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7707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02:59
本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设置有胎体,胎体包括由环状跨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的子午线排列帘线构成的帘布层。该充气子午线轮胎的特征在于:当轮胎被装配于轮辋并且内压为250kPa或更大时,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满足规定的关系;轮胎的胎面表面上具有中央陆部列和两个外侧陆部列;中央陆部列为沿胎面周向连续的肋状陆部,并具有中央横向花纹槽,中央横向花纹槽向两个周向主槽中的一个周向主槽开口并在该中央陆部列内终止;外侧陆部列为沿胎面周向连续的肋状陆部,并具有外侧横向花纹槽和外侧副横向花纹槽,外侧横向花纹槽向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开口并在外侧陆部列内终止,外侧副横向花纹槽向划分外侧陆部列的周向主槽开口,外侧副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小于外侧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并且外侧副横向花纹槽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如专利文献1所述,传统上已提出具有较小宽度和较大直径的轮胎以减小滚动阻力。期待该技术被有效地主要用于电动车辆的轮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1/135774号的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在减小滚动阻力方面是十分有效的。然而,这种宽度减小的轮胎的沿轮胎宽度方向的带束宽度较小,使得带束将受到比传统带束受到的拉力高的拉力,这使得胎面的附近具有高刚性。此外,可以使用充填高内压的轮胎,以便保持一定的负荷能力(参见专利文献1的[0037]段),这留下了改善行驶时的消音性能的余地。本专利技术针对解决以上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确保滚动阻力性能和消音性能两者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产品主要特征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体,所述胎体包括环状地跨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的子午线排列帘线的帘布层。当所述轮胎被装配于轮辋并充填250kPa或更大的内压时,在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小于165mm的情况下,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OD为0.26或更小;在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为165mm或更大的情况下,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满足关系式:OD≥2.135×SW+282.3。所述轮胎在胎面表面上具有沿胎面周向延伸的两个周向主槽。由该两个周向主槽和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划分出多个陆部列。所述陆部列包括中央陆部列和两个外侧陆部列,所述中央陆部列由所述两个周向主槽夹着并由所述两个周向主槽划分形成,所述两个外侧陆部列由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和所述周向主槽划分形成。所述中央陆部列为沿胎面周向连续的肋状陆部,所述中央陆部列具有中央横向花纹槽,每个中央横向花纹槽向所述两个周向主槽中的一个周向主槽开口并在该中央陆部列内终止。所述外侧陆部列为沿胎面周向连续的肋状陆部。所述外侧陆部列中的每一个外侧陆部列具有外侧横向花纹槽和外侧副横向花纹槽。每个所述外侧横向花纹槽向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中的一个接地端开口并在所述外侧陆部列内终止。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向划分所述外侧陆部列的所述周向主槽开口。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小于所述外侧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并且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在这方面,短语“在胎面周向上连续的肋状陆部”表示陆部列在胎面周向上不被中央横向花纹槽或外侧横向花纹槽中断。在胎面周向上被槽宽度小于中央横向花纹槽或外侧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的中央副横向花纹槽或外侧副横向花纹槽中断的陆部列被认为是“在胎面周向上连续的肋状陆部”。“两个周向主槽”一词定义成具有5mm或更大的槽宽度(开口宽度)的、在胎面周向上连续的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E”一词指的是当轮胎装配于轮辋、充填与轮胎所装配于的各车辆规定的最大负荷对应的内压且受到该最大负荷时得到的轮胎接触路面的接地面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点。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优选地,所述外侧陆部列的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中央陆部列的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利用这种构造,能够抑制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偏磨损等。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优选地,所述中央陆部列具有第一中央横向花纹槽,每个所述第一中央横向花纹槽向所述两个周向主槽中的一个周向主槽开口并在所述中央陆部列内终止,所述两个周向主槽中的所述一个周向主槽位于当所述轮胎被装配时面向外侧的那一侧。优选地,所述中央陆部列还具有第二中央横向花纹槽或中央副横向花纹槽,每个所述第二中央横向花纹槽向所述周向主槽中的另一个周向主槽开口并在所述中央陆部列内终止,每个所述中央副横向花纹槽向所述周向主槽中的所述另一个周向主槽开口以在所述中央陆部列内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中央副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小于所述中央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优选地,向所述周向主槽中的所述一个周向主槽开口的第一中央横向花纹槽和向所述周向主槽中的所述另一个周向主槽开口的第二中央横向花纹槽或所述中央副横向花纹槽沿胎面周向交替地形成。利用这种配置,能够改善操纵稳定性。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优选地,所述陆部列的侧缘被倒角。利用倒角,能够进一步改善操纵稳定性。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优选地,所述两个外侧陆部列中的布置在当所述轮胎被装配时面向外侧的那一侧的所述外侧陆部列的负比率小于布置在当所述轮胎被装配时面向内侧的那一侧的所述外侧陆部列的负比率。利用该负比率,能够确保操纵稳定性和排水性两者。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优选地,所述中央副横向花纹槽和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为0.4至1.5mm。利用此范围内的槽宽度,能够确保排水性能和消音性能两者。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确保滚动阻力性能和消音性能两者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附图说明图1的(a)是轮胎的侧视图。图1的(b)是示出了轮胎的接地面附近的轮胎周向截面图。图2是示出了轮胎的外径OD与挠曲量δ1之间的关系的图。图3的是用于说明轮胎的变形的图。图4的(a)和图4的(b)是说明轮胎的变形的宽度方向截面图。图5是示出了接地宽度W与挠曲量δ2之间的关系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负荷、内压和接地面积之间的关系的图。图7的(a)是示出了内压增大的轮胎的挠曲量δ1的图。图7的(b)是示出了内压增大的轮胎的接地面积的图。图8的是用于说明由直径增大和宽度减小的轮胎导致的车辆的空间的增大的图。图9是示出了轮胎的内压与轮胎的滚动阻力值(RR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0是示出了各轮胎的轮胎重量和滚动阻力值的图。图11是示出了各轮胎的接地长度和滚动阻力值的图。图12是示出了各轮胎的挠曲量δ1和接地长度的图。图13是示出了各轮胎的接地宽度与滚动阻力值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4是示出了供试轮胎和传统轮胎的SW和OD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5是示出了各轮胎的轮胎重量与滚动阻力值的图。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了如何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以下称为“轮胎”)。图1的(a)示出了胎冠部因受到负荷而承受挠曲的轮胎。胎冠部处的挠曲引起如图1的(a)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示意性地示出的、胎面橡胶在轮胎周向上的剪切变形。随着轮胎转动,这种变形反复发生,导致能量损失,增大了滚动阻力。因此,为了减小滚动阻力值,首要的是减小归因于轮胎接地引起的挠曲量。图1的(b)是示出了轮胎接地面附近的轮胎周向截面图。如图1的(b)所示,轮胎的外径表示为OD(mm),挠曲量表示为δ1(mm),周向接地长度表示为L(mm)。挠曲量δ1可以在几何学上通过以下两个表达式近似表示。式1:δ1=(OD/2)×(1–cosθ)式2:θ≈tan-1{(L/2)/(OD/2)}≈L/OD图2是示出了装配于适用轮辋、充填规定内压并且受到最大负荷的各种尺寸的传统轮胎的轮胎外径OD与挠曲量δ1之间的关系的图。这里用于传统轮胎的“适用轮辋”一词指的是在轮胎制造和使用区域内有效的工业标准所规定的轮辋,这些工业标准的示例包括:日本的JATMA(日本机动车轮胎制造者协会)的年鉴(YEARBOOK),欧洲的ETRTO(欧洲轮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包括胎体,所述胎体包括环状地跨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的子午线排列帘线的帘布层,其中,当所述轮胎被装配于轮辋并充填250kPa或更大的内压时,在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小于165mm的情况下,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OD为0.26或更小,在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为165mm或更大的情况下,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满足关系式:OD≥2.135×SW+282.3,所述轮胎在胎面表面上具有沿胎面周向延伸的两个周向主槽,由该两个周向主槽和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划分出多个陆部列,所述陆部列包括中央陆部列和两个外侧陆部列,所述中央陆部列由所述两个周向主槽夹着并由所述两个周向主槽划分形成,所述两个外侧陆部列由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和所述周向主槽划分形成,所述中央陆部列为沿胎面周向连续的肋状陆部,所述中央陆部列具有中央横向花纹槽,每个中央横向花纹槽向所述两个周向主槽中的一个周向主槽开口并在该中央陆部列内终止,所述外侧陆部列为沿胎面周向连续的肋状陆部,所述外侧陆部列中的每一个外侧陆部列具有外侧横向花纹槽和外侧副横向花纹槽,每个所述外侧横向花纹槽向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中的一个接地端开口并在所述外侧陆部列内终止,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向划分所述外侧陆部列的所述周向主槽开口,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小于所述外侧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并且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28 JP 2013-0397331.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包括胎体,所述胎体包括环状地跨在一对胎圈部之间的子午线排列帘线的帘布层,其中,当所述轮胎被装配于轮辋并充填250kPa或更大的内压时,在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小于165mm的情况下,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OD为0.26或更小,在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为165mm或更大的情况下,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满足关系式:OD≥2.135×SW+282.3,所述轮胎在胎面表面上具有沿胎面周向延伸的两个周向主槽,由该两个周向主槽和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划分出多个陆部列,所述陆部列包括中央陆部列和两个外侧陆部列,所述中央陆部列由所述两个周向主槽夹着并由所述两个周向主槽划分形成,所述两个外侧陆部列由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和所述周向主槽划分形成,所述中央陆部列为沿胎面周向连续的肋状陆部,所述中央陆部列具有中央横向花纹槽,每个中央横向花纹槽向所述两个周向主槽中的一个周向主槽开口并在该中央陆部列内终止,所述外侧陆部列为沿胎面周向连续的肋状陆部,所述外侧陆部列中的每一个外侧陆部列具有外侧横向花纹槽和外侧副横向花纹槽,每个所述外侧横向花纹槽向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接地端中的一个接地端开口并在所述外侧陆部列内终止,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向划分所述外侧陆部列的所述周向主槽开口,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小于所述外侧横向花纹槽的槽宽度并且所述外侧副横向花纹槽沿胎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田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