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全源专利>正文

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260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包括过滤面及设于其两侧的固定框,所述过滤面和各固定框之间使用热熔胶进行密封粘接,所述过滤面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滤纸层、上活性炭层、CT触媒层、下活性炭层和下滤纸层,所述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分别向所述上滤纸层和下滤纸层延伸有复数个活性炭层分支,且所述上滤纸层的上表面和下滤纸层的下表面还分别均布有内凹的容腔,各个内凹的容腔内均填充有茶梗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CT触媒、活性炭和茶梗粉进行有效除臭,且茶梗粉还可缓慢释放茶香,另外活性炭层分支的设计则可起到分流的作用,加强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减少由于滤纸层的隔绝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清器,提供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
技术介绍
空气滤清器,俗称花粉滤清器,汽车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过滤从外界进入车厢内部的空气使空气的洁净度提高,一般的过滤物质是指空气中所包含的杂质,微小颗粒物、花粉、细菌、工业废气和灰尘等,空气滤清器的效果是防止这类物质进入空调系统破坏空调系统,给车内乘用人员良好的空气环境,保护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还有就是防止玻璃雾化。现有的空气滤清器功能单一,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常常会产生一些令人不舒服的异味,所以在净化空气的同时如能持久地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将会更好的调节室内空气的质量。另夕卜,现有的空气滤清器为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使用了一些成本较高的过滤材料,从而降低其性价比,不利于空气滤清器的进一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包括过滤面及设于其两侧的固定框,所述过滤面和各固定框之间使用热熔胶进行密封粘接,所述过滤面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滤纸层、上活性炭层、CT触媒层、下活性炭层和下滤纸层,所述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分别向所述上滤纸层和下滤纸层延伸有复数个活性炭层分支,且所述上滤纸层的上表面和下滤纸层的下表面还分别均布有内凹的容腔,各个内凹的容腔内均填充有茶梗粉。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活性炭层分支的截面为圆形,该活性炭层分支的直径为2.5-3.5mmο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活性炭层分支与各个内凹的容腔之间间隔分布。所述CT触媒,即电荷移动触媒,它的原理是以电荷移动粒子利用大气温度或红外线引发本身分子结构与污染粒子透过电荷移动,最后产生氧化及还原反应,将污染粒子结构分解。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方面为:本技术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不是简单的叠加,该无纺布内置有CT触媒材料,在不需要紫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即可每天24小时运作,环境中的热能会令CT触媒里的结晶震动,从而引致电荷移动,电荷移动则导致氧化和还原反应,能提供连续式的分解功能,可有效分解臭气味分子,且不会产生活性酸素、活性水素等有害的物质,对人体无害,同时该无纺布充分发挥了活性炭和茶梗粉的高吸附性,可有效达到除臭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茶梗粉还可实现缓慢释放茶香的功能,留香时间可以通过茶梗粉的数量来控制,另外活性炭层分支的设计则可起到分流的作用,加强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减少由于滤纸层的隔绝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所述过滤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包括过滤面I及设于其两侧的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为硬质无纺布,所述过滤面I和各固定框2之间使用热熔胶进行密封粘接,所述过滤面I包括上滤纸层3和位于上滤纸层3下方的下滤纸层4,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滤纸层3和下滤纸层4之间夹置有一 CT触媒层5,在所述CT触媒层5与上滤纸层3之间和所述CT触媒层5与下滤纸层4之间分别设置有上活性炭层6和下活性炭层7,所述上活性炭层6和下活性炭层7分别向所述上滤纸层3和下滤纸层4延伸有复数个活性炭层分支8,所述活性炭层分支8的截面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该活性炭层分支8的直径为2.7_,实际生产中,该活性炭层分支8的直径只要在2.5-3.5mm之间均可以实施本技术的目的,且所述上滤纸层3的上表面和下滤纸层4的下表面还分别均布有内凹的容腔9,各个内凹的容腔9内均填充有茶梗粉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层分支8与各个内凹的容腔9之间间隔分布。所述CT触媒,即电荷移动触媒,它的原理是以电荷移动粒子利用大气温度或红外线引发本身分子结构与污染粒子透过电荷移动,最后产生氧化及还原反应,将污染粒子结构分解。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方面为:本技术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不是简单的叠加,该无纺布内置有CT触媒材料,在不需要紫外光照射的情况下即可每天24小时运作,环境中的热能会令CT触媒里的结晶震动,从而引致电荷移动,电荷移动则导致氧化和还原反应,能提供连续式的分解功能,可有效分解臭气味分子,且不会产生活性酸素、活性水素等有害的物质,对人体无害,同时该无纺布充分发挥了活性炭和茶梗粉的高吸附性,可有效达到除臭效果,且在使用过程中茶梗粉还可实现缓慢释放茶香的功能,留香时间可以通过茶梗粉的数量来控制,另外活性炭层分支的设计则可起到分流的作用,加强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减少由于滤纸层的隔绝作用。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包括过滤面及设于其两侧的固定框,所述过滤面和各固定框之间使用热熔胶进行密封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面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滤纸层、上活性炭层、CT触媒层、下活性炭层和下滤纸层,所述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分别向所述上滤纸层和下滤纸层延伸有复数个活性炭层分支,且所述上滤纸层的上表面和下滤纸层的下表面还分别均布有内凹的容腔,各个内凹的容腔内均填充有茶梗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分支的截面为圆形,该活性炭层分支的直径为2.5-3.5_。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分支与各个内凹的容腔之间间隔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包括过滤面及设于其两侧的固定框,所述过滤面和各固定框之间使用热熔胶进行密封粘接,所述过滤面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滤纸层、上活性炭层、CT触媒层、下活性炭层和下滤纸层,所述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分别向所述上滤纸层和下滤纸层延伸有复数个活性炭层分支,且所述上滤纸层的上表面和下滤纸层的下表面还分别均布有内凹的容腔,各个内凹的容腔内均填充有茶梗粉。本技术利用CT触媒、活性炭和茶梗粉进行有效除臭,且茶梗粉还可缓慢释放茶香,另外活性炭层分支的设计则可起到分流的作用,加强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减少由于滤纸层的隔绝作用。【IPC分类】F02M35/024, B01D50/00【公开号】CN204746013【申请号】CN201520546808【专利技术人】陈全源 【申请人】陈全源【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香型空气滤清器,包括过滤面及设于其两侧的固定框,所述过滤面和各固定框之间使用热熔胶进行密封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面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加的上滤纸层、上活性炭层、CT触媒层、下活性炭层和下滤纸层,所述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分别向所述上滤纸层和下滤纸层延伸有复数个活性炭层分支,且所述上滤纸层的上表面和下滤纸层的下表面还分别均布有内凹的容腔,各个内凹的容腔内均填充有茶梗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源
申请(专利权)人:陈全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