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和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516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包括:折合振子,折合振子之间通过电气结构件实现电气连接,用于在工作频段内产生第一低频辐射谐振点;共用偶极子臂,共用偶极子臂与电气结构件连接组成共用偶极子臂振子,用于在工作频段内产生第二辐射谐振点,其中,共用偶极子臂嵌套于折合振子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通过两组置于对角线的极化正交的折合振子、嵌套于折合振子内部的位置和长度可调的共用臂偶极子,实现辐射单元具有小型化、宽带宽、双极化的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叠加引向片与辐射面耦合可以在工作频段高频边缘处产生新的辐射谐振点,优化振子高频段波宽和驻波匹配,满足当前对天线小型化超带宽双极化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讯,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和天线


技术介绍

1、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负责传输和接受无线信号。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5g天线进入商用阶段,基站天线站点资源日益紧张,同时万物互联背景下对通信高速率、低时延、宽带宽的诉求不断提高。

2、传统的天线单元辐射面较大和天线剖面较高,组阵后阵列之间耦合严重,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要求。通常通过辐射单元焊接垂直金属吊坠、叠加谐振环或者多层引向片等方法产生新的辐射谐振点,往往导致辐射面尺寸较大、成本较高或者由于电长度不够导致方向图在低频处畸变较大,因此,基站天线单元的小型化,轻质量、宽带宽和双极化设计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包括:

2、折合振子,所述折合振子之间通过电气结构件实现电气连接,用于在工作频段内产生第一低频辐射谐振点;

3、共用偶极子臂,所述共用偶极子臂与所述电气结构件连接组成共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合振子之间通过电气结构件实现电气连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合振子设有折合振子窄槽,其中,调节所述折合振子窄槽的宽度和长度,用于控制工作频段内的所述第一低频辐射谐振点的位置和优化驻波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偶极子臂与所述电气结构件连接组成共用偶极子臂振子,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合振子之间通过电气结构件实现电气连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合振子设有折合振子窄槽,其中,调节所述折合振子窄槽的宽度和长度,用于控制工作频段内的所述第一低频辐射谐振点的位置和优化驻波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偶极子臂与所述电气结构件连接组成共用偶极子臂振子,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合振子连接件包括第三折合振子连接件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炯赛李立忠张理栋丁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