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盖护罩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436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护罩改进结构,在缸盖护罩的内表面设置有油气分离室;所述油气分离室包括位于进气侧的第一油气分离室和位于排气侧的第二油气分离室;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为四级分离结构;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室为三级分离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四级分离结构,并通过增加旋风分离板组的结构,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在流经旋风分离板组时,通过曲线板的设置,导致气流产生漩涡,由于油和气的密度不同,油和气在漩涡的作用下产生分离,分离后的大油滴直接掉落在挡油板上,小油滴则撞击在旋风式分离板表面并顺其表面流向孔板,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
,特别是指一种发动机缸盖护罩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会有少量气体从气缸壁与活塞环之间的间隙以及活塞与活塞环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中,这些窜气会将活塞和气缸壁表面的机油带走,通过进气系统进入燃烧室再次燃烧。但是由于机油不能完全燃烧,会对排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满足排放法规要求,必须将机油从窜气里分离出来。现有汽油发动机为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均采用闭式的呼吸系统,早期的发动机通风系统采用外置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导致管路复杂,布置臃肿,有悖于发动机集成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现有的集成油气分离结构的缸盖护罩组件一般采用一至三级分离,油气分离的效果基本满足排放法规的需要,但随着排放法规日益严格,急需油气分离效果更好的油气分离器结构来满足排放要求。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实现机油与窜气分离,目前油气分离技术方案采用闭式三级分离结构,具体为:油气分离器分为进气侧分离室A与排气侧分离室B,两分离室各有三级分离结构。进气侧分离室包括有缸盖护罩010、挡油板020、第一隔板组011、第一挡板021、第一孔板023、第一齿形撞击板012、PCV阀013、进气侧出气口 1、第一回油部022、进气侧进气口 IN1、第二回油部024及凹槽029。排气侧分离室包括有缸盖护罩010、挡油板020、第二隔板组014、第二挡板025、第二孔板027、第二齿形撞击板015、小管016、排气侧进气口 IN2、排气侧出气口 I 1、第三回油部026、第四回油部028。现有技术不能满足更高排放限值要求,直接导致整车无法上市销售。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通过采用发动机缸盖护罩加独立油气分离器来满足排放标准,这样不仅导致管路复杂,布置臃肿,而且增加的成本过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现发动机缸盖护罩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在有限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发动机排气满足现法规的排放限值要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发动机缸盖护罩改进结构,在缸盖护罩的内表面设置有油气分离室;所述油气分离室包括位于进气侧的第一油气分离室和位于排气侧的第二油气分离室;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为四级分离结构;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室为三级分离结构;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包括有第一隔板组、第一挡板、第一挡油板、旋风分离板组、第一孔板及第一齿形撞击板;所述二油气分离室包括有第二隔板组、第二挡板、第二挡油板、第二孔板及第二齿形撞击板;所述第一隔板组的一个侧边、所述旋风分离板组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一齿形撞击板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二隔板组的一个侧边、及所述第二齿形撞击板的一个侧边均与所述缸盖护罩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一孔板均与所述第一挡油板中与所述缸盖护罩相对的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第二孔板均与所述第二挡油板中与所述缸盖护罩相对的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孔板与所述第二孔板靠近所述缸盖护罩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气体过孔;每个所述气体过孔均为锥形孔,其中进气一侧的孔径大于出气一侧的孔径。每个所述气体过孔的内壁均设置有多个轴向贯通的槽型结构;每个所述槽型结构的中线均为曲线。所述旋风分离板组包括有至少三个平行设置的曲线板。所述第一挡油板与所述第二挡油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第一挡油板上设置有第一回油部和第二回油部;在所述第二挡油板上设置有第三回油部和第四回油部。所述第一回油部与所述第二回油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油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三回油部与所述第四回油部位于所述第二挡油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回油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回油部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三回油部的高度与所述第四回油部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一挡油板及所述第二挡油板均设置有向所述缸盖护罩方向的翻边。在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所对应的缸盖护罩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安装有PCV阀;所述PCV阀通过管路与进气歧管联通;在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室所对应的缸盖护罩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出气孔通过管路与空气滤清器出气端管路联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缸盖护罩进气侧的油气分离室设置为四级分离结构,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通过采用四级分离结构,并通过增加旋风分离板组的结构,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在流经旋风分离板组时,通过曲线板的设置,导致气流产生漩涡,由于油和气的密度不同,油和气在漩涡的作用下产生分离,分离后的大油滴直接掉落在挡油板上,小油滴则撞击在旋风式分离板表面并顺其表面流向孔板,提高了油气分离的效果。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上将气体过孔设置为锥形孔,并且在气体流动方向上,位于进气一侧的孔径大于位于出气一侧的孔径,这样的锥形孔结构使得气体在通过气体过孔中,在增加气体流速的同时,对进气一侧的气体增加挤压力,利于小油滴的汇集,并且在气体以更高的速度通过气体过孔后,并与齿形撞击反进行碰撞的程度增加,在与齿形撞击板撞击后气体压力的下降幅度增大,气体流速进一步放缓,这样更有利于油滴的降落,而提高油气分离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技术缸盖护罩去除挡油板后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技术缸盖护罩带挡油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技术挡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技术挡油板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E-E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缸盖护罩去除挡油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缸盖护罩去除挡油板后的主视图;图8为图7的F-F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挡油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A进气侧分离室,B排气侧分离室,010缸盖护罩,011第一隔板组,012第一齿形撞击板,013PCV阀,014第二隔板组,015第二齿形撞击板,016小管,020挡油板,021第一挡板,022第一回油部,023第一孔板,024第二回油部,025第二挡板,026第三回油部,027第二孔板,028第四回油部,029凹槽,100缸盖护罩,200第一油气分离室,300第二油气分离室,400第一挡油板,500第二挡油板,600连接板,700翻边,800凹槽,900气体过孔,101凸筋,201第一隔板组,202第一挡板,203旋风分离板组,204第一孔板,205第一齿形撞击板,206PCV阀,207第一出气孔,208第一回油部,209第二回油部,301第二隔板组,302第二挡板,303第二孔板,304第二齿形撞击板,305第二出气孔,306第三回油部,307第四回油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护罩改进结构,如图6至图9所示,在缸盖护罩100的内表面设置有油气分离室;本申请的缸盖护罩100是指集成有油气分离器的缸盖护罩,而不包括没有集成有油气分离器的缸盖护罩。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仅与缸盖护罩上的油气分离器结构有关,而在缸盖护罩上设置的其它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并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所述油气分离室包括位于进气侧的第一油气分离室200和位于排气侧的第二油气分离室300 ;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200为四级分离结构;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室300为三级分离结构。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200包括有第一隔板组201、第一挡板202、第一挡油板400、旋风分离板组203、第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发动机缸盖护罩改进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盖护罩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缸盖护罩的内表面设置有油气分离室;所述油气分离室包括位于进气侧的第一油气分离室和位于排气侧的第二油气分离室;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为四级分离结构;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室为三级分离结构;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包括有第一隔板组、第一挡板、第一挡油板、旋风分离板组、第一孔板及第一齿形撞击板;所述二油气分离室包括有第二隔板组、第二挡板、第二挡油板、第二孔板及第二齿形撞击板;所述第一隔板组的一个侧边、所述旋风分离板组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一齿形撞击板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二隔板组的一个侧边、及所述第二齿形撞击板的一个侧边均与所述缸盖护罩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一孔板均与所述第一挡油板中与所述缸盖护罩相对的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第二孔板均与所述第二挡油板中与所述缸盖护罩相对的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孔板与所述第二孔板靠近所述缸盖护罩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气体过孔;每个所述气体过孔均为锥形孔,其中进气一侧的孔径大于出气一侧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先瑜张建操张应兵陈园明颜伟刘彤谢有路邱若友倪成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