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进料茶叶杀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5380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自动进料茶叶杀青装置,包括燃烧室、热气室和杀青筒,热气室位于燃烧室上方,杀青筒贯穿热气室,所述杀青筒内设有倾斜板,该倾斜板的低端位于出料口处,高端位于进料口下方,该杀青筒为偏心筒,该倾斜板设有搅拌块;杀青筒的进料口处设有第一转动接头,该第一转动接头上安装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进料斗,该进料斗上方设有传输装置,且传输装置的出料端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杀青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进料茶叶杀青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或芽。别名茶、檟、茗、荈。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茶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含儿茶素、胆留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的工业制作工艺流程主要为:采青一萎凋一发酵一杀青一揉捻一干燥一初制茶一精制茶一包装。其中,杀青是重要的工艺流程,杀青的效果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目前茶叶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杀青机对鲜茶叶进行杀青,可达到破坏鲜叶的酶的活性,散发水分,使茶叶萎软达到茶叶杀青的目的。目前的杀青机包括:燃烧室、热气室和杀青筒,热气室位于燃烧室上方,杀青筒位于热气室中,燃烧室产生的高温气体流到热气室内,对杀青筒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杀青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杀青机均需要人工加料,每杀青一罐茶叶后,需要停机,然后向杀青筒内加料,重新启动设备,对新添加的茶叶进行杀青,这种杀青机需要频繁的启停电机,由公知常识可知,电机在启动的瞬间,产生的瞬间电流较大,且消耗的电能也大,频繁启停电机,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人工加料还存在加工效率低,且茶叶杀青效果不好的缺陷,因为人工加料是将茶叶一次性加入到杀青筒内,难免会出现茶叶堆积的情况,极易出现茶叶受热不均,出现部分茶叶已经焦糊,有的茶叶还没有受热。频繁启停装置还会导致传动机构中的齿轮出现打齿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自动进料茶叶杀青装置,克服因人工加料导致频繁启停电机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动进料茶叶杀青装置,包括燃烧室、热气室和杀青筒,热气室位于燃烧室上方,杀青筒贯穿热气室,所述杀青筒内设有倾斜板,该倾斜板的低端位于出料口处,高端位于进料口下方,该杀青筒为偏心筒,该倾斜板设有搅拌块;杀青筒的进料口处设有第一转动接头,该第一转动接头上安装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进料斗,该进料斗上方设有传输装置,且传输装置的出料端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进料茶叶杀青装置,燃烧室提供热能,热气室对杀青筒进行加热。杀青筒内设有倾斜板,在圆筒内加倾斜板相对于传统技术将钢板卷制成锥筒而言,制作难度较低,加工成本低。该倾斜板的低端位于出料口处,高端位于进料口下方,方便茶叶在杀青筒内滑动。该杀青筒为偏心筒,杀青筒转动时,杀青筒内的茶叶会完全翻滚,不会有死角。该倾斜板上设有搅拌块,使杀青筒转动过程中,茶叶搅拌更均匀。杀青筒的进料口处设有第一转动接头,该第一转动接头上安装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进料斗,杀青筒转动时,进料斗始终保持竖直状态,避免进料斗内的茶叶因杀青筒的转动而溢出。进料装置起传输茶叶的作用。传输装置的出料端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确保从传输装置上掉下的茶叶刚好落入进料斗中。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具体使用本装置时,将待杀青的茶叶分堆放置在传输装置上,且相互茶叶堆之间的距离相等,启动传输装置,使传输装置上的第一堆茶叶掉入进料斗中,然后启动燃烧室,燃烧室内产生的热气进入热气室内,热气对杀青筒进行加热。启动杀青筒,茶叶在杀青筒内翻滚,并逐渐向出料口处靠近。由于杀青筒内安装有倾斜板,能方便茶叶向出料口处运动,杀青筒转动,避免出现死角,导致部分茶叶被炒焦,影响茶叶品质。同时控制传输装置的运动速度和杀青筒的转动速度,使杀青筒转动两圈时,刚好位于传输装置上的茶叶堆掉入到进料斗中。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杀青机而言,本杀青筒在普通圆筒内增加倾斜板,达到锥筒的功能,制作难度上明显降低,不需要专业设备进行锥度处理,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该杀青筒采用偏心转动,避免了死角的出现,大大减少了茶叶炒焦的概率。本装置采用传输装置进行自动送料,可实现杀青筒连续运转,克服了人工加料时,需要频繁启停电机,影响电机的寿命以及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还包括空压机,所述倾斜板上设有多个透气孔,倾斜板与下方的杀青筒壁形成吹气室,杀青筒上设有与吹气室连通的第二转动接头,该第二转动接头上安装有气管,该气管的进气端连接在空压机的出风口处。空压机对吹气室内提供高压气体,增强茶叶搅拌均匀,高压气体将靠近倾斜板的茶叶吹离倾斜板,有利于茶叶受热均匀。进一步地,该气管为软管,杀青筒的偏心距为1-5厘米,软管方便安装,1-5厘米的偏心距有利于杀青筒转动时,杀青筒内的茶叶的搅拌,偏心距低于I厘米时,茶叶在杀青筒内翻滚不明显,偏心距大于5厘米时,杀青筒转动时,由于惯性产生的振动较大。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块均匀布置在倾斜板上,且搅拌块采用不锈钢片。均匀布置搅拌块,方便加工,相对于杂乱无章的排布,均匀分布的搅拌块,对茶叶的搅拌效果更好。不锈钢片避免因搅拌块生锈,影响茶叶品质,因为茶叶在杀青前,含水量比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动进料茶叶杀青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燃烧室1、热气室2、杀青筒3、回转轴线4、几何轴线5、第一转动接头6、气管7、空压机8、传输带9、倾斜板10、搅拌块11、吹气室12、第二转动接头13、进料斗14。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自动进料茶叶杀青装置,包括燃烧室1、热气室2、杀青筒3和空压机8,热气室2位于燃烧室I上方,杀青筒3贯穿热气室2,杀青筒3内安装有倾斜板10,该倾斜板10的低端位于出料口处,高端位于进料口下方,出料口位于进料口下方。倾斜板10上设有80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倾斜板10与下方的杀青筒3壁形成吹气室12,杀青筒3上设有与吹气室12连通的第二转动接头13,该第二转动接头上安装有气管7,该气管7的进气端连接在空压机8的出风口处。该杀青筒3为偏心筒,偏心距为I厘米,即杀青筒3的回转轴线4与几何轴线5的间距为I厘米。该倾斜板10上焊接有50个均匀排布的不锈钢搅拌块11。杀青筒3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一转动接头6,该第一转动接头6上安装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进料斗14,该进料斗14上方安装有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为传输带9,且传输带9的的出料端位于进料斗14的正上方。具体使用本装置时,将待杀青的茶叶分堆放置在传输带9上,且相互茶叶堆之间的距离相等,启动传输装置,使传输装置上的第一堆茶叶掉入进料斗14中,然后启动燃烧室1,燃烧室I内产生的热气进入热气室2内,热气对杀青筒3进行加热。启动杀青筒3,茶叶在杀青筒3内翻滚,并逐渐向出料口处靠近。由于杀青筒3内安装有倾斜板10,能方便茶叶向出料口处运动,杀青筒3转动时,避免出现死角,导致部分茶叶被炒焦,影响茶叶品质。空压机8向气管7提供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将靠近倾斜板10上的茶叶吹走,进一步使茶叶搅拌更加均匀。同时控制传输装置的运动速度和杀青筒3的转动速度,使杀青筒3转动两圈时,刚好位于传输装置上的茶叶堆掉入到进料斗14中。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杀青机而言,本杀青筒3在普通圆筒内增加倾斜板10,达到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自动进料茶叶杀青装置,包括燃烧室、热气室和杀青筒,热气室位于燃烧室上方,杀青筒贯穿热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筒内设有倾斜板,该倾斜板的低端位于出料口处,高端位于进料口下方,该杀青筒为偏心筒,该倾斜板设有搅拌块;杀青筒的进料口处设有第一转动接头,该第一转动接头上安装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进料斗,该进料斗上方设有传输装置,且传输装置的出料端位于进料斗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长寿区大嘉富水果种植股份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