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7300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4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至少包括设备端盖、转动轴、以及动环和静环,所述静环的内壁上设置有挡环A,动环的外壁上设置有挡环B,挡环A、挡环B、静环以及动环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环状的阻隔腔室,所述阻隔腔室中设置有毛毡密封圈,所述动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轴向的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油脂密封腔内;在静环的底部设置有与油脂密封腔连通的排油槽,压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油盒,刮板随着动环在油脂密封腔内旋转,刮取油脂密封腔中的油脂,当刮板旋转至排油槽上方时,油脂由排油槽流入下方的集油盒中。该装置能够将被挤出轴承腔中的废油脂刮向集油盒中,从而避免污染环境,解决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属于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迷宫密封是在转动轴周围设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的装置。由于迷宫密封的转子和机壳间存在间隙,无固体接触,并允许有热膨胀,因此适应高温、高压、高转速频率的场合,这种密封形式被广泛用于汽轮机、燃汽轮机、压缩机、鼓风机的轴端和各级间的密封。然而,在有些特定的工况下,密封腔中的润滑油脂是要求进行新旧循环的,这就要求在平常的运转过程中,密封装置能够将密封腔中老化的油脂排出,从而为新油脂添加提供空间。尤其是在大轴径设备中,采用润滑脂润滑时难以实现对油脂适时更新,故必须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式,将废脂挤出来。然而目前在大轴径设备中,被挤出的油脂在旋转轴工作过程中被甩向四周,极难清理,一方面影响环境,另一方面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该装置能够将被挤出轴承腔中的废油脂刮向集油盒中,从而避免污染环境,解决了安全隐患。实现本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至少包括设备端盖、转动轴、以及动环和静环,所述的静环通过压盖安装固定在设备端盖上,动环固定于转动轴上并随轴旋转,所述的静环套在动环上,所述静环的内壁上设置有朝动环方向凸起的径向的挡环A,动环的外壁上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径向的挡环B,挡环A、挡环B、静环以及动环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环状的阻隔腔室,阻隔腔室的一侧通向外界,阻隔腔室的另一侧通向油脂密封腔,所述阻隔腔室中设置有用于密封静环与动环之间的间隙且防止油脂向外界泄漏的毛毡密封圈,所述动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轴向的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油脂密封腔内;在静环的底部设置有与油脂密封腔连通的排油槽,压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油盒,集油盒位于排油槽的正下方,刮板随着动环在油脂密封腔内旋转,刮取油脂密封腔中的油脂,当刮板旋转至排油槽上方时,刮板刮取的油脂由排油槽流入下方的集油盒中。动环和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受到转动轴和动环的挤压,对动环与转动轴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静环与设备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受到设备端盖和静环的挤压,对静环与设备端盖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所述的静环、动环均为剖分式结构,两者均由2-6段圆弧部件组成,圆弧部件的两端均设置有联接板,联接板上设置有通孔以及联接螺栓,圆弧部件通过联接板和联接螺栓首尾固定相连呈环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在静环的底部设置有与油脂密封腔连通的排油槽,压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油盒,集油盒位于排油槽的正下方,刮板随着动环在油脂密封腔内旋转,刮取油脂密封腔中的油脂,然后当刮板旋转至排油槽上方时,刮板刮取的油脂由排油槽流入下方的集油盒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设备端盖,2-转动轴,3-动环,4-静环,5-挡环A,6-挡环B,7-毛毡密封圈,8-圆弧部件,9-刮板,10-排油槽,11-压盖,12-集油盒,13-密封槽,14-密封条,15-联接板,16-联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具体的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至少包括设备端盖1、转动轴2、以及动环3和静环4,所述的静环4通过压盖11安装固定在设备端盖I上,动环3固定于转动轴2上并随轴旋转,所述的静环4套在动环3上。动环3和转动轴2之间设置有密封槽13,密封槽13中设置有密封条14,所述密封条14受到转动轴2和动环3的挤压,对动环3与转动轴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静环4与设备端盖I之间设置有密封槽13,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条14,所述密封条14受到设备端盖I和静环4的挤压,对静环与设备端盖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所述静环4的内壁上设置有朝动环方向凸起的径向的挡环A5,动环3的外壁上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径向的挡环B6,挡环A5、挡环B6、静环4以及动环3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环状的阻隔腔室,阻隔腔室的一侧通向外界,阻隔腔室的另一侧通向油脂密封腔,所述阻隔腔室中设置有用于密封静环与动环之间的间隙且防止油脂向外界泄漏的毛毡密封圈7,所述动环3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轴向的刮板9,所述刮板9位于油脂密封腔内;在静环4的底部设置有与油脂密封腔连通的排油槽10,压盖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油盒12,集油盒12位于排油槽10的正下方,刮板9随着动环3在油脂密封腔内旋转,刮取油脂密封腔中的油脂,当刮板9旋转至排油槽10上方时,刮板9刮取的油脂由排油槽10流入下方的集油盒12中。为了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环4、动环3均为剖分式结构,两者均由2-6段圆弧部件8组成,圆弧部件8的两端均设置有联接板15,联接板15上设置有通孔以及联接螺栓16,圆弧部件8通过联接板15和联接螺栓16首尾固定相连呈环状。【主权项】1.一种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至少包括设备端盖、转动轴、以及动环和静环,所述的静环通过压盖安装固定在设备端盖上,动环固定于转动轴上并随轴旋转,所述的静环套在动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的内壁上设置有朝动环方向凸起的径向的挡环A,动环的外壁上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径向的挡环B,挡环A、挡环B、静环以及动环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环状的阻隔腔室,阻隔腔室的一侧通向外界,阻隔腔室的另一侧通向油脂密封腔,所述阻隔腔室中设置有用于密封静环与动环之间的间隙且防止油脂向外界泄漏的毛毡密封圈,所述动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轴向的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油脂密封腔内;在静环的底部设置有与油脂密封腔连通的排油槽,压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油盒,集油盒位于排油槽的正下方,刮板随着动环在油脂密封腔内旋转,刮取油脂密封腔中的油脂,当刮板旋转至排油槽上方时,刮板刮取的油脂由排油槽流入下方的集油盒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动环和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受到转动轴和动环的挤压,对动环与转动轴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环与设备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受到设备端盖和静环的挤压,对静环与设备端盖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环、动环均为剖分式结构,两者均由2-6段圆弧部件组成,圆弧部件的两端均设置有联接板,联接板上设置有通孔以及联接螺栓,圆弧部件通过联接板和联接螺栓首尾固定相连呈环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至少包括设备端盖、转动轴、以及动环和静环,所述静环的内壁上设置有挡环A,动环的外壁上设置有挡环B,挡环A、挡环B、静环以及动环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环状的阻隔腔室,所述阻隔腔室中设置有毛毡密封圈,所述动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轴向的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油脂密封腔内;在静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宫式导流收集密封装置,至少包括设备端盖、转动轴、以及动环和静环,所述的静环通过压盖安装固定在设备端盖上,动环固定于转动轴上并随轴旋转,所述的静环套在动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的内壁上设置有朝动环方向凸起的径向的挡环A,动环的外壁上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径向的挡环B,挡环A、挡环B、静环以及动环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环状的阻隔腔室,阻隔腔室的一侧通向外界,阻隔腔室的另一侧通向油脂密封腔,所述阻隔腔室中设置有用于密封静环与动环之间的间隙且防止油脂向外界泄漏的毛毡密封圈,所述动环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朝静环方向凸起的轴向的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油脂密封腔内;在静环的底部设置有与油脂密封腔连通的排油槽,压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油盒,集油盒位于排油槽的正下方,刮板随着动环在油脂密封腔内旋转,刮取油脂密封腔中的油脂,当刮板旋转至排油槽上方时,刮板刮取的油脂由排油槽流入下方的集油盒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伦胜邓小文陈波吕穗军童春国许平左鸣超袁刚张劲松赵清峰陈斌邓明华黄碧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新置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