四孔部依次连通形成孔腔;第一销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部、限位部、第二杆部,第一孔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第四孔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第一销件位于所述孔腔内,限位部位于第二孔部和/或第三孔部内,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分别穿过第一孔部和第四孔部。优选地,还包括第二销件,第二销件具有杆体结构,其一端具有受力部,第二销件的直径小于第一孔部的孔径且小于第四孔部的孔径。优选地,第二孔部的长度为H1,第三孔部的长度为H2,第一杆部的长度为LI,限位部的长度为L2,第二杆部的长度为L3,L2+L3 Φ L1+L2 ( H1+H2 < L1+L2+L3。 优选地,第一阶梯通孔围绕第一开口均匀分布。优选地,第二阶梯通孔围绕第二开口均匀分布。本技术中,所提出的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在上模设置第一阶梯通孔,在下模设置与第一阶梯通孔对应的第二阶梯通孔,安装时,首先将第一销件放置在第二销孔内,将上模放在下模上,使得第一销件的一端穿入第一销孔内,使得上模和下模合模精准,拆卸时,通过第二销件从第一阶梯通孔或第二阶梯通孔将第一销件顶出;在安装和拆卸时,第一销件通过限位部限位在销孔腔内,避免第一销件脱落,并且拆卸时,第二销件可根据需要从两侧将第一销件销出。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砂型模具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合模精度高,且便于拆卸脱模,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包括:上模1、下模2、第一销件3、第二销件;上模I内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底部具有第一开口,上模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浇口 11,第一开口外周设有多个第一台阶通孔12,第一阶梯通孔12围绕第一开口均匀分布,第一台阶通孔1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第一孔部的内径小于第二孔部;下模2其内具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顶部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外周设有多个第二台阶通孔21,第二阶梯通孔21围绕第二开口均匀分布,第二台阶通孔2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三孔部和第四孔部,第三孔部的内径大于第四孔部;下膜2位于上模I下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且二者形成模腔,第一台阶通孔12与第二台阶通孔21相对设置,第一孔部、第二孔部、第三孔部、第四孔部依次连通形成孔腔;第一销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部、限位部、第二杆部,第一孔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第四孔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第一销件3位于所述孔腔内,限位部位于第二孔部和/或第三孔部内,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分别穿过第一孔部和第四孔部;第二销件具有杆体结构,其一端具有受力部,第二销件的直径小于第一孔部的孔径且小于第四孔部的孔径,其可从第一孔部或第四孔部穿入第二孔部或第三孔部。在具体设计中,第二孔部的长度为Hl,第三孔部的长度为H2,第一杆部的长度为LI,限位部的长度为L2,第二杆部的长度为L3,L2+L3 Φ L1+L2彡H1+H2 < L1+L2+L3,便于第一销件的安装和脱模。本实施例的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安装时,首先将第一销件放置在第二销孔内,将上模放在下模上,使得第一销件的一端穿入第一销孔内,使得上模和下模合模精准,拆卸时,通过第二销件从第一阶梯通孔或第二阶梯通孔将第一销件顶出;在安装和拆卸时,第一销件通过限位部限位在销孔腔内,避免第一销件脱落,并且拆卸时,第二销件可根据需要从两侧将第一销件销出。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砂型模具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合模精度高,且便于拆卸脱模,提高了加工效率。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阶梯通孔围绕第一开口均匀分布,第二阶梯通孔围绕第二开口均匀分布,保证上模和下模合模后的机械精度,从而提高成品合格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第一销件(3); 上模(I)内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底部具有第一开口,上模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浇口(11),第一开口外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台阶通孔(12),第一台阶通孔(1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第一孔部的内径小于第二孔部; 下模(2)其内具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顶部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外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台阶通孔(21),第二台阶通孔(2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三孔部和第四孔部,第三孔部的内径大于第四孔部; 下膜(2)位于上模(I)下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且二者形成模腔,第一台阶通孔(12)与第二台阶通孔(21)相对设置,第一孔部、第二孔部、第三孔部、第四孔部依次连通形成孔腔; 第一销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部、限位部、第二杆部,第一孔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第四孔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第一销件(3)位于所述孔腔内,限位部位于第二孔部和/或第三孔部内,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分别穿过第一孔部和第四孔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销件,第二销件具有杆体结构,其一端具有受力部,第二销件的直径小于第一孔部的孔径且小于第四孔部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孔部的长度为H1,第三孔部的长度为H2,第一杆部的长度为LI,限位部的长度为L2,第二杆部的长度为L3,L2+L3 幸 L1+L2 彡 H1+H2 < L1+L2+L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梯通孔(12)围绕第一开口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阶梯通孔(21)围绕第二开口均匀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在上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砂型模具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第一销件(3);上模(1)内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底部具有第一开口,上模顶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浇口(11),第一开口外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台阶通孔(12),第一台阶通孔(1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第一孔部的内径小于第二孔部;下模(2)其内具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顶部具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外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台阶通孔(21),第二台阶通孔(21)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三孔部和第四孔部,第三孔部的内径大于第四孔部;下膜(2)位于上模(1)下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且二者形成模腔,第一台阶通孔(12)与第二台阶通孔(21)相对设置,第一孔部、第二孔部、第三孔部、第四孔部依次连通形成孔腔;第一销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部、限位部、第二杆部,第一孔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第四孔部的直径小于限位部,第一销件(3)位于所述孔腔内,限位部位于第二孔部和/或第三孔部内,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分别穿过第一孔部和第四孔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全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宁国新马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