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344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散热效果更好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包括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缸体、缸头、冷却水泵、散热器,缸体、缸头上设有连通的冷却水道,缸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缸头的一侧设有出水口,还包括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泵固定在缸头上,冷却水泵与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凸轮轴动力连接,所述冷却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水管与所述缸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水管与所述缸头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三冷却水管与冷却水泵的进水端连通,形成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水冷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水冷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在水道流通路径上通常为两种形式。1、通过平衡轴或机油栗驱动水栗使冷却水通过连接水管进入缸体、缸头,最后通过缸头水道流出,将热量带走,如图1所示。2、通过凸轮轴驱动水栗使冷却水从缸头一端进入后,一路冷却缸头燃烧室后流出;另一路进入缸体水道冷却缸体后流回缸头水道再流出,如图2所示。(因为水栗位置不一样,各轴隔得近的才连接。)上述两种方式中,第I种方式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发动机整体布局加大,冷却水流通路径较长,功率损失加大且出现问题的几率较大。但由于水栗转速较高,水流量较大,故适用于大排量发动机。第2种方式结构较简单,但因其冷却水从缸头水道进入后分两路,流入缸体的水道处于旁通状态,流程较长,阻力较大,冷却水流动缓慢,容易导致缸体冷却不佳。一般用于小排量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散热效果更好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包括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缸体、缸头、冷却水栗、散热器,所述缸体、缸头上分别设有冷却水道,缸体、缸头上的冷却水道相连通,所述缸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与缸体上的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缸头的一侧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缸头上的冷却水道连通,还包括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栗固定在缸头上,冷却水栗与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凸轮轴动力连接,所述冷却水栗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水管与所述缸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水管与所述缸头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三冷却水管与冷却水栗的进水端连通,形成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水冷回路。为了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优选地,所述缸头的出水口内安装有节温器。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为了连接缸头的出水口、第二冷却水管,以及提供节温器的安装空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缸头的出水口上设有第二冷却水管的连接法兰面,所述第二冷却水管的一端设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与连接法兰面螺栓固定,所述节温器的一端位于连接盖内。为了提升冷却效果,优选地,所述缸体上的进水口、缸头上的出水口分别位于发动机的相反侧。为了提升冷却效果,优选地,所述缸体、缸头上的冷却水道均为环形水道,且相向对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了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凸轮轴作为冷却水栗的动力,冷却水栗固定在缸头上,冷却水栗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冷却水管与缸体的进水口连通,散热器的进水端通过第二冷却水管与缸头的出水口连通,散热器的出水端通过第三冷却水管与冷却水栗的进水端连通,使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均位于发动机的上部或侧部,不延及发动机的下部,因此,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更为简单、紧凑,同时,又可以较好地对缸体、缸头,进行冷却,冷却效果更好在较大排量发动机上使用。这种冷却水流通方式相对于现有的冷却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成本低,可靠性高。2.冷却水流通路径短,布局紧凑。3.加快了缸体水道内冷却水的流速,避免局部高温,使整个温度场更加均匀,散热效果好。4.能在较大排量发动机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大排量发动机水冷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小排量发动机水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示意图。附图标记附图中,I为缸体,2为缸头,3为冷却水栗,4为散热器,5为冷却水道,6为进水口,7为出水口,8为第一冷却水管,9为第二冷却水管,10为第三冷却水管,11为节温器,12为连接法兰面。【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图4,为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缸体1、缸头2、冷却水栗3、散热器4,所述缸体1、缸头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缸体1、缸头2上分别设有冷却水道5,缸体1、缸头2上的冷却水道5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缸体1、缸头2上的冷却水道5均为环形水道,且相向对应。所述缸体I的一侧设有进水口6,该进水口 6与缸体I上的冷却水道5连通,所述缸头2的一侧设有出水口 7,该出水口 7与缸头2上的冷却水道5连通,所述缸体I上的进水口 6、缸头2上的出水口 7分别位于发动机的相反侧。还包括第一冷却水管8、第二冷却水管9、第三冷却水管10,所述冷却水栗3通过螺栓固定在缸头2上,冷却水栗3与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凸轮轴动力连接,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凸轮轴位于发动机上部,与冷却水栗3之间的距离较近,可以直接与冷却水栗连接,结构更为紧凑。所述冷却水栗3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水管8与所述缸体I的进水口 6连通,所述散热器4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水管9与所述缸头2的出水口 7连通,所述散热器4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三冷却水管10与冷却水栗3的进水端连通,形成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水冷回路。所述缸头2的出水口 7内安装有节温器11,本实施例中,所述缸头2的出水口 7上设有第二冷却水管9的连接法兰面12,所述第二冷却水管9的一端设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与连接法兰面12螺栓固定,所述节温器11的一端位于连接盖内,连接法兰面12、连接盖构成节温器11的安装空间。如图3、图4所示,发动机运行后,当到达一定温度时,节温器11打开,冷却水开始大循环,由缸头2上凸轮轴驱动的水栗栗出的冷却水,通过水栗盖,进入第一冷却水管8,再进入缸体I上的管嘴式进水口 6,经过缸体I冷却水道5,与缸头2结合部的冷却水道5进入缸头2的冷却水道5内,然后通过第二冷却水管9、缸头2的冷却水道5流入散热器4,带走热量,起到冷却降温作用,最后冷却水通过第三冷却水管10与冷却水栗3的进水端连通,形成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水冷回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包括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缸体、缸头、冷却水栗、散热器,所述缸体、缸头上分别设有冷却水道,缸体、缸头上的冷却水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与缸体上的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缸头的一侧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缸头上的冷却水道连通,还包括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栗固定在缸头上,冷却水栗与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凸轮轴动力连接,所述冷却水栗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水管与所述缸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水管与所述缸头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三冷却水管与冷却水栗的进水端连通,形成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水冷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的出水口内安装有节温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的出水口上设有第二冷却水管的连接法兰面,所述第二冷却水管的一端设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与连接法兰面螺栓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包括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缸体、缸头、冷却水泵、散热器,所述缸体、缸头上分别设有冷却水道,缸体、缸头上的冷却水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与缸体上的冷却水道连通,所述缸头的一侧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缸头上的冷却水道连通,还包括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第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泵固定在缸头上,冷却水泵与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凸轮轴动力连接,所述冷却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水管与所述缸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水管与所述缸头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三冷却水管与冷却水泵的进水端连通,形成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的水冷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徐凤雏曾凡镔杨安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