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3319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气体扩散层由微孔层和支撑层组成,制备方法如下:将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加入到含有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并搅拌、超声分散至形成均匀的悬浮液;再加入憎水剂乳液,搅拌至形成微孔层浆料;将微孔层浆料均匀涂覆到支撑层的一侧上,支撑层另一侧喷涂低浓度的憎水剂乳液;烘干并置于充氮烘箱中烧结得到气体扩散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气体扩散层,有效保证了微孔层浆料中导电材料和疏水材料分散均匀,使其具备适宜的亲疏水性能,提高了气体扩散层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核心组件膜电极组件(MEA)由气体扩散层、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组成。气体扩散层(GDL)位于催化层和流场之间,其作用主要在于支撑催化层、收集电流,同时为反应气体和产物水的传输提供通道。典型的气体扩散层通常由支撑层和微孔层构成,支撑层是由碳纤维纸或碳布等多孔导电介质材料构成,而微孔层一般是由碳粉和憎水性的聚四氟乙烯(PTFE)构成。气体扩散层的排水性能尤为重要,它影响反应气体的扩散及产物水的排出,进而影响电池的性能。申请号为 U.S.5561000 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 96198611.5^98109696.4 及 200510018417.1的中国专利均认为在支撑层靠近催化层的一侧涂覆微孔层能够有效地改善燃料电池内部的水气传质,进而提高电池性能。然而,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长期的运行环境下,碳黑材料逐步发生氧化,使得微孔层逐渐变得亲水,液态水驻留在孔隙中,增加传质极化,给气体传输和分配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进而降低电池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人们把目光投向冷启动性能和低压空气电堆的寿命,气体扩散层的气体传输和分配作用以及耐久性就突显出重要性。具备良好耐久性的微孔层无疑将对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问题并未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申请号为201110182437.8的中国专利描述了在有机纤维布支撑体的两侧表面均涂覆由导电耐腐蚀材料和疏水剂构成的混合材料层,从而提高支撑体的腐蚀性能。由此可见,微孔层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能对于保证微孔层性能的发挥及提高燃料电池长期运行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但首先,微孔层需要具备适宜的亲疏水性能,才能保证在其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传质平衡。因此,从制备材料及工艺方面来提高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耐久性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在含有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进而形成微孔层浆料,制备出耐腐蚀的气体扩散层,提高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使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分散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含有分散剂的水溶液,分散剂的浓度控制在质量百分比为0.5% -5% ;(2)将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加入到步骤(I)所得含有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并机械搅拌0.5-5小时,然后再超声分散直至形成均匀的悬浮液(约需30~60分钟),其中,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占悬浮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5%~8% ; (3)将憎水剂乳液加入到步骤(2)所得悬浮液中,搅拌均匀以形成微孔层浆料(约需5-25分钟),其中,憎水剂乳液为普通市售产品,因憎水剂乳液的固含量有多种,故添加量以憎水剂计,即憎水剂的含量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质量的40/『32% ; (4)将步骤(3)所得微孔层浆料均匀涂覆到支撑层的一侧上,干燥并称重,然后重复该步骤,直到微孔层的厚度达到1~15微米; (5)在步骤(4)所得支撑层未涂覆微孔层浆料的一侧喷涂质量分数为1%。~1%的憎水剂乳液,干燥并称重,使憎水剂的担载量达到支撑层质量的0.5^5% ;然后置于充氮烘箱中,在温度环境为300~380°C下烧结30~100分钟,得到气体扩散层。优选地,所述分散剂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ΑΡΕ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ΑΕ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ΡΕ0-ΡΡ0-ΡΕ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和十二烷基琥珀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地,金属氧化物粉体为二氧化锡、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金属氧化物粉体为掺杂有锑、锰、铁、铝、氟、氯或氮的二氧化锡、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憎水剂的乳液为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聚偏氟乙烯(PVDF)乳液、聚三氟氯乙烯(PCTFE)悬浮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地,所述支撑层为碳纤维纸或碳纤维编织布。进一步,所述支撑层的孔隙率为30%~80%,厚度为100~250微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I)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气体扩散层,通过采用含有分散剂的水溶液作为分散介质,提高了憎水剂乳液的分散效果,同时也克服了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团聚,有效保证了微孔层浆料中导电材料和疏水材料分散均匀,进而使其具备适宜的亲疏水性能。(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气体扩散层,通过采用金属氧化物粉体代替传统导电炭黑作为导电材料,提高了气体扩散层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气体扩散层,其支撑层一侧涂覆微孔层浆料,另一侧喷涂低浓度的憎水剂乳液,通过微孔层浆料的厚度来衡量涂覆过程,较易操作实现,保证气体扩散层同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和导电性。(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体扩散层在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透气性能基础上,提高了其微孔层的耐酸、耐高电位腐蚀性能及疏水稳定性,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4的电池性能曲线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与比较例I中气体扩散层的腐蚀电流-时间曲线;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与比较例I中气体扩散层的微孔层表面接触角测试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与比较例2的电池性能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去离子水,PVP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999 (即PVP占该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5%。);量取该溶液15毫升,向其中加入二氧化锡(SnO2)纳米粉体和氧化铟(In2O3)纳米粉体共75毫克(即Sn02& In 203纳米粉体共占总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5%),充分机械搅拌0.5小时,再超声分散30分钟,形成均匀的悬浮液;再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共30毫克(即PTFE的质量为SnO^ In 203纳米粉体总质量的4%),缓慢搅拌10分钟,形成微孔层浆料;准备孔隙率为30%、厚度为190微米的碳纤维纸为支撑层,将制备好的微孔层浆料用玻璃棒滚涂到碳纤维纸支撑层的一侧,至干燥后微孔层的厚度为I微米,在碳纤维纸支撑层的另一侧喷涂质量分数为3%。的PTFE乳液,直至PTFE的担载量为碳纤维纸支撑层质量的1.5% ;将涂覆后的碳纤维纸支撑层置于80摄氏度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然后置于380摄氏度充氮烘箱中烧结30分钟,得到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其中,Sn02& In2O3纳米粉体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它们的纯度均大于99.9%,粒径为20~100纳米,SnO;^ In2O3组成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中,SnO;^ In2O3的质量比为10:90。实施例2 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溶于去离子水,APEO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666 (即APEO占该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5%);量取该溶液15毫升,向其中加入掺氟二氧化锡(FTO)纳米粉体共464毫克(即FTO纳米粉体占总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3%),充分机械搅拌I小时,再超声分散40分钟,形成均匀的悬浮液;再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的共聚物(FEP)乳液共462毫克(即FEP的质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CN105119007.html" title="一种耐腐蚀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耐腐蚀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腐蚀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分散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含有分散剂的水溶液,分散剂的浓度控制在质量百分比为0.5‰~5‰;(2)将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加入到步骤(1)所得含有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并机械搅拌0.5~5小时,然后再超声分散直至形成均匀的悬浮液,其中,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占悬浮液的质量百分比为0.5%~8%;(3)将憎水剂乳液加入到步骤(2)所得悬浮液中,憎水剂的含量为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质量的4%~32%,搅拌至形成微孔层浆料;(4)将步骤(3)所得微孔层浆料均匀涂覆到支撑层的一侧上,直到微孔层的厚度达到1~15微米;(5)在步骤(4)所得支撑层未涂覆微孔层浆料的一侧喷涂质量分数为1‰~1%的憎水剂乳液,使憎水剂的担载量达到支撑层质量的0.5%~5%;然后置于充氮烘箱中,在温度环境为300~380℃下烧结30~100分钟,得到气体扩散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书淳杨汉嵩秦国帅刘权孙莹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