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8509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16:39
一种电梯轿厢,即使设置底坑梯子也能够实现轿厢下方的省空间化,不对维护作业造成妨碍,而且不存在损伤升降路内的其它设备的担虑。在该电梯轿厢中,由安装于护栏(5)而一体构成的多个护栏片(7)及绳索(6)构成供作业人员出入于底坑与乘电梯处之间时使用的底坑梯子,在通常情况下,将各护栏片(7)收纳于护栏(5)的缺口部(5a),而当维护作业时,则通过拆卸、拉出并展开而使之处于向升降路的底坑下垂的状态,作业人员穿过护栏(5)的缺口部(5a)在升降路内先后握住握持部(16)及绳索(6)并将各个护栏片(7)用作踏板(踏阶)。藉此,能够顺利且安全地进出。与绳索(6)的一端结合的一对挂钩(4)与护栏(5)间的间隔设定成能够使作业人员从容地进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底坑梯子的电梯乘用厢,该底坑梯子供作业人员出入设于电梯升降路的最下部的底坑与乘电梯处之间时使用。
技术介绍
通常,电梯中,为了进行检查或修理等维护作业,作业人员必须出入设于电梯升降路的最下部的底坑与乘电梯处之间。作为使作业人员进行该种作业时出入方便的众所周知的技术,可以例举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在轿厢的底部设置折叠式的梯子,在进行维护作业时使梯子伸长并用之出入于乘电梯处与底坑之间(参照本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平1-121069号公报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述的技术中,在轿厢的下部设置有能够伸缩的踏板,并且,其基本结构为:能打开关闭设置于轿厢下的升降路出入口侧的护栏的一部分,护栏与折叠式的梯子(踏板)分别独立地设置,该结构在轿厢下需较多的占有空间,因此,当作业人员在底坑进行维护作业时不仅造成妨碍,而且还存在不慎与这些构件碰撞时受伤的担虑,另外,还担心这些构件与设于升降路内的其它设备产生干扰而使其它设备造成损伤,因此,存在其结构上具有不少不妥当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这类问题点而进行,其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即使设置底坑梯子也照样能够实现轿厢下方的省空间化,不对维护作业造成妨碍,而且不存在损伤升降路内的其它设备的担虑。为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厢包括:底坑梯子,该底坑梯子是供作业人员在出入设于电梯的升降路的最下部的底坑与乘电梯处之间时使用的;以及护栏,该护栏从底部的乘电梯处侧的端面向下方延伸,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坑梯子包括:多个护栏片,这多个护栏片以能够拆卸的方式收纳于缺口部内并在乘电梯处侧与该护栏形成同一个面,该缺口部设于上述护栏;以及绳索,该绳索的一端与上述底部结合并以规定的间隔连接上述多个护栏片。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厢,利用上述结构,即使设置底坑梯子也能够实现轿厢下方的省空间化,不对维护作业造成妨碍,而且不存在损伤升降路内的其它设备的担虑。对于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结构及效果将通过以下的对实施方式的说明而使之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梯轿厢的底坑梯子在展开并伸长的状态下的基本结构的图,图1(a)是主视图,图1(b)是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底坑梯子在折叠状态下的基本结构的图,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底坑梯子在展开并伸长的状态下的使用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是为了对构成图1所示的底坑梯子的护栏片收纳于护栏的缺口部内的状况进行说明而抽出主要部分来加以表示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轿厢室2轿厢框3防振橡胶4挂钩5护栏5a缺口部5b固定件5c螺栓6绳索7护栏片7a护栏板7b固定棒7c增强棒16握持部21乘电梯处71b通孔72b紧固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通过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轿厢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梯轿厢的底坑梯子在展开并伸长的状态下的基本结构的图,图1(a)是主视图,图1(b)是侧视图。图2是表示该底坑梯子在折叠状态下的基本结构的图,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侧视图。图3是表示该底坑梯子在展开并伸长的状态下的使用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为了对构成该底坑梯子的护栏片7收纳于护栏5的缺口部5a内的状况进行说明而抽出主要部分来加以表示的立体图。参照各附图可知,实施例的电梯轿厢以轿厢框2支承供利用者(乘客)乘坐升降的轿厢室1,并且,在轿厢框2与轿厢室1之间设置有防振橡胶3,除此之外,作为在设于电梯升降路的最下部的底坑23与乘电梯处21之间用于供操作员进出的底坑梯子的构成要素,包括:多个护栏片7,这多个护栏片7以能够拆卸的方式收纳于缺口部5a内并在乘电梯处21侧与护栏5形成同一个面,该缺口部5a设于护栏5,该护栏5从底部的乘电梯处21侧的端面向下方延伸;以及绳索6,该绳索6的一端与底部结合并以规定的间隔连接各护栏片7。其中的绳索6的一端与设于底部的比护栏5更靠升降路侧的规定位置的一对挂钩4结合。护栏5为防止作业人员从乘电梯处21跌落至升降路内而设置,在其缺口部5a的升降路侧的周缘沿升降路的高度方向以规定的间隔设有在水平方向上成对设置的多个固定件5b。多个护栏片7在各个作为基体的矩形护栏板7a(为使作业人员便于进行后述的组装固定或拆卸后的拉出及展开的操作而在中央部分设有窗)的升降路的高度方向上的上侧边一体化地设置有两端突出的固定棒7b,并在靠近下侧边的中途位置一体化地设置有与固定棒7b平行的增强棒7c。此处,固定件5b的个数与固定棒7b的个数相同。缺口部5a的形状设置成与固定棒7b大致为相同形状,以使固定棒7b能够向乘电梯处21侧拉出。设置于底部的护栏5与挂钩4之间的握持部16具有把手的功能,该把手用于供作业人员在将底坑梯子在升降路内展开垂下、穿过缺口部5a而利用底坑梯子时确保平衡。另外,如图4所示,在固定棒7b的两端设置有通孔71b和紧固孔72b,其中,上述通孔71b贯穿上方的端面及下方的端面并用于供绳索6穿过,上述紧固孔72b用于利用紧固构件即螺栓5c将固定棒7b的两端的下方的端面和从比通孔71b靠内侧位置的乘电梯处21侧的端面朝向升降路侧的端面方向、即各固定件5b的水平方向上成对构成的上方的端面在载置的状态下紧固在一起。此处,在固定件5b的升降路侧的面设置有竖立的片部,由于该片部上设置有紧固构件支承部(例如接合螺母等的构件),因此,当固定棒7b载置于固定件5b上并用螺栓5c紧固于固定棒7b的两端的紧固孔72b时,通过用紧固构件支承部进行紧固而将固定棒7b固定于护栏5。接着,参照图2(a)、图2(b)及图4,对将底坑梯子的各护栏片7收纳于护栏5的缺口部5a的步骤进行说明。依据此收纳步骤,作业人员从乘电梯处21拉近绳索6,将最上层的护栏片7的固定棒7b的两端的下方的端面载置于对应的最上层的固定件5b的水平方向上的成对构成的上方的端面后,分别将螺栓5c紧固于紧固孔72b以固定于护栏5。对下方的护栏片7也依次以同样的方式用螺栓5c紧固而至最下层时,如图2(a)、图2(b)所示,多个护栏片7将缺口部5a的整面遮蔽,并且,能够在乘电梯处21侧以与护栏5形成同一个面的状态将各护栏片7紧凑地收纳于护栏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轿厢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包括:底坑梯子,该底坑梯子是供作业人员在出入设于电梯的升降路的最下部的底坑与乘电梯处之间时使用的;以及护栏,该护栏从底部的乘电梯处侧的端面向下方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坑梯子包括:多个护栏片,这多个护栏片以能够拆卸的方式收纳于缺口部内并在乘电梯处侧与该护栏形成同一个面,该缺口部设于所述护栏;以及绳索,该绳索的一端与所述底部结合并以规定的间隔连接所述多个护栏片。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5.13 JP 2014-0999331.一种电梯轿厢,包括:
底坑梯子,该底坑梯子是供作业人员在出入设于电梯的升降路的最下部的
底坑与乘电梯处之间时使用的;以及
护栏,该护栏从底部的乘电梯处侧的端面向下方延伸,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坑梯子包括:
多个护栏片,这多个护栏片以能够拆卸的方式收纳于缺口部内并在乘电梯
处侧与该护栏形成同一个面,该缺口部设于所述护栏;以及
绳索,该绳索的一端与所述底部结合并以规定的间隔连接所述多个护栏
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护栏的所述升降路侧的所述缺口部的周缘沿该升降路的高度方向
以规定的间隔设有在水平方向上成对构成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薗淳高桥才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建筑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