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踩油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7766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4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误踩油门装置,包括底座、可旋转地固定在底座上并与油门踏板联动的摇杆,设置在摇杆上的棘爪,与所述的棘爪对应设置的棘轮,与所述的棘轮传动连接且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凸轮,以及尾端与所述的底座铰接活塞杆端与所述的凸轮连接的双作用油缸,所述的双作用油缸的活塞上设置有节流孔或者在缸体外部设置有连通活塞前后空间的油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精妙、携带方便,便于安装和拆卸,可有效避免紧急情况下油门误踩而造成交通事故。该发明专利技术活采用小孔阻尼原理,同时兼有机械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相对较小的成本,实现了汽车油门防踩错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安全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误踩油门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误把油门当刹车踩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占百分之五左右,每年达20万次以上,且这类交通事故中大多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我国各类汽车生产商和汽车设计专业部门、研究性大学的研究人员都在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行着大量的研究。例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专利,中国公开号CN 101612893A,公开日为2009年12月30日,技术名称:《一种刹车时误踩油门的刹车方法以及刹车装置》,该装置以测量油门踏板运动速度来判断是否刹车并停止发动机运行,但当驾驶员想以较短的时间高速超车时,该系统可能导致交通事故。还有:华东大学的专利,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 102225691A,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0月26日,技术名称:《一种汽车油门防误踩制动装置》,该装置以油门踏板运动速度过快来启动刹车,该装置需要为油门踏板加装离心式离合装置,实用性不够且当驾驶员想以较短的时间高速超车时,该装置也可能导致交通事故。显然,上述专利对驾驶员油门当刹车踩的错误行为有一定的终止作用。但因其判断来自加油踏板的过快运动,而驾驶员在车辆打滑、高速速超车和遇陡坡急加油的时候,踩油门速度也是很快的,上述专利很难将错将油门当刹车踩的油门运行速度与驾驶员在车辆打滑、极速超车和遇陡坡急加油的快速踩踏油门加以区别,一旦程序判断失误或机械结构动作失误,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防误踩油门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防误踩油门装置,包括底座、可旋转地固定在底座上并与油门踏板联动的摇杆,设置在摇杆上的棘爪,与所述的棘爪对应设置的棘轮,与所述的棘轮传动连接且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凸轮,以及尾端与所述的底座铰接活塞杆端与所述的凸轮连接的双作用油缸,所述的双作用油缸的活塞上设置有节流孔或者在缸体外部设置有连通活塞前后空间的油路管。所述的棘轮与一组增速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增速齿轮与所述的凸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的油门踏板上固定设置有油门卡套,所述的油门卡套一侧设置有滑槽,与所述的摇杆固定连接的摆动杆上对应地设置有嵌设在所述的滑槽内的滚轮。所述的凸轮为薄壁圆盘,其与双作用油缸活塞拉杆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的油路管上设置有节流阀。所述的底座包括两块成夹角设置的底板,底板的夹角与油门后方的箱体一致以与汽车箱体相抵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精妙、携带方便,便于安装和拆卸,可有效避免紧急情况下油门误踩而造成交通事故。该技术活采用小孔阻尼原理,同时兼有机械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相对较小的成本,实现了汽车油门防踩错功能。特别适用于初学驾驶、疲劳驾驶及心理素质较弱的人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防误踩油门装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所不为本技术的斜视结构不意图;图3所示为传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防误踩油门装置包括底座1、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固定在底座上并与油门踏板联动的摇杆2,设置在摇杆上的棘爪3,与所述的棘爪对应设置且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棘轮5,与所述的棘轮传动连接且通过轴承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凸轮6,以及尾端与所述的底座铰接活塞杆端与所述的凸轮连接的双作用油缸7,所述的双作用油缸的活塞上设置有节流孔或者在缸体外部设置有连通活塞前后空间的油路8,在油路管上设有节流阀9以改变流体截面和流体长度,继而实现冲击力大小调整,本技术借助与摇杆与油门踏板的传动,实现油门踏板动作时的联动,其中,摇杆上的棘轮机构实现了单向的间歇转动,即当踩下油门踏板时,摇杆随之顺时针转动,铰接在杆上的棘爪插入棘轮的齿内,使棘轮同时随动转过一定角度;同时,棘轮机构的动力输出再带动凸轮转动,单向转动的凸轮带动双作用油缸活塞往复运动,将油缸中的液体,通过油路管或活塞上的节流孔由一端压入另一端即产生小孔阻尼作用,当在猛踩油门时,产生小孔阻尼作用产生预设的阻力,该阻力能被驾乘者明确感知,但是小孔阻尼作用会使油门踏板踩下的速度巨减,突然增大的阻力能有效提醒操作者,在误踩油门或猛踩油门加速时操作者均可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效避免在紧急状况下因误踩发生事故,如果驾乘者在上坡或者打滑时,其仍可用大力踩下油门,在小孔阻尼作用下油门踏板并未被锁死仍然能加油加速,有效避免因为装置在特意猛加油门时误判或锁死导致的事故发生。当松开油门踏板时,摇杆随之逆时针转动,棘爪在棘轮的齿上滑过,棘轮静止不动,确保油门踏板回程不受阻力,能迅速归位。优选地,棘轮的输出轴通过一组增速齿轮传递给皮带14,皮带再带动凸轮转动,所述的一组增速齿轮包括一个与所述的棘轮输出连接的大齿轮10和一个与所述的大齿轮啮合连接并与所述的皮带传动的小齿轮11,其中,所述的凸轮为薄壁圆盘,与双作用油缸活塞拉杆通过转轴连接,凸轮直径大小与双作用油缸行程相对应,优选地,整个运动的传动比为1:4,即在完全踩下油门踏板时,凸轮转动180°,且正对应双作用油缸一个工作行程,即凸轮的一个行程转动转化为双作用油缸内活塞的一个行程内的往复移动,在任何状态双作用油缸均具有良好的阻尼效果,有效增加装置反应的灵敏度,增强其可靠性。其中,为解决油门踏板的转轴与摇杆不同轴的问题,为实现油门踏板与摇杆传动,在所述的油门踏板上卡套有油门卡套12,即,油门卡套为可套设在油门踏板上的腔式结构以实现无改造传动连接,所述的油门卡套底部设有开口槽以避开油门推杆,所述的油门卡套右侧设置有滑槽,与所述的摇杆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的油门卡套平行设置的摆动杆13上对应地设置有嵌设在所述的滑槽内的滚轮。利用滚轮和滑槽的滚动配合,可将油门卡套随油门踏板的绕转轴的转动传递给摇杆以驱动其往复转动,采用油门卡套式设计,对现有的汽车结构无改动,易于实现且成本低。优选地,底座I采用角度折板式,即所述的底座包括两块成夹角设置的底板,底板的夹角与油门后方的箱体一致以与汽车箱体相抵靠,确保工作时稳定可靠。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防误踩油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可旋转地固定在底座上并与油门踏板联动的摇杆,设置在摇杆上的棘爪,与所述的棘爪对应设置的棘轮,与所述的棘轮传动连接且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凸轮,以及尾端与所述的底座铰接活塞杆端与所述的凸轮连接的双作用油缸,所述的双作用油缸的活塞上设置有节流孔或者在缸体外部设置有连通活塞前后空间的油路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踩油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与一组增速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增速齿轮与所述的凸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踩油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门踏板上固定设置有油门卡套,所述的油门卡套一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误踩油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可旋转地固定在底座上并与油门踏板联动的摇杆,设置在摇杆上的棘爪,与所述的棘爪对应设置的棘轮,与所述的棘轮传动连接且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凸轮,以及尾端与所述的底座铰接活塞杆端与所述的凸轮连接的双作用油缸,所述的双作用油缸的活塞上设置有节流孔或者在缸体外部设置有连通活塞前后空间的油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崔永鹏姚明达程利亚梁萌杨婕周增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