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渣机多槽迷宫环密封装置,包括进渣管、进渣箱体、环套、堵板、端盖外圈、接收圈、回料圈、调节螺栓、半圆管;进渣管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并与进渣箱体连接;环套与端盖外圈同心焊接连接并通过座板固定;接收圈与回料圈均焊接在端盖外圈且与环套同心布置;半圆管焊接于端盖外圈滚筒侧,调节螺栓与进渣箱体焊接于一起;环套包括内环与外环,内环与外环上均有环板,环板交叉布置,形成多槽迷宫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大限度封闭了密封装置与进渣箱体的间隙,极大减少了进入密封装置的灰渣量,提高了密封可靠性,且该结构为分体式结构,组装更为简单,更换起来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冷渣机
,具体涉及一种冷渣机多槽迷宫环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低污染、环保型、清洁燃烧锅炉,采用的是炉内燃烧脱硫工艺。通过循环流化床低温燃烧,实现了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有效脱除,从而大大降低了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冷渣机则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必备的辅助设备之一,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的冷却,一般将灰渣由900°C冷却至150°C甚至更低。但因滚筒冷渣机的旋转滚筒为转动部件,而进渣与出渣组件均为静止部件,故存在动静接合面,而滚筒内部渣位一般很高,渣温也特别高(多900°C),进渣端进渣装置与旋转滚筒的动静结合处密封结构往往容易失效,寿命较短,且不易更换,所以常造成大量高温在900°C的热渣漏出,这样不仅造成了热量浪费,影响锅炉房整体环境卫生,严重时可造成冷渣机停机检修进而导致锅炉停炉,锅炉排渣的设备一旦出现故障造成前续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万不得已停炉,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这与现在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是相违背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此处漏出的高温红渣危及到周边检修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有的滚筒冷渣机虽然已经做出诸多改进,但由于结构所限,其使用的密封装置均达不到预期效果。进渣装置与筒体之间的动静结合处漏渣,是困扰冷渣机制造厂家及使用单位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此处的密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间隙密封,即动静结合处采用了很小的间隙,大多数厂家为1_,该结构在投运初期尚可,但是在转动件磨损或渣量过大后密封件变形,此间隙会急剧增大,导致大量漏渣;另一种是螺纹密封,目前国内的厂家大部分都引用了该种密封结构,即在密封环上车制反螺旋导槽,泄漏的细灰进入密封结构后一部分被反螺旋导槽反推回进渣箱体,另一部分细灰即使能绕出迷宫结构最后也将被迷宫结构外侧的接收圈收集,最终经接收圈外侧的返料盒进入筒体,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密封环虽有反螺旋结构,但也无法阻止大量灰渣的进入。当进入密封装置内的灰渣流量大于返料盒的返料能力时,大量灰渣会在接收圈内堆积,最终灰渣从接收圈与密封圈间隙中流出,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冷渣机进渣端动静结合处用的冷渣机多槽迷宫环密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冷渣机多槽迷宫环密封装置,包括进渣管、进渣箱体、支撑组件、环套、堵板、端盖外圈、接收圈、回料圈、调节螺栓、半圆管、座板;其中,进渣管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并与进渣箱体连接在一起;环套与端盖外圈同心焊接于一起并通过座板固定;接收圈与回料圈均焊接在端盖外圈且与环套同心布置;半圆管焊接于端盖外圈滚筒侧,调节螺栓与进渣箱体焊接于一起;环套包括内环与外环,内环与外环上均有环板,环板交叉布置,形成了多槽迷宫结构。接收圈中布置有引流板以及挡板。回料圈上设有折流板。内环与外环均包括有多个内环体、多个外环体,多个内环体、多个外环体分别可拆卸地组装在一起而形成内环与外环。外环包括外环体A、外环体B、外环体C及销轴,外环体A、B、C均包括圆筒及布置于圆筒内部的环板,在圆筒上圆周均布数个圆孔,销轴与圆孔均为过盈配合将外环体A、外环体B、外环体C组装在一起;内环包括内环体A、内环体B、内环体C及销轴,内环体A、B、C均包括圆筒及布置于圆筒内部的环板,在圆筒上圆周均布数个圆孔,销轴与圆孔均为过盈配合将内体环A、内环体B、内环体C组装在一起。内环与外环的圆筒与环板焊接在一起。半圆管为弧面结构。本技术优化了原有冷渣机动静结合处的密封结构形式,最大限度封闭了密封装置与进渣箱体的间隙,极大的减少了进入密封装置的灰渣量,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且该结构为分体式结构,组装更为简单,更换起来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渣机多槽迷宫环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环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的k向视图;图5所示为外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内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冷渣机多槽迷宫环密封装置,包括进渣管1、进渣箱体2、支撑组件3、环套4、堵板5、端盖外圈6、接收圈7、回料圈8、调节螺栓9、为灰渣提供返渣空间的半圆管10、座板11,其中,进渣管与进渣箱体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支撑组件进行支撑,用以将灰渣将进渣口引导至滚筒内部,环套与端盖外圈同心焊接于一起,并通过座板进行固定,接收圈与回料圈均焊接在端盖外圈,且与环套同心布置,半圆管焊接于端盖外圈滚筒侦牝调节螺栓9与进渣箱体焊接于一起,用以调节环套4的各个部件的间隙;环套包括组装在一起的内环42与外环41,内环与外环上内部均间隔预设一定间隔设有多个环板,内环42与外环41组装在一起后,内环上的环板与外环相的环板交叉布置,从而与在环套内,即内环与外环之间形成了多槽迷宫结构。进一步的,接收圈中布置有引流板71以及挡板72,随着滚筒的转动,会将灰渣自接收圈引导至回料圈中。进一步的,回料圈上设有折流板81,可以有效防止灰渣“回流”,即防止灰渣进入回料圈后再次回到接收圈,从而控制了在接收圈中的灰渣量。为了实现环套结构的作用以及为了制作、安装更加简易,环套采用组装式结构,其中,内环42与外环21均包括有多个内环体、多个外环体,多个内环体、多个外环体分别可拆卸地组装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该内环与外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渣机多槽迷宫环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渣管、进渣箱体、支撑组件、环套、堵板、端盖外圈、接收圈、回料圈、调节螺栓、半圆管、座板;其中,进渣管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并与进渣箱体连接在一起;环套与端盖外圈同心焊接于一起并通过座板固定;接收圈与回料圈均焊接在端盖外圈且与环套同心布置;半圆管焊接于端盖外圈滚筒侧,调节螺栓与进渣箱体焊接于一起;环套包括内环与外环,内环与外环上均有环板,环板交叉布置,形成了多槽迷宫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玉坤,王培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松灵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