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7203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能够得到摩擦降低效果,且能够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在将与轴向平行地对半分割圆筒而成的对开部件(2·2)上下配置的滑动轴承(1)中,在上述下侧的对开部件(2)的轴向端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细槽(3),细槽(3)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接近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设定在不连通的位置,细槽(3)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设置在比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靠上游侧的位置、且是从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向旋转方向上游侧旋转90度以下的角度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动轴承的技术,涉及将与轴向平行地对半分割圆筒而成的对开部件上下配置的滑动轴承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公知的滑动轴承,其是用于对发动机的曲轴进行轴支承的轴承,且具有使对半分割圆筒形状而成的两个部件对接的对开结构。另外,为了减少上述轴承的滑动面积,得到摩擦降低效果,存在缩小上述轴承的宽度的结构。但是,如果轴承的宽度缩小,则流出油量增加。因此,已知有在上述轴承的轴向两端部遍及整周地形成泄油部分(细槽)的轴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3-532036号公报但是,在以往的遍及整周形成细槽的轴承中,由于滑动面积减少致使负荷容量降低,无法确保良好的润滑所需的油膜厚度,并且总和的流出油量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得到摩擦降低效果,并且能够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的轴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进行说明。S卩,在技术方案I中,滑动轴承将与轴向平行地对半分割圆筒而成的对开部件上下配置,在上述下侧的对开部件的轴向端部沿圆周方向设置细槽,上述细槽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接近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上述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设定在不连通的位置,上述细槽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设定在相比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靠上游侧的位置,且是从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向旋转方向上游侧旋转90度以下的角度的位置。在技术方案2中,上述细槽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设定在从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向旋转方向上游侧旋转45度以上的角度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可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S卩,通过设置不妨碍油膜压力的发生的程度的细槽,能够减少滑动面积,得到摩擦降低效果,并且,能够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另外,由于细槽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对接面不连通,因此在细槽加工时不会产生毛边,使加工变得容易。另外,由于细槽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对接面不连通,因此对接面附近的油膜压力的降低减少,因此即使在将下侧的对开部件的上游侧对接面与下游侧对接面颠倒安装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最低限度的油膜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滑动轴承的主视图。图2中,(a)是示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滑动轴承的对开部件的俯视图。(b)是同图中的A-A线剖视图。(C)是同图中B-B线剖视图。图3中,(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设置有细槽的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的斜率的三维曲线图(计算值)。(b)是示出不设置细槽的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的斜率的三维曲线图(计算值)。(C)是示出比较例的设置有细槽的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的斜率的三维曲线图(计算值)。图4中,(a)是示出具有与下游侧对接面连通的细槽的对开部件的俯视图。(b)是同图中的C-C线剖视图。(C)是同图中的D-D线剖视图。图5是示出将下侧的对开部件颠倒安装的情况下的滑动轴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对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图1是滑动轴承I的主视图,设定画面的上下为上下方向,画面的近前方向以及里侧方向为轴向(前后方向)。首先,使用图1以及图2对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轴承I的对开部件2进行说明。滑动轴承I为圆筒状的部件,如图1所示,被应用于发动机的曲轴11的滑动轴承结构。滑动轴承I由两个对开部件2.2构成。两个对开部件2.2为与轴向平行地对半分割圆筒而成的形状,剖面形成为半圆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开部件2.2被上下配置,在左右配置对接面。当用滑动轴承I轴支承曲轴11的情况下,形成规定的缝隙,对于该缝隙从未图示的油路供给润滑油。在图2(a)中,示出上侧以及下侧的对开部件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曲轴11的旋转方向如图1的箭头所示为正面视角的顺时针旋转方向。另外,关于轴承角度ω,将图2(b)中的右端的位置设为O度,在图2(b)中,逆时针旋转方向为正。S卩,在图2(b)中,定义左端的位置的轴承角度ω为180度,下端的位置的轴承角度ω为270度。在上侧的对开部件2的内周沿圆周方向设置槽,在中心设置圆形的孔。另外,在上侧的对开部件2的左右配置对接面。在下侧的对开部件2的内周的滑动面,在其轴向的端部形成细槽3。细槽3设置在下侧的对开部件2。在本实施方式中,细槽3沿轴向并列地设置为二条。细槽3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被设置为接近曲轴1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并且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不连通。详细而言,细槽3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被配置为比曲轴1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所处的180度大的轴承角度ω0。S卩,细槽3从比曲轴1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轴承角度ω为180度)大的轴承角度ω起朝向轴承角度ω为正的方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沿圆周方向设置。在下侧的对开部件2中,图2(b)的右侧的对接面为旋转方向上游侧对接面,图2 (b)的左侧的对接面为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细槽3的长度I形成为从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轴承角度为ωΟ)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轴承角度为ω?)的长度。此外,轴承角度ω?比ωΟ大且在270度以下。更详细地说,轴承角度ω I通常存在于比225度大且在270度以下的区域。如图2(c)所示,细槽3形成为比轴承厚度D浅的深度d。另外,细槽3的宽度形成为Wo细槽3通过在对开部件2的内侧面实施切削加工而设置。此时,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下游侧对接面不连通,由此不产生毛边。即,当以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下游侧对接面连通的方式设置细槽3的情况下,存在在细槽3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附近固着在切削加工时产生的毛边,需要进行去毛边的加工,不过通过使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下游侧对接面不连通,不会产生毛边,因此能够省去去毛边加工。接下来,使用图3对于设置细槽3的滑动轴承I的油膜压力的斜率进行说明。通过在对开部件2的轴向端部设置细槽3,如图3 (a)所示,能够使对开部件2的轴向端部处的压力斜率变化。即,与图3(b)所示的没有细槽3的情况相比,随着在细槽3中从轴承端部向中央部下降的压力斜率的增加,油的回吸量增加,抑制总和的流出油量。另外,图4中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比较对象的滑动轴承101。由图4的(a)?(C)所示,作为比较对象的滑动轴承101由两个对开部件102.102构成。在此,上侧的对开部件102与本实施方式的对开部件2为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在下侧的对开部件102的内周的滑动面,在其轴向的端部形成细槽103。细槽103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如图4(b)所示,以与曲轴1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连通的方式设置。图3(c)中示出作为如此构成的比较对象的滑动轴承101的油膜压力的斜率。对图3(a)以及图3(c)进行比较,与作为比较对象的滑动轴承101的油膜压力的斜率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轴承I的下游侧对接面附近的油膜压力更高。因此,如图5所示,即使在对于上侧的对开部件2,颠倒安装下侧的对开部件2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的对接面的情况下,也能够最低限度地保持油膜压力,能够保持滑动轴承I的良好的润滑所需的油膜厚度。如上所述,在与轴向平行地对半分割圆筒而成的对开部件2.2上下配置的滑动轴承I中,在上述下侧的对开部件2的轴向端部沿圆周方向设置细槽3,细槽3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接近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滑动轴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将与轴向平行地对半分割圆筒而成的对开部件上下配置,该滑动轴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侧的对开部件的轴向端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细槽,所述细槽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接近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所述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与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设定在不连通的位置,所述细槽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端部设定在相比旋转方向下游侧端部靠上游侧的位置、且是从旋转方向下游侧对接面向旋转方向上游侧旋转90度以下的角度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原克宏梶木悠一朗高田裕纪本田晓扩村上元一
申请(专利权)人:大丰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