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改善了胎面部中的散热效果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当轮胎负荷转动时,胎面部会产生热并且会到达高的温度,这会引起诸如胎面部 的热剥离等的各种类型的故障。为了降低胎面部的温度,必须减少发热或改善散热。 传统地,为了降低胎面部的温度,已经采用在胎面部中形成槽的方法,由此去除作 为发热源的胎面橡胶并且增大了胎面部的表面积,这会提高散热(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用于提高胎面部的散热效果的另一技术为设置沿与窄槽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 延伸的小槽,从而干扰在该窄槽内流动的空气流,其中该窄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例如, 参见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205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2303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难以使空气流入具有窄的宽度且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内部。为了进一 步改善温度的降低效果,还必须增加槽的数量,但是增加槽的数量会引起陆部刚性的降低, 从而导致磨耗性能和操纵稳定性劣化。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保证陆部刚性的同时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窄槽,所述窄槽形成于胎面表面并沿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方向延伸,所述窄槽的宽度比所述窄槽的深度小,所述窄槽的至少一端终止于陆部内;以及空气流入部,所述空气流入部朝向胎面表面开口并且形成于所述窄槽的在轮胎周向上彼此面对的槽壁中的至少一个槽壁,其中,所述空气流入部布置在所述窄槽的终止于所述陆部内的终端部,并且在胎面表面的展开平面图中,∠XOY为锐角,其中点O为所述空气流入部的宽度中心线与所述窄槽的槽宽中心线的交点,点X为在所述空气流入部的宽度中心线上的、所述空气流入部的终端点,点Y为在所述窄槽的槽宽中心线上的、该窄槽的长度的中心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