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超声波连接双面印刷线路板和焊接电子元件的方法,用超声波连接双面印刷线路板的方法是在通过超声波做双面印刷线路板的导通连接时,超声波机器驱动焊接治具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金属层表面做平行的超声振动,当高频振动波通过焊接治具传递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两侧金属表面时产生的高密度能量逐渐催化印刷线路板中间的树脂层,最终使两侧的金属层内凹后熔接在一起,达到连接效果。用超声波焊接电子元件的方法是通过超声焊接治具的超声振动波产生的高密度能量使两个元件的金属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金属层之间的熔合,使元件间形成一种牢固的结合,从而达到焊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的通信电子产品和设备制造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子件金属面与金属面之间的焊接方式有点锡膏焊接,激光焊接,回流焊接和波峰焊接等。很多电子产品的空间设计和性能要求会局限锡膏的面积和焊接方式的选择。双面印刷电路板的导通连接方式主要有通过激光打孔或钻孔后在孔内填充金属来连接导通,填充金属的工序比较多,价格也比较高。为了减少元器件焊接以及双面印刷电路线的双面焊接导通,急需要一种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新型焊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超声波连接双面印刷线路板的方法,所述双面印刷线路板包括树脂层和设于所述树脂层两侧的金属层,该方法包括: 超声焊头对所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至少一所述金属层施力将该金属层压向所述树脂层,并向所述金属层传递超声振动,使得该施力位置的金属层被压陷入因所述超声振动而被催化的树脂层中;持续所述施力和对所述金属层超声振动的驱动,使得其与另一侧的金属层接触熔接。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超声振动的振动方向与所述树脂层表面平行。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金属层为铜层,或铁层,或铝层,或锡层,或银层,或金层,或以上金属的合金。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树脂层包括PI,或PET,或PEN,或上述材料中一种与胶的组合层。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超声波焊接电子元件的方法,用超声焊头对第一元件施力将该第一元件压向第二元件,并驱动所述第一元件在所述第二元件表面做循环往复的超声振动,同时对工件施加一定压力,使得所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的接触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金属层之间的熔合。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超声焊头与所述第一元件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之间的摩擦系数。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元件和或第二元件的可焊接厚度小于2毫米。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第一元件包含软PCB板,或硬PCB板,或电缆线,或电子元件,或端子,或接点,或连接器;所述第二元件包含软PCB板,或硬PCB板,或其它零件金属焊接面。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接触面为相同材质的金属面。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接触面为不同材质的金属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焊接材料不熔融,不脆弱金属特性,焊接后导电性好,电阻系数极低或近乎零,对焊接表面要求低,氧化或电镀均可焊接,焊接时间短,不需任何助焊剂、气体、焊料,无火花,环保安全。极大的满足眼下电子产品的空间设计利用率,可靠性能要求和外观要求,简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适用于各种电缆线、电子元件、端子、接点、连接器与软硬印刷线路板和其它零件金属面之间的焊接。不同材质的金属箔片、软硬印刷线路板、其它零件金属面之间的焊接。该工艺方法简单直接,工序少,加工时间短,成本低廉,适用于金属层小于0.2um,总厚度小于3_的双面印刷线路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可选实施例中的双面印刷电路板导通焊接示意图; 图2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软硬PCB板焊接示意图; 图3是可选实施例中的一种芯片焊接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为:1、2、72、102_铜箔层,3、73、103_树脂层,41、42、43_超声焊头,51、52、53-焊接底座,6-双面印刷电路板,61-导通连接区域,7、10-硬PCB板,71、101-表面油漆保护层,8-软PCB板,9-电子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实施例,或者对本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实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同一原理:通过超声波传递在工件接触面产生高频振动,高频振动产生高密度能量从而完成两工件之间的焊接。1、通过超声波焊接机器的高频机械震动产生的高密度能量使两个零件的金属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使工件间形成一种牢固的结合,从而达到焊接的效果O2、在通过超声波做双面印刷线路板的导通连接时,高频机械震动产生的高密度能量配合定制的焊头,当高频振动波传递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两侧金属表面,再施以一定的压力,产生的高密度能量催化印刷线路板中间的树脂层,使两面的金属层内凹后熔接在一起,达到连接效果。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超声波连接双面印刷线路板的方法的实施例中,所述双面印刷线路板包括树脂层和设于所述树脂层两侧的金属层,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超声焊头对所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至少一所述金属层施力将该金属层压向所述树脂层,并向所述金属层传递超声振动,使得该施力位置的金属层被压陷入因所述超声振动而被催化的树脂层中; 持续所述施力和对所述金属层超声振动的驱动,使得其与另一侧的金属层接触熔接。上述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细化为下述步骤: Si:将要连接导通的双面印刷线路板置于焊接治具上; S2:超声波焊接头提供压力和高频振动到双面线路板需要导通的区域; S3:作用一定的时间后,实现两层金属电连接。将要连接导通的双面印刷线路板置于焊接治具底座中,超声波机器驱动上焊头下降到所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第一金属层表面时同时驱动上焊头做平行于双面印刷线路板金属层的高频机械往复振动,当高频振动波通过焊接治具传递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两侧金属表面时产生的高密度能量逐渐催化印刷线路板中间的树脂层,且所述上焊头持续下降施力和对所述金属层超声振动的驱动,使两侧的金属层内凹,最终使得两侧的金属层接触熔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高频振动为超声波振动。本实施例所述超声振动是指超声焊头的高频振动波传递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金属层时,金属层被驱动产生的高频振动。这种振动使得金属层与树脂层之间产生了相对摩擦。所述金属层被施力位置与所述树脂层之间振动产生的高密度能量使得这部分树脂被催化,从而使得附近的金属层在压力下被压入树脂层,形成凹陷。本实施例中,可以仅对一侧的所述金属层施力以及驱动其超声振动,从而使得该金属层在施力位置发生凹陷,直至该凹陷进入并穿过所述树脂层连接至另一面的金属层,凹陷下去的金属层在所述焊头的压力以及超声振动下与所述另一面的金属层熔接。而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可以在两侧均以超声焊头施力及驱动所述超声振动,两侧金属层均向内凹陷,在树脂层中熔接实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两侧电路连接导通。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超声振动的振动方向与所述树脂层表面平行。在通过超声波做双面印刷线路板的导通连接时,高频机械震动产生的高密度能量配合定制的焊头,当高频振动波传递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两侧金属表面时,再施以一定的压力,产生的高密度能量催化印刷线路板中间的树脂层,使两面的金属层内凹后熔接在一起,达到连接导通的效果。该工艺方法简单直接,工序少,加工时间短,成本低廉,适用于金属层小于0.2um,总厚度小于3_的双面印刷线路板。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超声波连接双面印刷线路板的方法,所述双面印刷线路板包括树脂层和设于所述树脂层两侧的金属层,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超声焊头对所述双面印刷线路板的至少一所述金属层施力将该金属层压向所述树脂层,并向所述金属层传递超声振动,使得该施力位置的金属层被压陷入因所述超声振动而催化的树脂层中;持续所述施力和对所述金属层超声振动的驱动,使得其与另一侧的金属层接触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智,邹继鸿,蒋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