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rxAlyY1‑x‑yN纳米复合刀具镀层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对刀具进行清洗和离子清洗,然后依次在刀具表面沉积Cr打底层、Cr‑N梯度过镀层、Cr‑Al‑Y‑N梯度过渡层和CrxAlyY1‑x‑yN纳米复合工作层,即完成铣刀镀层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氮化物复合镀层,厚度均匀,微观组织为纳米复合硬质镀层,稀土Y元素的存在可控制室温的晶粒尺度,维持高的硬度和韧性,而Y的优先氧化,降低了温升过程中维持高硬度的Cr的氮化物的氧化程度,保证随温度升高,镀层的硬度及韧性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该镀层适用于高速运转切削工具,作为镀层沉积刀具表面后可以明显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
,涉及一种CrjlyYixyN纳米复合刀具镀 层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刀具切削磨损对材料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切削环境的特殊性,失效机制更为复 杂。首先,刀具受切削热的影响不可避免,因为除摩擦热之外,超过70%的热量是由于工 件材料在切削过程中的塑性变形产生的,特别是在干切削的情况下,温升速率更快,温度更 高,对刀具的影响也更大;其次,刀具与工件的接触面积较小,刀具的切削刃往往受极高的 载荷和剪切力,而力的存在极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了材料的基本性能,提高了材料的化学活 性,从而加速了材料热氧化和热扩散的程度;最后,切削磨损过程中除了高温和高压不可避 免外,刀具始终承受着力和热的冲击作用,对镀层的断裂韧性和高温韧性有较高的要求,特 别是断续切削的状态下,更要求刀具具有一定的抗疲劳和热疲劳的性能。因此,刀具镀层的 热稳定性不仅强调红硬性,更应该要求高温韧性的稳定性。 镀层刀具由于良好的切削性能已成为刀具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PVD制备的 纳米复合硬质薄膜在强度、硬度和摩擦系数上都优于块体材料,可有效改善刀具的磨损性 能。但是,纳米硬质镀层的PVD制备技术往往都是非平衡状态下沉积的,处于高能状态。镀 层的内应力远远超过其他材料,一般为1〇 7~l〇9Pa数量级。这样大的内应力镀层极易易 失稳。其次,由于晶粒尺寸、缺陷密度的有效控制正是纳米多层膜可提高材料性能的设计思 想,而这种结构也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因此,加热过程中,特别是高温时镀层氧化和相 变极易引起热失稳,而内应力的变化必然较大,从而引起镀层开裂、剥落等。现有研究大多 更关注镀层的抗氧化性能和红硬性上,对解决韧性稳定性的研究较少,而良好的韧性对镀 层抵抗切削过程中的冲击载荷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纳米复合结构的镀层可以维持一定的细晶,但微纳米晶在受热条件下也更容 易长大,要保持镀层晶粒的细小更为不易。目前,在TiSiN、TiBN体系中有报道表明由于调 幅分解可以维持一定的热稳定性,在其他体系中尚未见报道,但TiN系的抗氧化性能较CrN 差,如果在抗氧化性能较好的CrAIN系的镀层中可存在相同原理的体系,使得镀层不仅保 持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而且还能维持第二相的稳定,在温升中仍然能够钉扎住晶界,那么, 该镀层理论上即可具有良好的高温硬度和韧性。 稀土元素可细化晶粒,提高镀层的室温力学性能,同时,随着温度升高,由于反应 元素的效应,生成的氧化物能够钉扎在晶界处,阻碍晶界的移动,有效抑制镀层的回复与再 结晶过程、可以阻止温升过程中的晶粒长大,维持镀层组织的稳定性,提高镀层各成分的分 解温度,能够很好的维持镀层的硬度和韧性。但由于反应元素的活性,稀土元素很少以纯金 属存在,同时由于制备设备的限制,很少有用纯金属靶材制备的报道,现有的报道中,PVD制 膜时往往采用含有稀土元素的合金靶,但合金靶存在不同元素溅射额不同,镀层结构和成 分不能精确控制,因此,镀层性能的优势也并不能很好的体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C^AlyYi x y,所制备得到的镀 层硬度及韧性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高速运转切削工具,并且能够明显提高刀具的 使用寿命。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C^AlyYi x y,具体按以 下步骤实施: 步骤1,清洗刀具: 对刀具依次进行超声波丙酮清洗、酒精清洗,烘干,确保刀具表面的洁净程度; 步骤2,刀具离子清洗; 步骤3,制备打底层: 在刀具表面沉积Cr金属层; 步骤4,制备过渡层1 : 在打底层上沉积Cr-N梯度镀层;步骤5,制备过渡层2 : 在过渡层1上沉积Cr-Al-Y-N梯度镀层; 步骤6,制备工作层: 在过渡层2上沉积ChAlyYi x yN纳米复合镀层。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2具体为:将清洗后的刀具装入镀膜机内,抽真空,当背底真空度达到 5. 0 X 10 5Pa以下,通入氩气Ar,流量控制为15~25sccm,设置工件偏压为-300~-250V,N2 气流量控制开关OEM关闭,开启4个靶材,4个靶材分别为A1靶、Y靶和两个Cr靶,靶电流设 置为1&= 0? 6A,I A1= 0? 2A,I Y= 0? 2A,脉冲频率设置为250KHz,脉冲宽度设置为1400ns, 进行离子清洗,清洗时间为600~1200s。 步骤3具体为:设置氩气流量为15~25sccm,靶电流IA1= 0. 2A,I Y= 0. 2A,脉冲 频率为250KHz,将OEM打开,设定值为100%,脉冲宽度降为500ns,同时设置靶电流1&和 工件偏压,进行Cr金属层沉积。 靶电流1&和工件偏压的设置具体为:在60~120s内,I &由0. 6A升至2A、工件 偏压从-300~-250V降至-70~-50V ;Cr金属层的沉积时间为240~360s。 步骤4具体为:设置氩气流量为15~25sccm,工件偏压为-70~-50V,靶电流1 & =2A,IA1= 0. 2A,I Y= 0. 2A,脉冲频率为250KHz,脉冲宽度为500ns,同时设置心通入流 量,开始通入N2,进行Cr-N梯度镀层沉积。 N2通入流量设置具体为:在60~120s内,OEM由100%逐步降到80% ;Cr-N梯度 镀层沉积时间为360~480s。 步骤5具体为:设置氩气流量为15~25sccm,工件偏压为-70~-50V,靶电流1 & =2A,保持脉冲频率为250KHz,脉冲宽度为500ns不变,同时设置靶电流IA1、1¥和N 2通入 流量,进行Cr-Al-Y-N梯度镀层沉积。 靶电流IA1、1¥和N 2通入流量的设置具体为:在60~120s内,I虹从0? 2A逐步上 升到24,1¥从0.24逐步上升到1~34,(^11由80%逐步降到45%;〇4144梯度镀层沉 积时间为800~1200s。 步骤6具体为:设置氩气流量为15~25sccm,工件偏压为-70~-50V,靶电流 I &= 2A,IA1= 2A,IY= 1~3A,0EM为45%,脉冲频率为250KHz,脉冲宽度为500ns,进行 C^AlyYi x yN纳米复合镀层沉积。 Cr^lyYi x yN纳米复合镀层沉积时间为4000~6000s。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氮化物复合镀层,选择抗氧化性能良好的 CrAIN镀层为基,制备镀层晶粒为纳米级别的层状复合镀层。利用稀土 Y元素的优先氧化, 降低了温升过程中Cr氮化物的氧化程度,且生成的Y203氧化物能继续钉扎在晶界,维持晶 粒的细小,保证随温度升高,镀层的硬度及韧性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有靶材均为纯金属,通过单独控制各个靶材电流,精确控制镀层 的结构和成分,使镀层沿垂直基体方向为成分渐变的梯度结构,其梯度依次为:高速钢基体 -Cr金属过渡层一N含量逐渐增加的Cr-N梯度层一金属成分逐渐增加的Cr-Al-Y-N梯度 层一成分稳定的纳米复合硬质工作层。该结构可很好的防止沉积结构变化带来的应力集 中,镀层具有更好的韧性和膜基结合。 基于此,该镀层具有良好的切削磨损性能,作为镀层沉积刀具表面后可以明显提 高其使用寿命,不仅可适用于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CrxAlyY1‑x‑yN纳米复合刀具镀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清洗刀具:对刀具依次进行超声波丙酮清洗、酒精清洗,烘干,确保刀具表面的洁净程度;步骤2,刀具离子清洗;步骤3,制备打底层:在刀具表面沉积Cr金属层;步骤4,制备过渡层1:在打底层上沉积Cr‑N梯度镀层;步骤5,制备过渡层2:在过渡层1上沉积Cr‑Al‑Y‑N梯度镀层;步骤6,制备工作层:在过渡层2上沉积CrxAlyY1‑x‑yN纳米复合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力静,常克书,黄米红,李艳,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