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及其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0722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9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电池柔性安装装置,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与电池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定位部;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支撑件设在所述定位部上;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柔性支撑件支撑在所述定位部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形成为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不仅增强了电池在不同车型上的适配度,而且能够缓冲电池振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及其电池柔性安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电池连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动车辆的电池安装在车身上,通常需要电池与不同的车身适配以增强电池的通用性,已有的刚性安装装置不仅不能满足电池的装配精度需求,而且不便于电池与车身的快速拆装。此外,由于电池刚性地连接在车身上,当电动汽车受到冲击或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车身的振动会传递到电池上,容易对电池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增强电池在不同车型上的适配度的、能够缓冲电池振动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电池柔性安装装置的电动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与电池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定位部;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支撑件设在所述定位部上;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柔性支撑件支撑在所述定位部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形成为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不仅增强了电池在不同车型上的适配度,而且能够缓冲电池振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用于与所述车身销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套,所述柔性支撑件嵌设在所述定位套内,所述柔性支撑件具有安装通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通孔相适配。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面形成为与所述电池连接的安装面,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件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安装面。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枢转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枢转连接轴,所述枢转连接轴形成为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枢转连接轴垂直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形成为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优选地,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安装座通过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连接杆的正下方。优选地,所述连接臂自所述安装座向所述定位部逐渐向上倾斜,所述连接杆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向下延伸。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橡胶件或弹簧。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辆,包括:车身、电池以及所述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车身上。优选地,所述车身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朝下敞开的电池安装槽,所述电池柔性安装装置为多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电池的两侧,每个所述电池柔性安装装置的安装座与所述电池的侧壁连接且连接件与所述电池安装槽的侧壁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电池连接装置,所述电池连接装置包括: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的电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电连接部连接和负载连接的高压线;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端子运动以控制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电池的导通和断开,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电池连通时所述电池、所述电连接部、所述高压线、所述负载形成充电回路。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端子上的第一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池上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电磁感应吸合,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吸合时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电池导通。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磁感应件,所述充电端子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磁感应件产生磁力的低压线。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远离所述第二驱动件且使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电池断开。优选地,所述电池连接装置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适于与电动车辆的车身连接,所述充电端子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导向部上以使所述第一驱动件可滑动地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驱动件。优选地,所述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复位件连接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充电端子之间。优选地,所述导向部具有导向杆,所述电磁感应件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导向杆上。优选地,所述导向杆的邻近所述电池的一端具有第一止挡部,所述导向孔内具有第二止挡部,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与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优选地,所述车身包括:前围内板,所述前围内板内限定出第一分腔;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内限定出第二分腔;以及轮罩内板,所述轮罩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共同限定出第三分腔,所述第一分腔、所述第二分腔、所述第三分腔自前向后依次连接且共同构成高压线分布腔,所述高压线分布在所述高压线分布腔内。优选地,所述侧围外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内侧板、底板和外侧板,所述第二分腔由所述内侧板、所述底板、所述外侧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内侧板上设有通过孔,所述第一分腔和所述第二分腔通过所述通过孔相连通;所述车身还包括门槛内板,所述门槛内板位于所述第一分腔内且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高压线位于所述门槛内板与所述内侧板之间。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在电动车辆上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连接装置在电动车辆上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池与充电端子处于导通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与充电端子处于断开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连接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分腔与第二分腔连接处的局部示意图(去掉外侧板)。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分腔与第三分腔连接处的局部示意图(去掉外侧板)。附图标记:电动车辆1000,电池连接装置100,电池柔性安装装置200,电池300,车身400,电池安装槽401,高压线分布腔402,前围内板403,侧围外板404,内侧板404a,通过孔4041,轮罩内板405,门槛内板406,充电端子10,电连接部11,导向孔12,第二止挡部121,驱动组件20,第一驱动件21,第二驱动件22,复位件23,导向部30,导向杆31,第一止挡部311,高压线40,低压线50,安装座60,定位部61,安装面62,连接臂63,安装凸耳64,柔性支撑件70,安装通孔71,连接件80,连接件的第一端81,连接件的第二端82,枢转连接轴83,连接杆8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200以及电动车辆100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辆1000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200,包括:安装座60,安装座60用于与电池300连接,安装座60上设有定位部61;柔性支撑件70,柔性支撑件70设在定位部61上;以及连接件80,连接件80通过柔性支撑件70支撑在定位部61内,连接件80的第一端81与安装座60可枢转地相连,且连接件80的第二端82形成为用于与车身400连接的连接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辆1000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200,连接件80与安装座60可枢转地相连且通过柔性支撑件70被稳定支撑,不仅使装配时电池300可以相对车身400做适应性调整,便于电池300与不同车身400匹配,增强池在不同车型上的适配度;而且,柔性支撑件70能够吸收车身400传递给电池300的振动,延长了电池300的使用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连接件80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动车辆及其电池柔性安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与电池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定位部;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支撑件设在所述定位部上;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柔性支撑件支撑在所述定位部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形成为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与电池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定位部;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支撑件设在所述定位部上;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柔性支撑件支撑在所述定位部内,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枢转地相连,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形成为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用于与所述车身销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定位套,所述柔性支撑件嵌设在所述定位套内,所述柔性支撑件具有安装通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安装通孔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面形成为与所述电池连接的安装面,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件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安装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枢转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枢转连接轴,所述枢转连接轴形成为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枢转连接轴垂直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形成为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安装座通过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连接杆的正下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自所述安装座向所述定位部逐渐向上倾斜,所述连接杆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向下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橡胶件或弹簧。9.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电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柔性安装装置,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连接件连接在所述车身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朝下敞开的电池安装槽,所述电池柔性安装装置为多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电池的两侧,每个所述电池柔性安装装置的安装座与所述电池的侧壁连接且连接件与所述电池安装槽的侧壁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连接装置,所述电池连接装置包括: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池连接的电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电连接部连接和负载连接的高压线;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兴胜秦莹王金桥李力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